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3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17:41: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2照样子练写句子,并在此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描写动物特点的方法。 3.诵读《忆江南》,感受诗词中的景物美,丰富古诗文化积累。 教学过程:

一、词语训练,激趣引入

1.谈话:同学们,经历两年多的语文学习过程,我们学到了不少意思相近的词语,我们叫它们——(近义词),谁能给我们说说自己最熟悉的近义词。

2.学生交流(快乐 欢快、美丽 漂亮……).教师小结引入:有的词语别看它们看上去差不多,意思差别也不太大,但是在写作文时,用法上却还是存在细微差别的,如果用得不恰当,表达效果就会差很多。

二、教学“词句段运用”

1.过渡引入: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几个句子,但是其中的某个词语不知道到底用哪个更合适,你们愿意帮帮我吗?

(1)出示三个句子,引导学生认真朗读句子,想一想在特定的语境中用哪个词语更加合适,然后选出来.与同桌交流自己的理解,并说说自己这样选择的理由。

(2)指名汇报展示自己的选词情况,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这样选的理由:

生:第一句我选择的是“荡漾”,因为课文中就是这样写的。而且我还觉得“荡漾”含有慢慢向周围扩散的感觉,而“飘荡”却是漂浮在水面上。

师:这说明你真正读懂了句子的意思。

生:第二句话我选择的是“轻快”,冈为歌曲的旋律在这里只能选择“轻快”,而“轻巧”用在动作上更合适。

生:第三句我选择的是”灵敏”,冈为“灵活”是表示动作或者头脑的,而嗅觉只能用“灵敏”这个词语来表示。

师:同学们,看来大家对专组近义词的意思区分得非常正确。是啊,只有准确了解词语的细微差别,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加以应用。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个句子,注意读中再次体会三个词语的意思。 2.教学第二部分内容。

(1)课件出示小燕子和独角仙的图片,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学习简单描述它们各自的样子,课件补充出示“词旬段运用”第二部分的两句话,学生齐读句子。

*

*

(2)引导学生再读句子,看看丽句话分别都抓住了小燕子和独角仙的哪些特点来写的,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图文对照.体会作者抓住了事物最典型的特点来介绍的,而且注意从颜色、形状等多方面进行形象生动地描写的特点。

(3)引导学生快速回顾课前观察过的一种小动物(图片、文字),试着仿照两句话中描写小动物外形特点的方法也来写一写它的外形特点,教师适时提醒他们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同时一定要抓住最有代表性的两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即。

(4)学生自主练写.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5)指名学生展示自己的写话作品,其他同学进行点评,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根据评价情况再作简单修改。

(6)小组交流修改后的写话作品,教师深入组问了解他们的交流情况,并适时再作指导。

三、教学“日积月累”

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学过的三首描写春天景物的诗歌,学生齐背,教师适时引入《忆江南》一词的学习。

2.课件出示诗词及教材插图,提醒学生这是一首词,在形式上与诗歌不一样(字数不同)。引导学生自主朗读,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重点提醒“谙”字的读音,同时引导他们明确“谙”的意思(熟悉),另外还要注意最后一句问号的语气。

3.指名朗读诗歌,教师适时进行范读指导,注意指导学生朗读时语速略微慢一点,声音轻柔一点,同时在头脑中想象该词所描绘的画面。然后引导学生简单交流自己在朗读的过程中想象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早晨太阳的光芒洒满了江面,江边盛开的花红得似火……)。

4.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再读这首词,看看词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各自又有什么特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聚焦“日出、江边的红花、碧绿的江水”,同时引导他们试着用自己的话简述词意。教师结合画面进行词意补充;“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火红无比,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像湛蓝的蓝草。(有这样的美景)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注意体会江南春景的美好及该词作者对春天江南的喜爱、怀念之情。

