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_复习题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0:42: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建筑结构》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受弯构件强度计算中采用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的原则是 和 。

2、我国现行设计规范规定的两类极限状态为: 和 。

3、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为 。 4、 钢筋混凝土板内分布钢筋不仅可使主筋定位和分布局部荷载,还可 。

5、钢筋混凝土偏压柱所采用的钢筋等级不宜 ,混凝土等级不宜 。

6、为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抗扭承载力,应该配置的钢筋为 。

7、通过对适筋梁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可以得出,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抗裂验算是以 阶段为依据;裂缝宽度和变形验算是以 阶段为依据;承载力计算是以 阶段为依据。

8. 混凝土楼盖按其施工方法可分为 、 和 三种形式。

9. 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ξb主要与 及 有关。 10. 框架结构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近似计算的常用方法

有 、 和 。 11.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时,限制截面尺寸和最大配箍率的目的首先

是 ,其次是限制在使用阶段的 。

二、单项选择题

1、某两端固定对称配筋的钢筋砼构件,在受荷前砼发生收缩,这时砼与钢筋中的应力情况为:( )

A、 砼中产生压应力,钢筋中产生拉应力; B、 砼中产生拉应力,钢筋中产生拉应力; C、 砼中产生拉应力,钢筋中应力为0; D、 砼及钢筋中应力均为0;

2、有两根条件相同的受弯构件,正截面受拉区受拉钢筋的配率ρ不同,一根ρ大,另一根ρ小,设Mcr为正截面开裂弯矩,Mu为正截面抗弯强度,则ρ与Mcr/Mu的关系是:( )

A、 ρ大的,Mcr/Mu大;

B、 ρ的变化对Mcr/Mu无太大影响; C、 ρ小的,Mcr/Mu大

3、某钢筋砼矩形截面简支梁,原设计采用的纵向受拉筋为4Φ10,现根据等强度原

建筑结构复习题 1 / 14

则改为3Φ14,设原设计均满足挠度、裂缝要求,那么钢筋代换后,( )

A、 仅须验算裂缝宽度,而不需验算挠度; B、 不必验算裂缝宽度,而必须验算挠度; C、 二者都必须验算; D、 二者都不必验算。

4、对于钢筋砼短柱,截面上由砼徐变引起塑性应力重分布现象:( )

A、 随着纵筋配筋率的ρ’增大而愈明显。 B、 随着纵筋配筋率的ρ’增大而愈不明显。 C、 不受ρ’的影响。

5、集中荷载作用下的钢筋砼无腹筋简支梁,其斜裂缝出现时的剪力Vcr与极限剪力Vu的比值,在剪跨比λ<3时,( )

A、 与λ无关

B、 随λ的增大而增大; C、 随λ的增大而减小;

D、 随λ的变化而变化,但变化无明显规律。

6、钢筋砼固定端支梁中,计算跨度L=6m,支座截面B与跨中截面A的极限弯矩分别为180KN·m,130KN·m时,当均布荷载q=70KN/m时,出现塑性铰的截面为:( )

A、 支座 B、 跨中

C、 支座与跨中同时出现 D、 无塑性铰出现

7、有一后张法预应力砼轴心受拉构件,配有预应力和非预应力钢筋,两者均对称布置。预应力筋的Ep=180KN/ mm非预应力筋的Es=200KN/ mm。从构件承受拉力至砼开裂,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增量△бp与非预应力钢筋应力增量△бs之间的关系为( )

A、△бp /△бs=1 B、△бp /△бs=0.9 C、△бp /△бs=1.1 D、不能确定,因为还与钢筋的截面面积有关。

8、在设计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时,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其受扭纵筋与受扭箍筋强度比?应( )。

A、>2.0 B、<0.5 C、不受限制 D、在0.6~1.7之间

9、无腹筋梁斜截面的破坏形态主要有斜压破坏、剪压破坏和斜拉破坏三种,其破坏性质( )。

A、这三种破坏形态都属于脆性破坏 B、这三种破坏形态都属于延性破坏

C、斜压破坏和斜拉破坏属于延性破坏,剪压破坏属于脆性破坏 D、剪压破坏和斜压破坏属于脆性破坏,斜拉破坏属于延性破坏

10、多跨连续梁(板)按弹性理论计算,为求得某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活荷载应布置在( )。

建筑结构复习题 2 / 14

2

2

A、该跨,然后隔跨布置 B、该跨及相邻跨

C、所有跨 D、该跨左右相邻各跨,然后隔跨布置 11、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采用的混凝土的设计强度是:( )

A、 平均强度值

B、 在一定保证率下的强度值 C、 乘以安全系数K后的标准强度值 D、 除以安全系数K后的标准强度值

12、原设计配有2φ16Ⅱ级主钢筋、满足强度、挠度和裂缝要求的钢筋混凝土梁,现

根据等强度原则改为3φ16Ⅰ级主钢筋,钢筋代换后( )

A、仅需验算裂缝宽度 B、仅需验算挠度,不必验算裂缝宽度 C、二者都不必验算 D、二者都必须验算

13、减少预应力筋与预留孔壁之间磨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

s2

的措施是:( )

A、加强预应力钢筋的端部锚固 B、在钢模上张拉预应力钢筋 C、提高预应力钢筋的强度 D、超张拉预应力筋钢筋

14、为提高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极限应变,应该( ) A、采用高强混凝土 B、采用高强钢筋 C、采用螺旋箍筋 D、加大构件截面尺寸 15、规范规定的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 ( ) A、随混凝土等级的提高而增大

