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4 6:35: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1章 项目与项目管理
质量的冲突,不同项目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期望的冲突,项目经理必须对这些冲突迅速做出反应。缺乏良好组织协调和沟通的项目管理根本不可能成功。
(5) 项目管理的集成性。项目的复杂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决定了项目管理中不能孤立地开展项目各个专项或专业的独立管理。项目的复杂性和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项目管理中的不同知识领域的活动相互关联和集成;项目工作和组织的日常工作相互关联和集成;项目管理活动和项目具体活动相互关联和集成;项目范围、时间、成本、质量、风险、采购等各个专项管理相互关联和集成等。
1.3.5 项目利益相关者
项目利益相关者就是积极参与项目,或其利益因项目的实施或完成受到积极或消极影响的个人和组织,他们会对项目的目标和结果施加影响。项目利益相关者在参与项目时的责任与权限变化较大,并且在项目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也会有所变化。然而,有时要准确地识别项目利益相关者也不大容易。例如,在千年虫软件更新项目中,管理者在项目实施很长时间之后才认识到法律部门是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结果必须在该项目要求说明书中添加许多内容,增加了大量文件任务。
项目利益相关者对于项目的影响有可能是积极的,也有可能是消极的。积极的利益相关者通常是从项目的成功结果中获得利益的人,而消极的利益相关者是从项目的实施中看到消极影响的人。例如,某社区发展一个工业项目,从中获益的社区企业家由于看到的是项目的成功实施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可能成为积极的利益相关者;相反,环保组织如果认为该项目损坏利益的话,就可能成为消极的利益相关者。
每个项目都包括的利益相关者有以下几种。 (1) 项目经理:负责管理项目的个人。
(2) 顾客/用户:使用项目产品的个人或组织。
(3) 项目实施组织:雇员最直接参与项目工作的单位。 (4) 项目管理团队:完成项目工作的集体。
(5) 项目团队成员:直接参与项目管理活动的团队成员。
(6) 赞助人/发起人(业主):为项目提供资金或实物财力资源的个人或团体。
(7) 其他:与项目产品的取得和使用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因其在顾客组织中或实施组织中的地位而能够对项目的进程施加积极或消极影响的个人或集体。
1.4 项目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1.4.1 项目管理的传统阶段
项目管理实践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大型项目: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古罗马的斗兽场;我国的都江堰,这些大型的项目往往需要几年、数十年以上的努力。更为极端的例子是我国的万里长城,其修建历经2000多年:从春秋战国、秦、汉一直到明代,不知动用了多少人力、物力。然而,它却不是一个成功的现代意义上的项目管理实践,因为它没有时间和
11
项目管理
费用的约束,仅仅是帝王意志的实现而已。帝王说行,项目就结束了。而如前所述,一个项目是必须受到时间、费用和质量的约束的。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古时候那些大型项目是如何进行管理的,完成后到底是如何遣散人员的,都值得历史学家考证。一些比较极端的个案是虐杀人员,如陵墓建设,项目完成之日便是建设者死亡之时,这与现代项目管理的理念,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
我国摆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才几十年,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也只经历了几百年,而在之前长达几千年的专制社会中,是不可能产生现代意义上的项目管理的。为什么?因为专制社会不是一个讲科学和民主的社会,也不是一个说理的社会,对事情成败的衡量标准是统治阶级的意志。而现代意义上的项目管理必须“以数据说话”。拿出实验数据来,正体现了现代社会的说理特征;不过,劳动人民的智慧多多少少也抵御着长期专制统治的影响,这恐怕就属于文化的魅力。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个案。
(1) 田忌赛马:战国时,大户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各出3匹,输一马付千金。如果一一对应,田忌的马不如齐威王的马,但是在比赛中,田忌以己之下马对齐威王之上马,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