梁山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10-2030年) - 图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4/25 16:10: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城市性质定位于以县改市为起点,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以纺织、机械、食品工业为主,具水浒文化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

城市规模:近期至2000年人口12-13万人,规划用地13平方公里,规划期至2010年,人口20万人,规划用地21平方公里。

总体结构为“两轴、三心、四口、一门”的空间格局。城市建设依托老城,集中紧凑,向东、西、北方向连片发展,实现“优化老城、完善东部、向西推进”的战略,控制南北轴,发展东西轴。水泊中路为城市的南北轴,公明路及人民北路为城市东西轴;由城市的东西轴串联全市行政文化娱乐中心、商业中心及副中心;城市的东南西北有四个入口,南、北入口各设一个大型停车场,东、南入口各设一个长途汽车站,西入口设公交停靠站,入口处设城市标志物;以龟山、凤山为门,建设门外、门内、梁山三种城市风貌。南北两端各设大型市场,火车站处设综合贸易市场。

路网骨架为方格状道路骨架,主次干线间隔布置,主干五纵五横,过境交通从外环通过。 工业向城市外延布局,东北工业片区布置二、三类工业,西北工业片布置二类工业,西南工业片布置一类工业。主要仓储码头区设在东北部运河边。全城形成东、西、北、老四个居住区。改造城中村。

公共服务设施方面,政府迁到王楼沟东,公明大道北侧,与全市公共活动中心相连。形成多级商业网点,形成文教科研区,在中心广场西,北侧建设文化娱乐区,新建扩建体育场所。

以山丘、湖塘、河渠、路网和城市公园组成绿化空间网络,城市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互融合。

2. 实施评价

95版总规在充分肯定新建成过境的京九线对城市发展起到的带动作用的前提下,结合对梁山风景区充分保护的原则,规划了城市主要向西推进的蓝图。经过10年建设,至2005年,城市建成区总面积增加到1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9.8万。城市两轴形态已具雏形,对外交通设施逐渐完善,南北两端市场初具规模。

城市建设方面,老城居住区、东、北居住区居住条件在点上有所改善,出现了现代化居住小区,人民北路北侧后集城中村改造有目共睹,商业网点数量增多,道路和街头广场绿化明显改观,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有很大提升。

梁山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10-2030年)·纲要说明书

2.1.2 05版总规实施评价

1. 主要内容

2005年编制了新一轮梁山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以下称05版总规)。其城市规划范围东至大运河,西至马营乡政府西侧公路,南至流畅河,北至金码河,面积116平方公里。

城市性质定位为以机械、纺织和食品工业为主的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水浒文化为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

城市规模:到2010年和2020年,人口规模分别发展到14万人左右和22万人左右,2010年城市建设总用地1507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07.6平方米;2020年城市建设总用地2307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04.9平方米。

总体结构为“大”字骨架、五纵八横、二片双环、四心四区。以东西向的公明大道-人民北路,南北向的水泊路及水泊新路为核心,形成城市发展的“大”字骨架;五纵八横是由城市交通型主干道及生活性主干道构成的干道网络;以金城路为界,以北划为老城区,以南划为新城区;双环为环老城林荫游憩路和环山绕城沟通水系;四心包含一个行政中心和三个商业中心;四区则包含三个居住集中区和一个工业集中区。

2. 实施评价

05版总规基本上延续了95版总规城市总体结构并有所优化,经过5年建设,至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20.72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城镇人口14.5万人,规划对城市建设的指导意义非常大,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体现出规划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新的变化。随着济宁市区域地位提升,梁山县与济宁市对向发展态势明显,运河经济带的建设是济宁市乃至整个鲁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目前梁山县中心城区距运河尚有一定距离,表现出对运河沿线资源和景观利用不足,因此迫切需要东向发展以进入运河经济带发展范围。中心城区梁山风景区旅游地位提升过慢,旅游服务基础设施考虑不足,南部新城发展意图不坚决,用地结构复杂,各类用地混杂,城市特色不明显,严重影响了梁山县风景旅游城市的城市形象。