B、随混凝土等级的提高而减小,随钢筋等级的提高而增大 C、随钢筋等级的提高而减小,随混凝土等级的提高而增大 D、随混凝土与钢筋等级的提高而减小

16、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相比( ) A、允许出现的概率高些 B、允许出现的概率小些 C、出现概率相同

17、高碳钢筋采用条件屈服强度,以σ0。2表示,即( ) A、取应变为0.02时的应力 B、取应变为0.002时的应力 C、取极限强度为20% D、取残余应变为0.002时的应力 18、当钢筋混凝土梁的抵抗弯矩图不切入设计弯矩图时,可保证( ) A、斜截面抗剪能力 B、正截面抗弯和斜截面抗剪能力 C、正截面抗弯能力 D、斜截面抗弯能力

19、钢筋混凝土梁在弯起多排钢筋时,相邻上下弯点间距S应小于Smax,其目的是保证 ( ) A、斜截面抗弯能力 B、斜截面抗剪能力 C、正截面抗弯能力

20、同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其各项力学指标有如下关系( )。

A、fcu<fc<ft B、fcu>fc>ft C、fc>ft >fcu D、fcu>ft>fc

建筑结构复习题 3 / 14

21、若用S表示结构或构件截面上的荷载效应,用R表示结构或构件截面的抗力,结构或构件截面处于极限状态时,对应于( )式。 A 、R>S B、R=S C、 R

A、主筋截面形心至构件表面距离 B、主筋外表面至构件表面距离 C、箍筋外表面至构件表面距离 D、构件表面抹灰厚度

23、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等级确定后,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与受拉区纵向钢筋配筋率?之间的关系是( )。 A、?愈大,正截面受弯承载力也愈大 B、?愈大,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愈小

C、当?

24、在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中,纵向受拉钢筋屈服与受压区边缘混凝土压碎同时发生的破坏为( )。

A、适筋破坏 B、超筋破坏 C、少筋破坏 D、界限破坏或平衡破坏 25、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其大小偏心受压的根本区别是( )。

A、截面破坏时,受拉(远侧)钢筋是否屈服 B、截面破坏时,受压(近侧)钢筋是否屈服 C、偏心距的大小

D、受压一侧混凝土是否达到极限压应变值

26、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大偏压构件截面设计当x?2a?时,受拉钢筋的计算截面面积As的求法是( )。

A、对受压区钢筋合力点取矩求得,即x?2a?计算

??0计算,两者取小值 B、按x?2a?计算,再按AsC、按x??bh0计算

D、按最小配筋率及构造要求确定

27、在设计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时,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其受扭纵筋与受扭箍筋强度比?应( )。

A、>2.0 B、<0.5 C、不受限制 D、在0.6~1.7之间

28、无腹筋梁斜截面的破坏形态主要有斜压破坏、剪压破坏和斜拉破坏三种,其破坏性质( )。

A、这三种破坏形态都属于脆性破坏 B、这三种破坏形态都属于延性破坏

C、斜压破坏和斜拉破坏属于延性破坏,剪压破坏属于脆性破坏 D、剪压破坏和斜压破坏属于脆性破坏,斜拉破坏属于延性破坏

29、我国规范规定,纵向钢筋弯起时,弯起点至该钢筋充分利用点的距离应满足a

≥0.5ho,这是为了( )

A、保证斜截面抗弯承载力 B、保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建筑结构复习题 4 / 14

C、使斜裂缝与弯起筋相交 D、保证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 30、根据我国规范,在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的连续主梁(集中荷载为主)进

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设计时( ) A、应采用不考虑剪跨比影响的计算公式

B、应采用考虑剪跨比影响的计算公式,并在公式中使用计算剪跨比 C、应采用考虑剪跨比影响的计算公式,并在公式中使用广义剪跨比 D、应采用上述三种情况中的最不利情况设计

31、某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短柱,对称配筋,且已知为大偏心受压。在下列四组内力组合中,以( )为最不利的组合。

A、M=200 KN-m N=600 KN B、M=200 KN-m N=400 KN C、M=150 KN-m N=450 KN D、M=150 KN-m N=300 KN

32、截面条件相同的先、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轴拉构件,如张拉控制应力值和预应

力损失均分别相同,比较二者在混凝土中建立的有效预应力值,其结果是( ) A、先张法的有效预应力大 B、后张法的有效预应力大 C、二者相等 D、孰大孰小不确定 3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混凝土各种力学指标的基本代表值是( )。 A、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B、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C、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 D、立方体抗压强度设计值 34、规范对混凝土结构的目标可靠指标要求为3.7(脆性破坏)和3.2(延性破坏)

时,该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属于( )。

A、一级,重要建筑 B、二级,重要建筑 C、二级,一般建筑 D、三级,次要建筑 35、对于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其强度标准值的依据是( )。 A、最大应变对应的应力 B、极限抗拉强度 C、0.9倍极限强度 D、条件屈服强度

36.结构在规定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 )。 A安全度 B安全性 C可靠度 D可靠性

37.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的确定原则为 ( )

A保证压应力合力的大小和作用点位置不变 B保证矩形应力图形面积等于曲线应力图形面积 C由平截面假定确定 D试验结果

38.以下哪一项措施可以减少预应力钢筋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 )

A一端张拉 B两端张拉 C一端张拉,另一端补拉 D超张拉 39.单向板楼盖设计时,主梁设计时一般采用( )计算。

A弹性理论 B塑性理论 C弹、塑性理论均可 D弹塑性理

建筑结构复习题 5 / 14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