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5 3:30: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生理学习题册答案大全
第一章 绪论
名词解释:
1.兴奋性:兴奋性是指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刺激时发生兴奋反应(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
2.刺激:能为人体感受并引起组织细胞、器官和机体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变化统称为刺激。 3.内环境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机体的相对稳
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稳态。
4.自身调节: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调节情况下,自身对刺
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
5.反应:反应指有机体受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
6.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7.负反馈:使生态系统达到或保持平衡或稳态,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
变化。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在负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平时处于稳定状态。8.正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息,其方向与控制信息一致,可以促
进或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生理中,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
9.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机体机能活动的控制、协调和统一。
10.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如激素、
代谢产物等),经体液(血液、组织液等)运输。达到全身的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
简答题
1、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可从几个水平研究?
答案:研究方法:研究水平:整体 、器官、 细胞和分子
2、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生殖。
3、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哪些?它们是如何调节?
答案:(1)神经调节:基本方式是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大类。在人体机
能活动中,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神经调节比较迅速、精确、短暂。(2)体液调节: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体液调节相对缓慢、持久而弥散。(3)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自身调节的幅度和范围都较小。
相互关系: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相互配合,可使生理功能活动更趋完善。
4、反应、反射和反馈有何区别?
5、何谓内环境和稳态,有何重要生理意义?
答案:人体细胞大都不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而是浸浴在细胞外液(血液、淋巴、组织液)
之中。因此,细胞外液成为细胞生存的体内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需要内环境理化因素的相对恒定,使其经常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种状态称为稳态或自稳态。意义:机体的内环境及其稳态在保证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名词解释:
1.主动转运:一种需要能量与载体蛋白的逆浓度梯度的分子穿膜运动。如肠黏膜细胞从糖
浓度低的肠腔摄取葡萄糖的过程。
2.被动转运:离子或小分子在浓度差或电位差的驱动下顺电化学梯度的穿膜运动。 3.兴奋性:兴奋性是指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刺激时发生兴奋反应(动作电位)的能力或
特性(重复)。
4.去极化:是指跨膜电位处于较原来的参照状态下的跨膜电位更正(膜电位的绝对值较低)
的状态。
5.钠钾泵:也称钠钾-ATP酶,是一种位于细胞膜上的酶,钠钾泵可以将对细胞内相对高浓
度的钾离子送进细胞,并将相对低浓度的钠离子送出细胞。
6.绝对不应期:在兴奋发生的当时以及兴奋后的最初一段时间,无论施加多强的刺激也不
能使细胞再次兴奋,这段时间称为绝对不应期。
7.阈电位:当膜电位去极化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就出现膜上的Na﹢大量开放,Na﹢大量
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的这个临界值称为阈电位。
8.跨膜信号转导:不同形式的外界信号作用于细胞膜表面,外界信号通过引起膜结构中某
种特殊蛋白质分子的变构作用,以新的信号传到膜内,再引发被作用的细胞相应的功能改变。这个过程就叫跨膜信号转导。包括细胞出现电反应或其他功能改变的过程。
9.阈值:阈值又叫临界值,是指一个效应能够产生的最低值或最高值。
10.超射:超射指在去级相中,由于Na+的内流膜内的负电位降低并超过零电位而形成膜
内的正电位,这一现象称为超射。
11.阈刺激:在刺激延续时间和对时间变化率保持中等数值下,引起组织产生动作电位的
最小刺激强度,为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12.兴奋收缩耦联:兴奋-收缩耦联是指肌纤维的兴奋和收缩的中介过程。其包括三个步骤: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导到肌细胞深处;肌质网对钙离子的释放和再摄取;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13.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
14.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
电位变化过程。
15.受体:能与细胞外专一信号分子(配体)结合引起细胞反应的蛋白质。分为细胞表面
受体和细胞内受体。
16.易化扩散:易化扩散又称协助扩散。是指非脂溶性物质或亲水性物质, 如氨基酸、糖
和金属离子等借助细胞膜上的膜蛋白的帮助顺浓度梯度或顺电化学浓度梯度, 不消耗ATP进入膜内的一种运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