2.2 相关规划指导

2.2.1 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

2008年编制了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以下称济宁总规),规划要求,至2030

4

年,梁山县总人口60万,其中城镇人口30万,中心城区人口20万,城镇化水平达50%。

梁山县作为济宁市城镇等级规模结构中三级中心城市,接受济宁都市区经济和产业辐射,同时依托自身自然、文化资源和产业基础,以及靠近济南、徐州等大城市的区位优势,发展自身经济,带动辖区城镇建设,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中等城市。梁山县城镇职能为综合型城市。

城市性质:以机械、纺织、食品工业为主,具有水浒文化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 城市规模:远期人口规模达到20万人,用地规模达到20平方公里。

规划引导:发展方向主要向东、向南。工业化水平尚处于初级产品生产阶段,有待向工业化阶段过渡。梁山县立足水浒文化特色,开发梁山旅游资源,加快景区建设;加强与郓城、阳谷、东平等地的联合,合作打造水浒文化名片。推动机车制造产业发展,同时加快梁山对外加工贸易区建设,重点发展食品、蔬菜、棉纺、畜禽加工等农副产品加工业。

2.2.2 梁山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08-2030年)

在梁山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中,对县内现有乡镇进行了合并规划,将黑虎庙乡并入杨营镇,将赵堌堆乡并入小路口镇,将马营乡并入梁山镇,将寿张集乡并入大路口乡,合并后乡镇为8个(梁山镇为县城驻地)。

城镇空间布局结构为一体两翼。一体:由县城、梁山经济开发区、拳铺镇区、韩垓、小安山构成,形成梁山县经济主体发展区。两翼:东翼指馆驿镇、韩岗镇;西翼指杨营镇、小路口镇、大路口镇。

具体说就是:“一核、一轴、四射、多通道”。一核:指县城、梁山经济开发区和拳铺镇区,三位一体,共同构成全县的城镇发展核心区。一轴:县城以北沿220国道、县城以南沿济梁路形成城镇空间发展主轴线,串联小安山镇区、梁山县城、梁山经济开发区、拳铺镇区,韩垓镇区。四射:由县城向外辐射的四条次轴线通向外围各镇驻地。多通道:外围乡镇间联系线。

县城驻地梁山镇为综合型城镇,其城镇性质为以机械、纺织、食品工业为主,具有水浒文化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县城人口规模20万人,用地规模24平方公里。

县城发展方向以向南向西发展为主,形成:双心三轴三区”的布局结构。双心即新城公共服务中心和老城商业中心;三轴包括沿水泊中路形成南北向城市空间主轴线,同时沿人民北路和梁山路形成两条东西向次轴线;三区分别为老城区、新城区和梁山风景区。

梁山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10-2030年)·纲要说明书

2.2.3 梁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到2010年预计全县城镇人口26.9万人,其中中心城区14.1万人,到2020年全县城镇人口37.2万人,其中中心城区18.0万人。到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310.0公顷,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指标205.6公顷,加上划入城区范围的155.3公顷农村居民点和21.0公顷的采矿用地,梁山镇的405.8公顷的建制镇转为独立工矿和农村居民点,中心城区总规模为1980公顷,人均110平方米;其中2010年总规模为1615公顷,人均115平方米。

中心城区允许建设区的面积为1774.4公顷,其中现状1288.2公顷,梁山镇的405.8公顷的建制镇转为独立工矿和农村居民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310.0公顷,新扩入城区范围的农村居民点155.3公顷、采矿用地21.0公顷。

中心城区有条件建设区的面积为205.6公顷,全部为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指标。

表2-1 梁山县主城区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一览表(单位:公顷,平方米/人)

主城区用地 主城区人均用地 行政区 2005年 2010年 2020年 2005年 2010年 2020年 中心城区 1223.3 1579.6 1980.0 146.0 115 110.0

第三章 县城概况

梁山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山东省的泰安、济宁、菏泽和河南省的濮阳四市交界处,行政隶属于济宁市。县域总面积960平方公里,全县共辖2个街道办事处,12个乡镇(9个镇、3个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672个行政村,74万人。境内有梁山、凤凰山、龟山、小安山、独山、土山等山体,以梁山海拔高度最高,达到197.9米。截止到目前,全县耕地64437公顷,水域11187公顷,林地2427公顷,残丘510公顷。

