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5:04: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国以机会。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廉颇得悉以后,深为蔺相如为了国家而忍辱负重的精神所感动,于是负荆请罪,最后廉蔺交欢,将相和睦。
读这个历史故事,我们首先要根据廉蔺二人的言行举止对他们做出客观的评判。蔺相如在受到人身攻击时能以大局为重,表现了一位政治家的非凡风度和宽广胸怀;廉颇起初为名利所惑,显出他嫉妒的小心眼,但他后来知错能改,负荆请罪,也确实难能可贵。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联系实际对着两位言行举止做更深的思考,我们在国家和个人、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出现矛盾的时候,是否需要蔺相如那种“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精神呢?当我们发现自己犯了错误的时候,是否也需要廉颇那种知错能改,负荆请罪的精神呢?毫无疑问,这两位历史人物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这样鉴赏历史故事才会有意义,不然“以史为鉴”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当然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鉴赏故事曲折生动的情节,感受故事的艺术魅力和作者超凡的艺术表现才能。
07任务小组学习
一、作品题(共 1 道试题,共 100 分。)
1. 由学生讨论后形成个人学习总结(1000字以上)。
08任务学习记录
一、作品题(共 1 道试题,共 100 分。)
1. 由所在电大的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给出相应的分数。
中高年级作文教学之我见
—浅试作文教学寓于阅读教学中
语文教学法告诉我们:作文教学是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
训练实质上是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这是作文教学的基本特点。而阅读教学是语言文字理解能力的训练,主要是书面语言的理解。从侧重点来看,阅读教学重在理解解能力的培养。怎样将理解与认识,表达有机结合,提高作文教学的水平呢?下面是自己的几点作法和体会。
一、注重中年级“习作例文”教学。因为“习作例文”担负着指导阅读和写作的双
重任务。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弄懂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的写作方法,以便学生仿写。比如:四上语文《海滨小城》就是习作例文,就担负着学文写段的任务。学生一方面要了解海滨小城的美景以及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写作方法:如何观察,如何安排写作顺序,如何分段,抓住景物的哪些突出特点,如何准确、生动、形象地描述等。学习课文后,指导学生观察,要求学生把住景物的重点,抓住它的特点,有顺序地观察。之后,学生议一议,说一说,再写下来。这样,既理解了课文,又练习了表达,同时,认识水平得到提高。由此,对于语文教学,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二、高年级要注重读写结合,多多练习。高年级作文训练是以篇的训练为重点。对
于每个单元要作的大作文,至关重要。但是,围绕单元重点训练项目,继续抓好分段训练的小作文千万不容忽视。例如:教学古诗《暮江吟》,我启发学生弄懂了诗句意思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之后,有意让学生将古诗改写成写景的记叙文,这样,学生巩固了学生的知识,认识能力得以增强。同时,表达能力有所提高。教学每一课,我都参照本课的写作特点,结合单元重点作文训练项目,让学生写上几句话,一段话或几段话。又如:教学《田忌赛马》一课,学生了解了田忌和孙膑对话的原因,分析了各自的性格特点。我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回顾日常生活、学习中接触到的一些人,与之对话,“把对话写下来,着重写出对话时,各自的神情、动作等,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样为今后的作文准备了素材。其中有一个学生写了这样一段话”。
今天吃中饭时,我嘻嘻地问爸爸:“爸,您说说世界上什么最高?”
爸爸满不在乎地对我说:“真笨!连个简单的问题还要问我,真是没出息。”边说
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翘一翘的。
我鼓起嘴巴,央求说:“既然您知道,就告诉我吧!”
