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讲义 (2)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4 9:17: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陶渊明的田园诗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流派。他能够在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中显示出一种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善于从平凡的景物和日常的生活里捕捉住最具特征的事物加以描绘,并把它和自己的思想情绪结合起来,使自然景物染上浓重的感情色彩,达到浑融深厚的艺术境界。

二、咏怀诗(咏史诗)

《饮酒》组诗是陶渊明归隐之后借饮酒来抒写自己情怀,咏怀寄慨之作。萧统说:“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也。”

先看《饮酒》诗第五首: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杂诗》共有十二首,也非一时之作,主要写抒发生命短促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如第一首: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咏荆轲》和《读山海经》组诗十三首为咏史诗,这是鲁迅先生特别推崇的所谓“金刚怒目式”的诗。如“精卫衔微木”一首: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三、陶诗的艺术

第一,陶诗的最大特点是自然平淡,语言质朴,含义深远。平淡自然,不仅是陶渊明的人生旨趣,也是其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

第二,陶诗把景、情、理三者巧妙结合,达到浑融浓厚的艺术境界的特点。

必读篇目:《归园田居》、《和郭主簿》、《饮酒》、《杂诗》、《咏荆轲》、《读山海经》。

第三节 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

散文

陶渊明的散文名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五柳先生传》以正史纪传体的形式为自己立传,可以说是他的自画像: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酣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五柳先生成为寄托中国古代士大夫理想的人物形象。 辞赋

陶渊明的赋名篇有《归去来兮辞》、《闲情赋》、《感士不遇赋》等。

《归去来兮辞》是作者辞去彭泽令后初归家时所作。文章感情真挚,语言朴素,不假矫饰,而且音节谐美。

参考书目:

《陶渊明集校笺》,晋·陶潜 著 龚斌 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从孔融到陶渊明—汉末三国两晋文学史论衡》,顾农 著,凤凰出版社,2013年版。 必读篇目:《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

第四章 南北朝乐府民歌 第一节 南朝乐府民歌

吴歌

吴歌产生的地点在长江下游,以当时的首都建业为中心。吴歌产生的时代以东晋和宋居多。吴歌原来是徒歌,采入乐府以后才配乐演唱。

吴歌的特色是艳丽柔弱,多是表现羞涩缠绵的情歌。以《子夜》、《读曲》数量最多。

《子夜歌》共四十二首,相传最初是由东晋女子名叫子夜的所作。比如其中有这样一首:

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闻欢唤声,虚应空中诺。

还有一首是这样写的:

侬作北辰星,千年无转移,欢行白日心,朝东暮还西。

吴歌里又有《子夜四时歌》七十五首,其中可能有文人的拟作。 《子夜春歌》:

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黄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

《子夜秋歌》: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飏。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读曲》今存八十九首。其中有一首是这样的:

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愿得连冥不复曙,一年都一晓。

西曲

西曲产生的地点,是长江中游和汉水两岸的城市,以江陵为中心;西曲的唱法和吴歌不同;西曲的时代比吴歌稍晚,以齐、梁居多。

西曲多写水边旅人、思妇的别情,表现船户、贾客生活的尤其多,风格比吴歌直率、开阔。如《那呵滩》:

闻欢下扬州,相送江津湾。愿得篙橹折,交郎到头还。

下面是男子的回答:

篙折当更觅,橹折当更安。各自是官人,那得到头还!

再如《拔蒲》:

朝发桂兰渚,昼息桑榆下。与君同拔蒲,竟日不盈把。

《西洲曲》

长篇抒情诗《西洲曲》,属于“杂曲歌辞”。在南朝乐府民歌中,这是一首艺术形式最为成熟的作品。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

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该诗的特点:

一是作者善于以情为中心来展开全部的描写,诗中对人的外形描写极简练,重点在女主人公思想感情的抒发。

二是还善于从动态中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情的思念推动着她不停的动作。

三是诗中多用谐音双关语、重字等写法,形成反复回环,有余不尽的情韵。修辞学上的“顶真(针)”手法的运用,显得音韵流美。

南朝乐府民歌的特点,从表现内容看,主要反映男女真挚热烈的爱情;从形式上看,主要是五言四句,它的出现为绝句奠定了基础;从表现方法看,大量用双关语,是南朝乐府民歌的显著特点。 必读篇目:《子夜歌》、《子夜四时歌》、《西洲曲》。

第二节 北朝乐府民歌

北朝民歌主要见于《乐府诗集》的《梁鼓角横吹曲》,除此之外,在《杂曲歌辞》、《杂歌谣辞》里也有一小部分,一共约六十多首。

这些歌辞的作者出自北方不同的民族,以鲜卑族民歌居多,其中也有汉人的作品。所以北朝民歌是北方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硕果。《折杨柳歌》:

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 一、反映战争的民歌 《企喻歌》:

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尸丧狭谷口,白骨无人收。

《隔谷歌》:

兄在城中弟在外,弓无弦,箭无括。食粮乏尽若为活?救我来!救我来!

这种惨象和沉痛的呼救声,也是历来战争中所罕有的。

二、反映人民疾苦的民歌

北朝民歌中出现了不少反映流亡生活的怀土思乡之作,而且都流露出一种绝望的悲哀和愤激,如《紫骝马歌》:

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

又如《琅琊王歌》:

琅琊复琅琊,琅琊大道王。鹿鸣思长草,愁人思故乡。 写得最悲壮动人的是《陇头歌》三首: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朝发欣城,暮宿陇头。寒不能语,舌卷入喉。 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三、反映北方各民族尚武精神的民歌

北方诸民族向以能骑善射、好勇尚武著称,这种民族特性在北朝民歌中也有很突出的表现。如《企喻歌》: 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

如《琅琊王歌》:

新买五尺刀,悬著中梁柱。一日三摩娑,剧于十五女。

又如《折杨柳歌》: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足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

王士祯《香祖笔记》评前一首云:“是快语。语有令人‘骨腾肉飞’者,此类是也。”的确,这种快语是得未曾有的。

四、反映爱情生活的民歌

北朝的情歌也有它自己的特色:心直口直,有啥说啥,毫不遮掩,毫不扭捏。南歌说:

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 北歌却说:

女儿自言好,故入郎君怀。 如《捉搦歌》:

天生男女共一处,愿得两个成翁妪。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