3.1 区位条件

地理区位上,梁山县位于济宁市、泰安市、菏泽市和河南省濮阳市交界处,东北距济南150公里,东南距济宁70公里,东距泰安110公里,西南距菏泽90公里,西距濮阳130公里。县境东面与东平、汶上县毗邻,南、西面与嘉祥、郓城县接壤,西北隔黄河与河南省的台前县

5

相望。

经济区位上,梁山县地处京九经济带上鲁西南与省内其他地区联系的交通要冲。这一区位属于沿海省份山东省的内地,又是内地向东联系的前沿,在未来沿海地区产业向内地转移、内地与沿海加强经济联系的过程中,有利于梁山县利用有利的宏观区位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3.2 历史沿革

1949年8丹25日,中共昆山县委、 县政府在商老庄召开县、区干部会议,宣布改建昆山县为梁山县。县委、县政府分别迁至阎庄村和西小吴村(今属黑虎庙乡)。

1950年2月,梁山县委、县政府迁至郑该村(今属前集乡)。

1952年春,县委、县政府迁至后集村(今属梁山镇)。是年11月,平原省撤销,梁山县随菏泽专区划归山东省。

1958年10月, 撤销菏泽专区,梁山县改属济宁专区。

1959年6月, 梁山县复属菏泽专区。1990年1月,梁山县划归济宁市所辖。

1985年12月,将梁山县的银山镇、斑鸠店、豆山、昆山、司里山、大安山乡及戴庙乡的32个村庄(含乡驻地),商老庄乡的23个村庄(含乡驻地),划入东平县。东平湖由东平县统一管理。

1989年2月24日,撤销城、郊徐集、韩岗、小安山和小路口5个区。 1999年12月22日,撤销杨营乡,设立杨营镇(鲁政函民字[1999]39号)。 2000年5月11日,撤销拳铺乡,设立拳铺镇(鲁政函民字[2000]34号)。 2008年,撤销徐集镇为徐堌集乡归拳铺镇管理--两镇合一为--拳铺镇 2010年7月,撒销黑虎庙乡, 设立黑虎庙镇。 2010年7月,撒销寿张集乡, 设立寿张集镇。

3.3 自然资源

3.3.1 土地资源

全县土壤分为褐土和潮土2个土类,6个亚类,12个土属,58个土种。

褐土是当地低山残丘钙质母岩在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经长期风化及搬运发育所形成

梁山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10-2030年)·纲要说明书

的一种较为古老的土壤。主要分布在梁山、小安山、凤凰山、龟山、独山等低山残丘区,面积为0.9万亩,占土壤面积的0.8%;易被整修成梯田种植和栽植果园,但物理性能较差,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潮土是黄河泛滥滥漫流淤积、汶河冲积、湖相沉积物发育形成。分布于全县,面积约110.6万亩,占土壤面积的99.1%。土层深厚,土地肥沃,适于发展粮棉生产。

3.3.2 动植物资源

梁山县植被以栽培作物为主,有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瓜菜、花生、地瓜、谷子、高粱、小杂粮等,其它是乔灌木和自然草本植物植被。乔灌木树种有杨树、梧桐树、柳树、榆树、槐树、椿树、桑园以及苹果树、桃树、杏树、梨树、枣树等,山丘地则多为柏树。自然草本植物植被主要为草本植物,品种较多,主要有节节草、茅草、水生草、芙苗秧、苦菜、胳芭根、米蒿、三棱草、马齿苋等到,在滨湖洼地和坑塘、河道中有芦苇、蒲草、藕等水草本植物植被。

3.3.3 矿产资源

县内矿产主要是石灰岩,总贮量为30000万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小安山一带),除可加工利用各种石料外,还是生产石灰、水泥的主要原料。另外,县境西北部地下约700米处探有煤层,煤层厚度3.5米,储量约2.8亿吨。西北部和南部地下有石膏层。西北部1000米地下有山西式铁矿和C层铝土,还有丰富的天然气和铁、铅、石膏等矿藏(县志1997)。

