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标通用版课时作业:1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2:41: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高考 地理 历史

课时作业1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选择题

(2019年湖南师大附中测试)矮蒿草甸植被是高寒地区的典型植被。下表示意气候变暖下矮蒿草甸植被物候期的变化。读表,完成1-3题。

物候期类型 营养期 花蕾期 花期 结果期 果后营养期 枯黄期 生长期 始期变化/天 +0.37 -0.84* 末期变化/天 -2.42** -0.16* +1.26** -0.42 -5.74** -3.00* -4.58** -1.47** +2.84** +0.37 +0.89* +0.37* 注:“+”表示提前,“-”表示延迟,“*”表示差异显著,“**”表示差异极显著

1.全球气候变暖使矮蒿草甸植被( ) A.植物种群平均生长期缩短 B.营养期和结果期始期推迟 C.花期末期延迟

D.生长期比正常年份延长

解析:全球气候变暖热量增加,矮蒿草甸植被生长期比正常年份

高考 地理 历史

延长;营养期和结果期始期提前;花期末期提前。选D正确。

答案:D

2.矮蒿草物候变化,使得( )

A.植物提前展叶和开花,减小遭受春季霜冻的可能性 B.植物成熟时期避开秋季霜冻,避免物种生殖失败 C.各物种间物候变化不同步,物种间相互作用脱节 D.减少物种间竞争,有利于减缓物种淘汰、灭亡速度

解析:矮蒿草物候变化,各物种间物候变化不同步,有的提前有的延迟,物种间相互作用脱节。选C正确。

答案:C

3.该植被类型可能分布在( ) A.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D.江南丘陵

解析:矮蒿草甸植被是高寒地区的典型植被,应分布在青藏高原;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江南丘陵都没有高寒区。故选C。

答案:C

土壤有机碳(SOC)是地球表层系统中最大最具活动性的生态系统碳库之一,和植被覆盖率呈正相关。下图为赣南地区不同成土母质发育林草地、灌草地、林下裸地的土壤总有机碳剖面分布情况统计图。据此完成4-5题。

高考 地理 历史

4.据图判断,关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 A.在第四纪红土0-20 cm深度,林下裸地>灌草地 B.在林草地,红砂岩>花岗岩>第四纪红土

C.在花岗岩成土母质条件下,林草地>灌草地>林下裸地 D.在不同植被条件下的0-20 cm深度,花岗岩>红砂岩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第四纪红土0-20 cm深度,林下裸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为6 g/kg左右,而灌草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为8 g/kg左右,故A项错误;在林草地中0-2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花岗岩>红砂岩>第四纪红土,故B项错误;在花岗岩成土母质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含量林草地含量最高,林下裸地含量最低,故C项正确;只有在林草地植被条件下的0-20 cm深度,花岗岩土壤有机碳含量大于红砂岩土壤有机碳含量,故D错误。

答案:C

5.在红砂岩广布地区,治理水土流失最宜选择种植( ) A.林草

B.灌草丛

C.乔木林

D.牧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