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最终整理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5 7:10: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及应用计算知识去探索规律、解决问题五个部分的教学内容。本章教学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以合作的方式总结每堂课的教学新知,并设计题目及时验证、巩固,学生学习兴趣很高,参与面较广。 具体措施:在教学计算时主要采用分层教学

第一层主要解决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理解。而理解算理主要是以学生对乘法算式意义的理解为突破口,从引入部分的口算、围绕乘法的意义用不同方法对例题的尝试及对不同方法的理解,展开活动。如20根灯柱,每根灯柱上有12盏灯,一共有多少盏灯?学生很快分析并解答了出来:20个12是多少?即24个十。

第二层主要解决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在前面口算的基础上,提出如果是23根灯柱呢?有学生说前面的20个12再加3个12,师顺势引导先用竖式计算20×12=,再用竖式计算一下3×12=,学生算出后,再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23×12=,师巡视辅导,然后指名板演不同计算方法,让学生根据题意观察、比较、不同算法,辨析、交流分辨对错。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掌握起来容易多了,能够理解1个十乘3得到3个十,故3应照齐十位,其它依此类推。

第三层次是联系实际,强化练习。注重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所以在设计安排练习题目时悉心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为了避免计算的枯燥性,注重设计生活情景,让学生从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中去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作业中出现了以下的错误:1、加法的计算错误或漏算了一位。 2、漏了加进位。 3、计算过程中的进位记错了。 4、计算速度不够快。

其原因是粗心大意,理解不够深刻,没有良好的计算习惯造成 补救措施: 1、理解算理,让学生说一说第三步表示什么意思,应用什么方法计算。 2、提醒注意乘法的进位,不要忘记加进位。 3、让学生互相交流记忆进位的方法,如用左手手指帮助记忆,或者把进位数写在草稿纸上帮助记忆。 4、用不同的练习形式加强练习量,如计算闯关比赛,看谁的闯的关多等。

37

第五单元 面积

第一课时 面积和面积单位(1)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 3、学习运用观察、重叠、数面积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重点:

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具准备: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和直径1厘米的圆,两个长方形。 教学过程:

一、 学前准备

1、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60页的图。 提问: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引出新课,出示课题。

同学们刚才观察到的物体都有面,而且通过操作我们还发现面是有大小的,今天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内容就和面的大小有关。 二、探究新知

1、教学面积的意义。

(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

教师谈话引入。说明:黑板面和国旗面的表面的大小相差比较大,靠观察就能看出。 (板书:观察比较)

(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

出示两组图形,这些是平面封闭图形,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由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与数方格比较的方法。 (板书:重叠比较,数方格比较) (3)总结面积的意义。

提问: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板书课题的前半部分:面积)

2、认识面积单位。

(1)出示教材第61页例2.

引导: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学具来帮忙。

比较三种方式,得出数正方形个数是最合理的方法。解决了设疑中提出的问题,通过数正方形个数得出大小之分。

(2)认识统一比较的重要性。 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通过重叠确认它的面积比前面出示的两个长方形大,教师翻开正方形反面的格子只有9个格,激起学生的疑问。

提问:这是什么原因呢?你有没有办法来证明呢? (3)带着问题自学。

提问: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是怎么规定的?

③各自比一比,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④同桌两人互相比画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⑤在黑板上贴出一张1 平方米的纸,先估计能放下几本练习本。翻出反面,数一数,实际能放下几本练习本。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如图,每一个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用红笔涂出8平方厘米的一个图形,再用绿笔涂出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另一个图形。

38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电视屏幕的面积是25( )。 (2)一块橡皮上面的面积是9( )。 (3)学校操场的面积大约是500( )。 (4)教室的面积大约是40( )。 四、思维训练

1、下图中每一小格是1平方厘米,请你写出每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动脑筋:先估算哪个图形的周长比较简便?算一算。(单位:厘米)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面积和面积单位(2)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2、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并能正确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

通过图形和直观演示加深对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

由直观到抽象地区别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

教具准备:1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根1分米长的毛线和1个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都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 2、你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板书: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引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有什么不同。 二、探究新知

学习教材第63页例3.

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

(1)请同学们动笔画一条1厘米的线段和一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2)提问:①什么样的图形为1平方厘米?

②小组讨论说一说你看到的1厘米和1平方厘米有什么不同。 ③你能与用手势比画1厘米和1平方厘米吗? 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1)请同学们用手势演示1分米和1平方分米。

(2)教师手里有一根毛线,它的长大约是1什么?(展示1分米长的毛线) (3)出示正方形请同学们估测这是1什么?

引导:你们看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的区别了吗? (4)请你们在练习本上画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 (5)展示学生画的图。 3、比较1米和1平方米。

(1)教师的讲桌的长是1米多,你能到前面指认一下是从哪里到哪吗? (2)讲桌的面积有多大是指什么?(表象地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39

同学们有了1厘米和1平方厘米,1分米和1平方分米的表象,你能说一说1米和1平方米的区别吗?(小组合作到前面演示,双臂张开大约是1米,四个同学把伸开的双臂手搭手围成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4、通过估算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1)先小组合作估计同学们所用课桌的长度和宽度,教师用皮尺帮助学生验证。 (2)估计自己课桌面的面积大小,再用同学们准备好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 (3)说一说,你周围哪些物体的一个面分别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64页练习十四第5题。

2、画一个正方形并标出这个人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

3、用9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摆图形,算出它们的面积和周长、 4、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一条线段长1平方分米。 ( ) (2)一居室的面积大约是10米。 ( ) (3)一根铅笔长15厘米。 ( ) (4)一座高楼高约100平方米。 ( )

(5)小明从学校要走50米的路才能到家。 ( ) 四、思维训练 动脑筋,想一想。 五、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在理解面积含义的基础上,推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由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准备15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 学前准备 口算下面各题。

15×3 80×60 60×30 25×4 4×30 17×8 400×5 9×13 12×7 26×3 11×100 45×3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66页例4.

出示下图,请同学们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同学们可以用手中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测量,会发现正好能摆1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摆小正方形的个数和长方形的长、宽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去设想:是不是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宽”呢?它是不是适合所有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呢?

4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