3.3.4 旅游资源

梁山因水浒而闻名,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梁山水泊风景区是国内唯一的以农民起义历史遗址为游览主题的3A级景区,也是山东省政府1985年公布的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梁山西枕浊浪翻滚的黄河,东濒清澈潺缓的京杭古运河,北临八百里水泊遗迹东平湖,山水交错,湖河相连,港汊纵横,气势磅礴。梁山有四主峰、七支脉组成,四主峰包括虎头峰、郝山峰、雪

山峰、青龙山,主峰海拔197.9米。山虽不高,但崛起于大平原上,显得格外雄浑粗犷,山虽不大,却是峰峦起伏,形态多变,景色十分丰富,梁山北坡平缓,景色秀丽,南坡陡峭,雄险严峻,东西多沟壑,幽深中不乏天趣,山顶开阔平坦,略有起伏,翠柏浓荫,宁静明丽。八百多年历史沧桑,峰峦间好汉的踪迹仍历历在目,宋江寨、忠义堂、断金亭、黑风亭、石碣亭建

6

筑,花荣射雁、双雄镇关、林冲雪夜上梁山等塑像及范曾先生《水泊梁山记》、试刀石、练武场、宋江马道等几十处遗迹、遗址无不唤起游人悠悠的思古之情,帝子遗碑、梁山叠翠、法兴夕照、莲台春色、石井甘泉堪称五大胜景,其古迹尚存,典雅壮丽。

3.4 社会经济

国民经济平稳增长。200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7.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6.2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68.6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3.0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5.2%、16.5%和14.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0.5:53.6:25.9,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占比下降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下降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提高0.9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17119元,比上年增加1168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2%。(2009年梁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梁山县统计局2010年3月9日)

至2009年底,全县乡镇企业发展到1380个,从业人员4.04万人,实现增加值 57.97亿元,营业收入196.2亿元,利润总额15.98亿元,上交税金3.07亿元。

3.5

交通条件

对外交通上,梁山县距济宁机场仅40公里,济宁机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大城市的航班。县内有京九线和晋煤东运专线两条铁路线,京九铁路梁山站位于县域西部,是沟通京九、京沪两大交通动脉的最近联接点,晋煤东运线从县域北部穿过,在大路口乡设站。2006年济广高速建成通车,加强了梁山县与济南的联系,同时,梁山县距京福高速、京沪高速距县城均不足百公里。县内还有220国道,以及250、254、333和337四条省道通过,京杭大运河和南水北调线路也将从县域内贯穿,较为优越的区域位置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为梁山县未来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第四章 发展条件综合分析

4.1 区域发展条件

梁山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10-2030年)·纲要说明书

1. 鲁南城镇带成为山东主体城市功能区的发展战略机遇

2010年10月底山东省政府评审通过了《鲁南城镇带规划》,该规划提出通过实施东依山东半岛城市群,北接济南都市圈,南联徐连经济带,西接陇海城镇带的发展策略,把鲁南建设成为经济高效、文化繁荣、城乡一体、人民富裕、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的黄淮海地区发展高地。

作为山东省鲁南地区唯一的重点打造的济兖邹曲嘉城镇组群,以济宁城区为核心的都市区或成为鲁南地区的综合增长极。鲁南城镇带规划的批复与实施将为济宁和梁山带来发展机遇。

2. 济宁市域城镇体系背景

梁山县所隶属的济宁市地处鲁西南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城镇体系。

济宁市域城镇体系形成了市域中心城市——市域次中心——中心镇——一般乡镇四级层次结构。

按照《济宁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0年)》的规划思路,济宁市域城镇体系采取中心突破、轴线辐射、城乡一体、网络发展的战略,梁山县位于二级轴线(沿京杭大运河—南四湖)上,县城梁山镇为全市域的次级中心,是综合性中心城市,并将梁山县的杨营镇和徐集镇为全市的中心城镇。

