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游戏分享你我共同成长体验成功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4/8 22:02: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实用标准文案

小小游戏分享你我共同成长体验成功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幼儿在游戏中通过不断摸索、尝试、练习、表现而获得经验的积累。游戏可以说是反映幼儿心灵的窗户,它能折射出孩子的个性、性格、情感、经验和智慧。而由于时间的关系,当游戏结束时,幼儿有的满足、有的意犹未尽、有的留有遗憾。教师通过引导幼儿回忆游戏情节,用语言概括、提升外,还要引导孩子提出问题,引起同伴的思考和争议。正因为有了教师的组织和参与,游戏结束后的分享交流活动才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在分享过程中获得经验的积累,问题的解决,而教师则在此过程中了解了孩子的游戏过程,获得了改进或调整游戏的信息。两者在游戏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以下我结合案例对如何进行游戏后的分享交流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游戏分享的内容选择和提升价值

游戏后的分享交流活动是教师组织的师幼互动,要让互动有效,教师在游戏中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很重要,教师要善于捕捉游戏中幼儿有价值的行为,将其有意识地放大,让幼儿能够自然接受并得到发展。 1.发现游戏中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 案例1:爸爸回来了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任同学是娃娃家的爸爸,他正在家里忙碌地烧着饭。我作为客人介入游戏。“呦,今天怎么爸爸在做饭呀?”爸爸说:“今天宝宝过生日。”“那我过会儿来吃饭哦。”我回应着他。过了一会儿,我回到娃娃家发现换成吴同学在烧饭了。“咦,怎么娃娃家的爸爸换了?”我故意大声询问,并寻找着任同学。吴同学说:“余老师,我是舅舅。不是爸爸。”“那爸爸呢?”“不知道。”“我回来了,我在这儿。”只见任同学匆忙从点心店回来,他的手里还拿着个生日蛋糕。“你去哪儿了?”“我去给娃娃买生日蛋糕了。余老师,我们可以吃饭唱生日歌了。”在后面的游戏分享环节中,我对幼儿是否能随意变化角色进行了讨论,并表扬了任同学和吴同学。 案例分析: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他们的角色意识很粗浅,不清晰,常常会出现角色混乱现象,如前一分钟做爸爸,后一分钟就出现在理发店做理发师了。作为自主性游戏,还是需要一定的规则的。作为教师,我以玩伴的角色进入,了解游戏的进展情况。然后,在游戏后的分享交流环节进行分享。如,这次的交流分享环节,我就“爸爸回来了”这个话题让幼儿进行讨论,让幼儿知道在游戏中扮演角色不能随意更换这一规则。通过表扬和肯定两个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这样的方法,是能为幼儿所理解的。让其他幼儿形成遵守规则进行游戏的经验,这样的规则形成方法是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能够为他们所接受,也能促进游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戏的进一步发展。

2.发现游戏中的潜在问题进行放大并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案例2:着火了

娃娃家一直是孩子们喜欢去的地方,今天也不例外,进进出出的好不热闹。妈妈抱着娃娃走进厨房。厨房里还有舅舅、奶奶、爷爷、客人。突然,不知道谁喊了句“着火了,着火了。”娃娃家顿时炸开了锅,稀里哗啦一阵忙乱,盘子、菜都倒在了桌子上和地上。椅子推倒了,桌子撞歪了。我也赶过去凑热闹。“哪里着火了?”我又问,孩子们一下子愣住了,是啊。就知道着火,也不知道哪里,林同学反应很快,“老师,厨房着火了。”“怎么办,怎么办?”我佯装焦急地问孩子们。“拿水救火。”唐同学顺势拿起桌上的碗,把菜倒在桌子上,往某处“浇水”。吴同学从点心店奔过来手上拿着杯子,“我也来救火。”不知谁喊了声“快打110”,娃娃家的客人徐同学马上拿起电话打110。 [讲评]

师:今天娃娃家发生了一件大事。谁来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幼儿:娃娃家着火了。 师:哪里着火? 幼儿:厨房的煤气。

师:着火了很危险,应该怎么办?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幼儿:浇水灭火。 师:用什么来浇水? 幼儿:水杯,碗。

师:播放着火的短片,浓烟滚滚的照片。你们看看这么大的火,一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