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1切眼掘进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21:21: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矿调度室立即通知井下各工作地点的瓦检员进行撤人,把人员全部撤到地面,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3)矿调度室及时通知救护队下井及相关矿级领导,进行侦察抢险救灾。

4)监控中心要加强井下瓦斯监测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调度室。

5)其它严格按本矿井灾害预防应急预案进行事故应急处理。 6、煤与瓦斯突出预兆 1)有声征兆

①煤壁发生震动或冲击,并伴有声响;

②煤层变形发出劈裂声、鞭炮声、机枪声、炮击声或远处雷鸣声,声音一般由远到近,由大到小,先单响,后连响,最后一声巨响,接着便发生突出;

③顶板来压,出现裂缝、发生断裂声,支架被压断,发出折断声。 2)无声征兆

①紧接着声响工作面压力增大,煤壁塌落,片帮掉渣,煤被挤出、喷出、弹出,局部隆起,顶板下沉,底板鼓起,打眼顶钎、夹钎、喷孔,装药顶炮;

②煤质变软,有时软硬相间,疏松易碎,层理紊乱,光泽暗淡; ③地压活动激烈,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或忽大忽小或呈喷出状,温度下降,空气变冷,煤壁发凉;

④人在工作面感到头昏发冷。 7、撤人路线按照本巷避灾路线进行

所有下井人员必须携带自救器,并正确使用。班前会跟班队长必须核实出勤人数并报矿调度室。所有人员入井、升井必须在井口签字。进

- 20 -

入新工作面地点之前,必须熟悉该工作面的通风系统及避灾路线。

工作面遇火灾事故时,要立即组织人员向进风流方向巷道撤退,迅速撤出事故地点并及时向调度室汇报。

工作面遇瓦斯、煤尘、有毒有害气体时,要立即组织人员向进风流方向巷道撤退,迅速撤出事故地点并及时向调度室汇报。

工作面遇水灾事故时,要立即组织人员向巷道高处方向撤退,迅速撤出事故地点并及时向调度室汇报。

遇水灾及遇煤与瓦斯、火灾等事故时的撤人路线及要求: 水灾路线:1151切眼掘进工作面→1151回风巷→112回风联络巷→112材料石门→副斜井→地面。

火灾、瓦斯事故路线:1151切眼掘进工作面→1151回风巷→112回风联络巷→112材料石门→副斜井→地面。

要求:最先发现灾情的人员,立即将工作面所有人员按避灾路线撤出,并向矿调及时汇报灾情,矿调随即通知有关领导及部门组织抢险、救灾。确保灾情减少到最小程度。

1)爆炸事故发生的措施:

(1)一旦井下发生局部瓦斯和煤尘爆炸,人员不准乱跑,先戴好自救器,由带班干部或班组长把人员带到相对安全地点,用电话与调度联系,等待命令。

(2)一旦人员无法撤出,所有人员要背向爆炸冲击波传播方向,并向下趴在巷道底板上,迅速戴好自救器;待爆轰波过后,尽快撤离灾区,到达安全地点等待救援。

2)顶板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1)经常检查巷内的支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能立即处理,必须将人员撤至安全地点,汇报项目部调度,设立警示牌板或栅栏,严

- 21 -

禁人员入内。

(2)巷道内一旦跨顶出路被堵,未堵人员要及时向矿调度汇报,汇报内容包括跨顶范围、被堵人数和位置,并积极进行抢救。

(3)在进行抢救时,首先要观察灾情,然后安排有经验的老工人监视顶板变化情况,避免抢救人员受伤;抢救时,必须由外向里进行,并支设临时支护。

3)透水预兆:掘进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发生雾气、水叫、淋水大增、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发生涌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异状时,必须停止工作,报调度室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如果情况危急,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掘进时,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4)顶板来压预兆:托板变形;顶板有“闷炮”声,巷道掉渣片邦;顶板破碎;支架断梁折腿、支架变形;顶板下沉离层有裂缝;打眼时卡钎。

遇到上述情况时,工作面必须停止工作,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架,若遇到危急情况必须及时撤离危险区。

附图:

1、1151切眼掘进工作面通风系统示意图 2、1151切眼掘进工作面监测传感器布置图 3、1151切眼掘进工作面压风自救、隔爆水袋布置图 4、1151切眼掘进工作面爆破警戒布置图

5、1151切眼掘进工作面防治煤与瓦斯突出避灾线路图

- 22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