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调研】高三历史总复习:全套作业(28)(含答案解析)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9/28 3:25: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课时作业(二十八)

一、单项选择题

1.(2014·南昌一中模拟题)报载,西方某古玩拍卖市场曾有人拍卖公元前1世纪罗马史学家李维名著《罗马史》,纸张已变黄发脆,一张张翻阅都很困难,竟以10万英镑高价成交。你认为这一文物是 ( ) A.真迹而且价值较高 B.同时代的仿制品 C.真迹而且价值不高 D.后人伪制无价值 答案 D

解析 造纸术是古代中国的发明,8世纪的时候传到阿拉伯,再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故题干中出现的公元前1世纪的纸质《罗马史》肯定是假的。故选D项。 2.(2014·射阳一中模拟题)“套色印刷是一种复杂的、高度精密的技术。比方,要印红黑两色,那就先取一块版,把需要印黑色的字精确地刻在适当的地方;另外取一块尺寸大小完全相同的版,把需要印红色的字也精确地刻在适当的地方。……”这种元代后出现的套色印刷表明 ( )

A.雕版印刷术得到发展 B.活字印刷术改进完善 C.中国科技领先于世界 D.古代中国手工业先进 答案 A

解析 据“套色印刷”“先取一块版”“把需要印黑色的字精确地刻在适当的地方”,可知此技术是雕版印刷术,再结合“套色印刷是一种复杂的、高度精密的技术”和隋唐雕版印刷术,可知A项正确。

3.(2014·昆明一中模拟题)据《左传》记载:鲁僖公五年春季的正月,“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中国古代天文学带有政治性 B.天文观测场所始建于春秋时期 C.春秋时期有了专门的天文官 D.鲁国的天文学取得了重大成就 答案 A

解析 天文观测与“礼”相结合的做法体现了天文研究带有政治色彩。“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的意思是鲁僖公亲自到太庙报告朔日之后,便登上观察台去观察日影,而天文官员们则按照惯例作下记录,这就是礼”。在春秋时的鲁国凡是春分、秋分、冬至、立夏、立春、立秋等气节。史官都必须记录下云雾的颜色和样子,以便对即将到来的变故作出预测和准备。体现天文与政治统治相结合的色彩。所以A项符合题意。

4.(2014·常熟市模拟题)学者陈明远先生撰文质疑中国是四大文明发明古国的说法,在华人世界掀起轩然大波。他的依据是“《世界史纲》([英]赫·乔·韦尔斯著,吴文藻、谢冰心、费孝通等译);《全球通史》([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世界文明史》([美]爱德华·伯恩斯等著);……都找不到‘四大文明发明古国’的正式说法”。下列对此认识最合理的是 ( ) A.陈明远质疑四大文明古国是错误的 B.陈明远的论据不够充分,观点值得商榷 C.陈明远否定中华文明,妄自菲薄 D.陈明远的论据充分,观点完全正确 答案 B

解析 陈明远先生在质疑中国是四大发明古国地位时,用的都是外国历史著作,很明显他的论据不够充分,他的观点有待商榷。故选B项。

5.(2014·吉林市模拟题)贾思勰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其祖上就很喜欢读书、

学习,尤其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这对贾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响。他的家境虽然不是很富裕,但却拥有大量藏书,使他从小就有机会博览群书,从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识,关心人民疾苦,为他以后编撰《齐民要术》打下了基础。请分析“齐民”的意思是 ( )

A.统治者 B.南方人民 C.平民百姓 D.农学家 答案 C

解析 “要术”指谋生方法,平民百姓多以从事农业为主,故农学是指导平民百姓谋生方法的书籍,从而选择C项。 6.(2014·唐山一中模拟题)“……采取三言至八言参差不齐的句式,形式活泼多样,适宜于抒写复杂的社会生活,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篇幅和容量可根据内容的需要而任意扩充”。此评论的对象是 ( ) A.《诗经》 B.楚辞 C.汉赋 D.唐诗 答案 B

解析 《诗经》以四言为主,可排除A项;据“形式活泼多样”“适宜于抒写复杂的社会生活”可知此体裁是楚辞,故B项正确;汉赋是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可排除C项;唐诗的句式比较规则,主要有五言诗和七言律诗两种,故排除D项。

7.(2014·淄博市模拟题)根据下列文本材料所示内容,可以推断出的朝代是

( )

●初期对地方行政设置做出重大调整 ●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出现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的文体 ●书写用品得到重大改进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答案 A

解析 综合材料信息可知,该朝代是指汉代。西汉初年,汉高祖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对地方行政设置作出重大调整;汉武帝时期强化重农抑商政策;汉朝时出现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的文体——汉赋;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书写用品得到重大改进。故选A项。 8.(2014·菏泽一中模拟题)吴承恩曾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这段话不能反映出 ( )

A.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懑 B.作者希望改变社会现实的愿望 C.时代的特点和民主的倾向 D.小说创作的现实主义手法 答案 D

解析 吴承恩用“神仙”“妖怪”等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来展开小说的创制,阐释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希望改变现实社会的想法,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其创作手法显然不属于现实主义的手法,故选D项。

9.(2014·连云港市模拟题)右图中是王献之的《中秋帖》。对其评价正确的是

( )

A.“……遒媚劲健,固自不乏,要之晋法亦大变耳” B.“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 C.“笔势精妙,备尽楷则” D.“出于颜,然内蕴变为外棱” 答案 B

解析 由所学知识可知,王献之是晋代著名书法家。“要之晋法亦大变”是指在晋代书法的基础上发展变化,故可排除A项。由图片可知,该字体的每一字几乎一笔而成,而且大多数字与字之间的笔画线条相互连接而成一体,这与B项的评价相符。故选B项。图中字体是行书,而据“备尽楷则”可知C项评价的是楷书,排除C项。“出于颜,然内蕴变为外棱”说的是柳公权的书法特色,而柳公权是唐朝人,故排除D项。 10.(2014·揭阳一中模拟题)《明史·王绂、夏昶传》记载:“王绂,字孟瑞,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坐累戍朔州。永乐初,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久之,除中书舍人。”从这段材料中我们得出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 ) A.此时文人的写意画成就突出 B.王绂当时担任内阁大学士的职务 C.科举考试并不是当时入仕的唯一途径 D.当时商品经济十分发达 答案 D

解析 据“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可知A项正确;据“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可知BC项正确;在材料中没有叙述商品经济发展情况,故选D项。

11.(2014·宿迁一中模拟题)魏晋风度是魏晋时期独特的审美特征。魏晋人士把作为文人知识分子对正义的理性思辨和坚守以艺术的、哲学的、人性的方式传达于世,达到了真善美融为一体的极致之境。下列不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

A.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盛行 B.体现文人思想的风俗画兴起 C.儒学的正统地位面临挑战 D.书法艺术发展到自觉阶段 答案 B

解析 体现文人思想的应该是文人画而不是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故B项错误,选B项。 12.(2014·湛江一中模拟题)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品位。在下列四项文化成果中,能较好地反映宋代市民阶层文化品位的有

(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