6.尝试诗词背诵,指名背诵展示。学生齐背。

*

*

四、课堂小结

看来,不论是我们写作文,还是古人写诗词.在描写事物的时候都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只有这样,事物的形象和特点才能真实地展现在我们的脑海中。孩子们,希望在今后的作文学习中,我们不仅要掌握这样的方法-还要能够正确运用,这样,我们写出来的文章才是鲜活生动的。

第 二 单 元

本单元是“寓言故事”主题单元,借助几个经典的寓言故事阐述了几则深刻的道理。其中,《守株待兔》通过讲述古时候一个种田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心存侥幸的道理;《陶罐和铁罐》借助国王御厨里两个罐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同时还要懂得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道理;《狮子和鹿》通过叙写一只鹿从狮口逃生的故事,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忽略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还告诉我们,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下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池子与河流》以诗歌的独特形式将池子与河流两种不同的人生观点融人到人物的对话中,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的道理。与此同时,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板块的综合性学习,旨在培养学

*

*

生在单元学习的基础上敢于发表个性化见解的意识,同时能够在看图习作、单元学习巩固等过程中提升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5. 守株待兔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宋、耕、释、冀”4个生字,会写“守、株、待”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寓言。

3.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守株待兔”的意义,体会农夫的愚蠢,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心存侥幸的道理。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寓言。 教学难点:懂得寓言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关于文言文、寓言等方面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话题交流,引出故事

1. 谈话交流:孩子们,大家一定读过很多寓言故事吧?说一说,你们都知道哪些寓畜故事的名字,同时再简单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生交流(《叶公好龙》《掩耳盗铃》……),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简要说说故事内容,并让他们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同时引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两则新的寓言故事(板书课题:守株待兔)。

二、扫清障碍,感知故事

1.过渡:对于这则《守株待兔》,同学们也许早就熟悉故事内容,但是今天我们要学的故事却是以文言文形式呈现的,用字精简但意思却不容易懂,最重要的是读起来有此绕口,现在,听一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2.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朗读节奏(课件出示: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未/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

*

3.引导学生自主朗读故事,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时读准朗读节奏。 4.指名朗读课文,教师适时提醒学生读准生字“宋、耕、颈”二个字是后鼻音,特别是“颈”的后鼻音要发音到位。

5. 课件出示课后9个生字,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字形及结构特点,看看这些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教师适时重点提醒注意“守”下面“寸“的横域与上面“一”的横画大致等宽;“耕”左半部分三笔横画要写得略短且横画之间等距,右半部分“井”的两笔横画之间略宽一些;“颈”左半部分下面的“工”最后一笔横画变成提画;“释”左半部分不要写得过宽,应把位置留给右半部分,且右半部分上面“又”的横撇要注意避让左半部分。学生自主描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及时进行部分笔画的书写强调。

6. 再读课文,看看哪些字词自己还不理解,试着结合课文注释准确了解意思,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请教同学或者老师,同时说说对课题“守株待兔”的理解。

(1)学生尝试了解字义、词义,同时交流对课题“守株待兔”的理解,教师适时引导他们理解“守”指“守在”,“株”指“露在地面上的树的根和茎”“待”指“等到、得到”,课题的意思就是“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撞死在树桩上”。

(2)质疑探究:课文主要讲了谁的故事?故事的内容是什么?学生交流对故事人物、内容的感知,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白故事的主要人物(宋国的农夫),同时引导他们概述故事的主耍内容(主要写了古时候宋国的一个农夫,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农具,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而成为宋国的大笑话)。

三、精读故事,明理悟道

1.再读课文,看看这则寓富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事情发展的顺序),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试着从文中找出故事的起困、经过和结果。

2.探究故事的起因。

(1)引导学生说说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出示句子“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引导学生理解“者”(在这里没有实际意义)、“株”(露在地面上的树的根和茎)、“触”(碰撞、撞到)、“折颈”(折断脖子),明确兔“死”是因为“田中有株”,同时兔“死”也让农夫捡到了兔子,因而产生了“守株待兔”的想法(板书:见到兔子)。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