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4 3:57: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2010级课程论文
苏州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 苏州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现今的苏州已经成为“城中有园”、“园中有城”的,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古韵今风、和谐发展的国际化大都市。
2.需求因素
根据苏州人口数量、人均收入、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得出苏州总需求量是增长的,但由苏州的需求结构不甚合理,所以需要改变。消费观念较为保守,需要转变,以促进消费水平,优化产业结构。
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费率偏低。通常,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关系大致是后者是前者的75%。而苏州1998年约为35.9%,随后几年连续下降,与常规形成了相当悬殊的差距。
苏州消费率偏低,约为30%,而我国平均约为50%,服务业发达国家则在75%以上。
因此,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率的偏低影响了本地消费市场,经济增长未能与本地消费市场形成互动关系,服务业的发展受到了市场需求不足的约束。
3.人口因素
苏州近年来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出生人口素质稳步提高。2012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1096所(含幼儿园),在校学生125.28万人,毕业生30.78万人,教职工总数9.72万人,其中专任教师7.95万人。在苏州的普通高等院校20所,独立学院4所。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18.77万人,毕业生4.10万人。
基础教育较好,但高等教育发展程度一般。就业总量稳步增长,全年引进大专以上各类人才14.2万人。年末全市各类人才总量178.37万人,其中留学回国人员1.38万人,高层次人才11.4万人,高技能人才达到38万人。
4.地域因素
苏州紧邻上海,开放的市场环境使苏州在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都受到上海
6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2010级课程论文
的辐射带动。同时,苏州也承担由区域经济分工所带来的与上海重点发展服务业形成的错位与互补。
因此,在苏州的产业发展过程中,各种方针、政策都更多地倾向于发展第二产业,淡化了服务业的发展,使得对服务业的投入相对不足[7]。近五年,苏州市服务业累计资金投入量仅约为第二产业的一半,从而使到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二产业的发展显得相对缓慢。
(二)苏州市产业结构形成的其他因素
1.技术因素
苏州拥有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和中科院苏州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园区生物纳米园是首个省级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达到14万件和9.8万件,分别比上年增长37%和27.2%,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一位。
但应清醒的认识到,影响苏州创新能力提升的因素是存在的,如企业创新能力薄弱,科技资源匮乏,科技服务滞后,科技领军人才稀缺和缺少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科技进步作为产业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苏州在这方面应有待加强。
2.资金因素
苏州的资金供应的依然非常充裕,资金在不同产业部门的投向偏好,优化产业结构的影响依然存在。
积极推进高端引资,鼓励企业增资扩股,推动利用外资稳量提质。2012全年实际利用外资91.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服务业利用外资30.24亿美元,增长3.1%,占实际利用外资比重达33%。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项目利用外资35.14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达38.3%。
3.政策因素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了创新要素的跨国、跨区域流动和整合,创
7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2010级课程论文
新资源已经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国际产业转移由制造环节向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地区总部等产业链高端延伸[8]。国家创新战略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国家的中长期科技规划及一系列配套政策,科技重大计划,重大专项,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和项目支撑。
苏州政府在体制改革,招商引资等方面工作都卓有成效,而且政府认识到苏州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政治方面对产业结构优化是强有力的推手,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4.能源供应
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这个难题制约着苏州未来发展。苏州能源综合利用率仅为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60%的水平。万元GDP能耗0.906吨标煤,大致相当于日本的6倍、美国的2.3倍[9]。
生态承载力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需求不相适应,苏州要想保持持续高速发展的势头,必须重视资源环境问题。
苏州目前能源储备少,抗干扰能力不强。苏州在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三大行业的能耗占到苏州全部综合能耗量的67.76%。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煤炭消费比例都低于45%,相比之下,苏州煤炭消费比重下降的空间很大[10]。
苏州要改变当前的能源状况,可以抓住三峡电站、连云港田湾核电站、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国家重点能源项目建成投产的机遇,调入电力、天然气来逐步替代原煤的购入,增加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电力、天然气等优质能源的利用比重,苏州的能源问题是可以逐步解决的。
三、苏州市产业结构优化对策
根据文中提到的苏州产业结构,第二产业结构比重大,但处于产业链低端;第三产业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的问题,提出了以下意见: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
8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2010级课程论文
从规模型向效益型的转变。促进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政府调控,加强政府服务,营造优越发展环境,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政府的工作对产业结构转化起到了积极引导且至关重要的作用。
表2 苏州各产业产值占地区总值的百分比
年份
第一产业百分比/%
第二产业百分比/%
第三产业百分比/%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15.2 11.3 9.5 9.5 8.9 8.8 7.8 7.0 6.5 5.9 5.2 4.4 2.7 2.2 2.2 2.1 2.0 1.8 1.8 1.7 1.7 1.6
62.6 64.2 63.9 61.4 60.2 56.7 56.2 56.2 56.2 56.5 56.8 58.2 63.2 65.7 64.8 64.3 62.1 60.2 58.8 56.9 55.6 53.7
22.2 24.5 26.6 29.1 30.9 34.5 36.0 36.8 37.3 37.6 38.0 37.4 34.1 32.1 33.0 33.6 35.9 38.0 39.4 41.4 42.7 43.8
数据来源:2012苏州市统计年鉴,2012苏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9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2010级课程论文
科学发展观强调第一要义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1]
必须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以科学发展观引导经济社会发展,转变经济增
长方式,努力加快发展,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11]。
70.060.050.040.030.020.010.00.01985199019952000200520102015
数据来源:2012苏州市统计年鉴
图2 苏州市地区各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苏州市各产值百分数表第一产业百分比/%第二产业百分比/%第三产业百分比/%(一)第一产业要调优种养业
苏州市要以特优、高效、生态农业为主要方向,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形成优质粮油、园艺作物、生态林地、特色水产等农业主导产业。加快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不断提高农业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推进以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12]。
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建设新农村的资金投入。
(二)第二产业结构升级,注意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制造业资本的流动,劳动就业市场存在的压力,必然会使制造业处于领先发展的[13]。苏州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区位条件,优先发展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