4.2 村镇发展条件

4.2.1 经济发展

从总体状况来看县域经济的三强是梁山镇、拳铺镇以及杨营镇。各个乡镇财政收入差距较大,省道337线和国道220线乡镇财政收入较高,交通的带动作用明显。农民人均收入亦呈现出相同的特征,并且省道337体现出更为明显的带动作用,表明省道337是梁山县内外联系的最重要通道。梁山县南北经济发展轴已初具形态,与济宁的对向发展态势明显。

4.2.2 工业发展

企业主要分布在梁山镇和拳铺镇,其中梁山镇最多,其次是拳铺镇。用电量较大的镇是梁山镇、新型乡镇、杨营镇。表明工业布局正从梁山镇的单中心,逐渐往其东西两端拳铺镇、杨营镇进行转移,向对外交通的主要门户集聚(火车站、高速出入口)。

7

4.2.3 人口分布

东部、南部人口稠密,人口分布的重心在县域的南部,主要集中在梁山镇、拳铺镇和韩岗镇。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县域南部,并体现出沿主要交通线路分布的特征。外来人口主要集中在梁山镇,拳铺镇,以及县域主要对外交通出入节点周边。城镇化促使农业人口向城镇集中,成为梁山县城镇化发展进程的主要动力。

4.2.4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同样集中于梁山镇、拳铺镇和杨营镇,充分显示出三者作为重点建设发展乡镇的重要地位。而乡镇公路建设相对比较均衡,显示出和经济发展格局不尽相同的特点,原因是增长极的带动作用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城镇建设和工业发展并未有效带动周边农村发展,交通条件没有因此得到改善。

4.2.5 农业和商贸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最强的镇是梁山镇和拳铺镇,整体上呈现出中间强,东西两翼较弱的格局。商贸情况则暗合经济发展格局,梁山镇和拳铺镇最强,整体上南强北弱。

4.2.6 基础设施

梁山镇和拳铺镇的自来水收益率、电话入户率、有线电视如村率并不算高,表明在财政来源有限的前提下,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城镇对乡村黑洞作用大于了辐射作用,发达乡镇的村庄设施建设并未得到加强,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4.2.7 教育资源配置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南部的重点镇,南北差距、发达镇和欠发达镇差距较大。

4.2.8 医疗资源配置

医疗资源分布的乡镇差异呈现出东西差异的特征,医生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和南部的发达镇,病床位则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东部医疗资源的缺失主要是受泄洪区的影响,城镇和村庄发展受到限制,在公共资源的配置上效率较低。

梁山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10-2030年)·纲要说明书

4.2.9 社会保障体系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得到加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和社会养老保险的人逐年增加,但是仍然存在很大缺口,在参加人数上看经济强镇人数较多,但是由于本身人口基数较大,在参保率上较低,资金缺口较大,社会保障体系仍待加强。

4.3 社会经济条件

1. 经济增长迅速,但总量仍较小

2008年,梁山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34亿元,比上年增长14.5%,总量居济宁市各县市区第八位,增长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同年济宁市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1%,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1%。第一产值增加值24.84亿元,第二产值增加值63.86亿元,第三产值增加值29.64亿元。产业结构在2006年刚刚由“二、一、三”转变为“二、三、一”,目前梁山县刚刚进入工业经济中期阶段。

2. 一产突出,二产腾飞,三产薄弱

200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51.86亿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307元,推进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作物产量和畜牧业有较大幅度增加,农业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林牧渔业2008年总产值在济宁位居第二位,其中粮食作物种植和蔬菜、瓜果种植和畜牧业是梁山县的强项。

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1.31亿元,在济宁市位居中游。机械制造和印刷业是梁山县的龙头产业,县域南部的拳铺工业园形成了以专用汽车及配件产业为主导,以医药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物流商贸等产业为辅助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城西的杨营开发区正在逐步形成以出版印刷业为龙头,辅以畜牧加工、高新科技、机械制造和纺织物业等产业的工业园区;城北菱花生物科技园规模较大,可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形成城北高新科技产业园。

第三产业总量较低,第三产业增加值在济宁市各县市区居倒数第三位,增长率居倒数第二位,交通运输、仓储邮政、批发零售、房地产、教育及公共管理是三产的主体。

3. 经济结构层次低,缺乏龙头企业

8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