爸爸清了清嗓子,说:“当然要数天最高!”说完,满脸笑容,看得出爸爸正沾沾
自喜呢。
我捧腹大笑,家里吃饭的人也跟着笑起来。
我一溜烟地跑到门口,大声喊:“世界上要数人心最高。爸爸真笨!” 可见,让学生后多练笔,有益于学生写作水平提高。
总之,作文教学寓于阅读教学之中,符合儿童的认识发展规律,益于开发智力。我
将进一步尝试、探索。
活学活教、省时高效
——《草原》教学过程例析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告诉我们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根据以上精神,我在教学《草原》时分为四板块,以体现语文阅读教学的活学活教,省时高效的特点。 第一板块:通读,整体感知课文 1、谈话激情,导入课文。 2、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让学生自己读,读单元提示,明确本课教材在单元中的位置。再通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写草原的什么,请同学们以“课文主要写了草原——”为题说说主要内容,要求大家认真全面的读课文,尽量搜索能概括的词和句,让学生先进行充分的读书活动,五分钟后开始发言。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用“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的问题,从课文中提出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教学信息的反馈,以便教师及时地掌握学生的读书情况,既达到了整体感知课文的目的,又激发了学生深层次赏读课文的兴趣。]
第二板块:品读,整体赏析课文。
1、教师:《草原》是一篇优美的写景课文,它词语丰富明丽,语句活泼,正是这种生活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这样的语言值得我们品析。 2、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对课文的语言进行赏析,每位同学用“_____写(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赞美)了_____”的句式说一两句话。同时穿插理解新词。 3、学生读课文,进行圈点勾画并准备发言。
教师从以下几方面引导:⑴品析词句。如“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襟飘带舞”“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些词句体现了草原的自然美和
民族风情。⑵品析多种修辞手法寄寓的含义。比喻“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拟人“连骏马和大牛都呆立着不动,好像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些修辞有的是写出了草原的美,有的是表达了作者了喜爱之情。
[这个环节使用了一个开放性的话题,这一话题有一定难度,教师及时从中加以点拨,以说代讲,以这个话题辐射全文进行学习,既突破重点和难点,又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以说代讲,既避免了“满堂问”的现象,又使教学产生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第三板块:美读、美词美句识记。
1、这篇文章精妙的词语,精美的句子比比皆是,值得我们学习。 2、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品析以及自己的认识,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最美的语句,把自己的感情融于朗读之中,然后记忆,看谁记得多,记得快。
根据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现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
点,语文教师应打破“听、说、读、写”的单调面孔,让“乱涂乱画”、“胡吆乱唱”、“胡编乱演”进入我们的阅读课堂,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片断1 画——“爬山虎的脚”
师:我们自由朗读了课文的三、四、五自然段,看谁对爬山虎的脚了解
最多,把你们知道的用笔画出来,想怎样画就怎样画。
(小组合作画好后,让最快的进行板书,后全班交流、评议、修改) 生A:我认为他画的爬山虎触到墙后的脚画得好,因为此时它的细丝弯
曲了,而且细丝的头上长出了小圆片,只有这样爬山虎的脚才能像小手掌一样巴住墙。
师:你真不错,评价别人应发现别人的优点。(板书:巴)
生B:我也认为他画得好,刚长出来的脚是很细小的,像蜗牛的触角一
样。
师:你读书真会感悟,大家把这句话读一读,看能不能读出它的柔嫩和
细小。
(生自由读,后互读,点名读,评读、练读)
师:我觉得这些小脚太让人怜爱了,继续评一评这一幅画,当然也可以
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
生A:我觉得他画得有点不太好,虽说他把细丝画弯曲了,但它总要长
大一些吧,应把弯曲的细丝画得粗壮些更好,不然哪有力气拉那嫩茎呀。(师板
书:拉)
生B:我也同意这一点,课文中说“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
图画上蛟龙的爪子。”龙爪子可是很有力量的哟。
师:那你们其中一位来修改修改。(生改后)全班同学把这句话读一读,
要读得有力量些。
生D:我觉得细丝弯曲后,也不能比弯曲前画得太长,虽说它长大了,
可弯曲了看起来要短些吧,这样才能使嫩茎“贴”在墙上。
师:你理解得有道理。(师板书:贴)
生E:我要给他改两处,一是再画一只脚 二是涂上颜色。爬山虎的脚没
有触着墙时是嫩红的,刚触到墙的哪会儿样子变了可颜色还是红的,因为课文中说“逐渐”变成灰色的,所以我要画上一只脚再涂上颜色。(生后上台修改)。
师:看样子同学们对课文理解较好,那就互相说一说,爬山虎的脚是怎
样爬的。
(互相说后,点同学分别说说)
师:我说作者观察仔细,描写具体,同学们观察得更仔细,读得更细心,
想得更深入。
通过这样一画,解决了这节课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既让学生理解了
“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和它是怎样爬的”,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如对“触、巴、拉、贴”等词和比喻句的恰当、生动的运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变抽象的植物生长知识为直观形象的观察,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感悟,这样把逐句逐断的读、讲、练融汇贯通,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片断2 唱——“鸟的天堂”
(学生已经了解到“鸟的天堂”里树大而茂盛,鸟多而快乐。) 师:你学了《鸟的天堂》后想做些什么? 生A:我想当一次导游…… 生B:我想画一幅画……
生C:老师我最喜欢著名歌唱家腾格尔的“天堂”,我想自编一首歌曲: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河水,茂盛的榕树,快乐的小鸟,这里是鸟的家,鸟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