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4/14 5:09: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件下基因表达的程度可能不同,因此数量性状普遍存在着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对于质量性状一般采用系谱和概率分析的方法,并进行卡方检验;而数量性状的研究则需要遗传学方法和生物统计方法的结合,一般要采用适当的遗传交配设计、合理的环境设计、适当的度量手段和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估算出遗传群体的均值、方差、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等遗传参数等加以研究。
3.基于对数量性状遗传本质的理解,叙述数量性状的多基因假说的主要内容。 答:在遗传机制方面,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基因与基因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数量基因的表达对环境条件的变化比较敏感,基因的作用与环境条件的影响混杂在一起。因此,数量性状的多基因假说的主要内容是: ?.数量性状受制于多对微效基因或称多基因的联合效应;
?.各对微效基因的效应相等而且是累加的,故又可称是累加基因;
?.各对基因对某一性状的效应微小,多基因不能予以个别的辨认,只能按性状的表现作为一个多基因体系进行研究;
?.微效基因之间无显隐性关系,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增效、小写字母表示减效作用;
?.微效基因对环境敏感,因而数量性状的表现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微效基因具有多效性,除对数量性状起微效多基因的作用外,对其它性状有时也可能产生一定的修饰作用;
?.微效基因和主效基因均处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具有分离、重组、连锁等性质。
4.什么是普通遗传率?他们在育种实践上有何指导意义?
答:遗传率是指基因型方差(VG)占表型总方差(Vp)的比值, 它是衡量基因型变异和表型总变异相对程度的遗传统计量。遗传率反映了通过表型值预测基因型值的可靠程度,表明了亲代变异传递到子代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作为考查亲代与子代相似程度的指标。由育种实践表明,根据遗传率的大小可以决定不同性状的选择时期和选择方法,这对于改进育种方法,避免育种工作的盲目性和提高育种效果是很有效的。一些遗传率较高的性状,可在杂种的早期世代进行选择,收效比较显著:而对于遗传率较低的性状,则需要在杂种后期世代进行选择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5.什么是基因的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及上位性效应?它们对数量性状遗传改良有何作用?
答:基因的加性效应(A):是指基因位点内等位基因的累加效应,是上下代遗传可以固定的分量,又称为\育种值\。
显性效应(D):是指基因位点内等位基因之间的互作效应,是可以遗传但不能固定的遗传因素,是产生杂种优势的主要部分。
上位性效应(I):是指不同基因位点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应。 (五)计算题:
1.如果有一个植株对4个显性基因是纯合的,另一植株对相应的4个隐性基因是纯合的,两植株杂交,问F2中基因型及表现型象父母本的各有多少?
答:假如4对显性基因为AABBCCDD,对应的4对隐性基因为aabbccdd,则F2中
基因型为AABBCCDD的比例也为(1/4)4=1/256,基因型为aabbccdd的比例也为(1/4)4=1/256,表现型为A_B_C_D_的比例为(3/4)4=81/256,表现型为aabbccdd的比例为(1/4)4=1/256。
2.假定有两对基因,每对各有两个等位基因Aa、Bb,以相加效应的方式决定植株的高度,纯合子AABB高50cm,纯合子aabb高30cm,问:1)这两个纯合子之间杂交,F1高度如何?2)在F1×F1杂交后,F2中什么样的基因型表现为40cm高度?
答:1)A、B的作用分别为50/4=12.5cm,a、b的作用分别为30/4=7.5cm,所以两个纯合子杂交,F1的基因型为AaBb,其高度为12.5×2+7.5×2=40cm。
2)F1×F1杂交后,F2中具有2个显性基因、2个隐性基因的植株表现为40cm高度,即基因型为AaBb、AAbb、aaBB的植株表现为4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