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土中的应力计算汇总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9 21:56: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三章 地基中的应力计算

§3-1 概 述

一、土体应力计算的目的:

1、用于计算土体的变形,如建筑物的沉降; 2、用于验算土体的稳定,如边坡的稳定性。 二、相关的概念

1、支撑建筑物荷载的土层称为地基。

2、建筑物的下部通常要埋在地下一定的厚度,使之坐落在较好的地层上。由天然土层直接支撑建筑物的称为天然地基

3、软弱地基其承载力和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经加固后支撑建筑物的称为人工地基。 4、而与地基相接触的建筑物底部称为基础。 5、与建筑物基础底面直接接触的土层称为持力层。 6、将持力层下面的土层称为下卧层。

7、分类:(1)土体的应力按引起的原因分为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 自重应力——在未建造基础前,由土体自身的有效重量所产生的应力。

附加应力——由于建筑物荷载在地基内部引起的引力。由外荷(静的或动的)引起的土中应力。 (2)按土体中土骨架和土中孔隙(水、气)的应力承担作用原理或应力传递方式可分为有效应力和孔隙应(压)力。

有效应力——由土骨架传递(或承担)的应力。

孔隙应力——由土中孔隙流体水和气体传递(或承担)的应力。孔隙应力分为:静孔隙应力和超静孔隙应力。

对于饱和土体由于孔隙应力是通过土中孔隙水来传递的,因而它不会使土体产生变形,土体的强度也不会改变。

由于土层有其特殊的性质,作为地基的土层在上部荷载作用下将产生应力和变形。从而给建筑物带来一系列工程问题,最主要的是地基的稳定问题和变形问题。如果地基内部产生的应力在途的强度所允许的范围内时,土体是稳定的;反之,如果地基内部某一区域中的应力超过了土的强度,那么,哪里的土体将发生破坏,并可能会引起整个地基产生滑动而失去稳定,从而导致建筑物倾倒。如果地基土的变形量超过了允许值,即使土体尚未破坏,

也会造成建筑物毁坏或失去使用价值。因此,为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设计时必须对地基进行强度和稳定性分析并计算基础的沉降量。为此,就要研究在各种荷载作用下地基内部的应力分布规律。

自然界的土层,一般从形成至今已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在自重应力作用下早已压缩稳定。因此,自重应力不会引起建筑物的地基沉降,但是对于新沉积或近期人工堆积的土层,应考虑在自重应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

附加应力是地基产生变形和失去稳定性的主要原因,其应力的大小除了与计算点的位置有关,还决定于基底压力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由于土体与连续介质具有不同的特点,具有分层性。所以作为地基的土层是单索性弹塑性体和各向异性体,要对其进行精确的应力分析。目前还无简单成熟的计算方法,因此,在计算土中的应力分布时,通常不考虑土的分层,假定地基为均匀连续的各向同性体的半无限直线变形体,这样就可采用弹性理论来计算土中的应力。大量的实践表明:当地基上作用的荷载不太大,土中的塑性变形还很小或没有时,荷载与

第 1 页 共 14 页

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变形之间近似成直线关系,用弹性理论计算的应力值与实例土中应力相差不大,在工程上还是允许的。

所以本章将以弹性理论为基础的应力分析法,首先介绍自重应力的计算,接着讨论基底压力压力的分布规律及其计算方法,然后分别介绍在各种荷载作用下附加应力的计算。

§3-2 地基中的自重应力

1、自重应力的计算

假定:地基为半无限弹性体,即天然土体在水平方向及地面以下都是无限的。 根据以上的假定,土体在自重作用下既不能由侧向变形,也不能有剪切变形,只能产生垂直变形。因此,其内部任一点与地面平行和垂直的平面上,仅作用着竖向应力?cz和水平应力?cx、?cy。而剪应力??0。

如图:设地基中某单元体离地面的距离为Z,土的容重为?,则该单元体上竖向自重应力?cz等于单位面积上的土柱有效重量,

即?cz???Z

Z地面σszσsx?cx??cy??xy??y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