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学 模拟试题及答案(二套)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4:41: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供水 700

基本生产成本 4500 制造费用 4150 管理费用 30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5450

——供水 4750 2.结转成本差异。 借:管理费用 1828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1204

——供水 624 (三)低值易耗品核算

1.借: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 3700 贷:低值易耗品——在库低值易耗品 3700 2.借:制造费用(3700×50%) 1850

贷: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1850 3.借:原材料 100 制造费用(450-100) 350

贷: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900×50%) 450 4.借: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900 贷: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 900 5.借:制造费用[3700×(-2%)] 74 贷:材料成本差异 74

(四)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分析(分项目分析) 1.直接材料费用分析。

原材料费用实际脱离计划差异=378-375=+3(元) 其耗料数量和材料价格差异如表6所示。 表6

项目 材料消耗量(千克) 材料单价(元) 直接材料费用(元) 计划 实际 差异 因素分析(采用差额计算法):

材料消耗数量变动影响=(18-15)×25=75(元)

材料价格变动影响=(21?25)×18= ?72(元)两因素影响合计 +3(元)

15 18 +3 25 21 -4 375 378 +3 2.直接人工费用分析。

直接人工费用实际脱离计划差异=210-160=+50(元) 其耗用工时数量和每小时直接人工费用差异如表7所示。 表7

项目 工时消耗量(小时) 每小时直接人工费用(元) 直接人工费用(元) 计划 实际 差异 因素分析(采用差额计算法):

工时消耗数量变动影响=(35-40)×4= -20元

每小时直接人工费用变动影响=(6?4)×35=+70元两因素影响合计 +50元

40 35 -5 4 6 +2 160 210 +50 简要评价:A产品直接材料费用实际比计划超支3元,通过因素分析发现直接材料费用超支主要由于直接材料消耗量的升高,而材料价格却降低了。材料价格变动多属外界因素,进一步分析应结合有关情况,重点分析直接材料消耗数量变动的原因。A产品工资费用实际比计划超支50元,通过因素分析发现直接人工费用的超支主要是由于每小时直接人工费用的升高,而单位产品的工时消耗节约了。如果计划正确,工时消耗节约应予肯定。工时消耗的节约可能是由于改进了生产技术或工人提高了劳动的熟练程度,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的结果;每小时直接人工费用的升高,是由于这一因素变动受计时工资总额和生产工时总数两个因素的变动影响,因而应结合生产技术、工艺和劳动组织等多方面情况,查明因素变动的具体原因,从而做出确切评价。

七、简答题

1.必须正确划分以下五个方面的费用界限。

(1)正确划分是否应计入产品成本、期间费用的界限。防止乱挤成本或少计成本的错误做法。 (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防止混淆产品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借以调节各月产品成本和各月损益的错误做法。

(3)正确划分各月的费用界限。防止利用待摊和预提的办法,人为调节各月成本、各月损益的错误做法。

(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防止在盈利产品与亏损产品之间、可比产品与不可比产品之间任意转移生产费用,借以掩盖成本超支或以盈补亏的错误做法。

(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防止任意提高或降低月末在产品成本,人为调节完工产品成本的错误做法。

2.定额法是将产品成本的计划工作、核算工作和分析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事前、事中、事后反映和监督融为一体的一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

(1)将事前制定的产品消耗定额、费用定额和定额成本作为降低成本的目标。

(2)在生产费用发生的当时,就将符合定额的费用和发生的差异分别核算,以加强对成本差异的日常核算、分析和控制。

(3)月末,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加减各种成本差异,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为成本的定期考核和分析提供数据。

模拟试题 二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成本会计职能 2.直接计入费用 3.分批法 4.连环替代法

二、判断说明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说明理由)(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成本的经济实质,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货币表现。 2.所谓费用要素,就是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3.成本计算对象是区分产品成本计算各种方法的主要标志。

4.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各生产步骤的成本随着半成品实物转移而逐步结转,能够为各生产步骤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

5.在计算某一种产品成本时,可以是几种成本计算方法结合应用,但只能是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与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的结合应用。

6.从总体看,标准成本法与定额法具有基本相同的功能和实施环节。

7.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相比较,作业成本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间接制造费用的核算上。 8.技术经济指标对产品成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产品单位成本的影响上。

9.定额比例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的产品。

10.采用分类法的目的在于简化各类产品的成本计算工作。

三、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构成商品的理论成本是( )。 A.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 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D.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2.成本会计的基本任务是( )。

A.成本计划 B.成本核算 C.成本决策 D.成本考核和分析

3.在不设“直接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的情况下,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动力费用,应记入的会计科目是( )。

A.“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

C.“销售费用” D.“基本生产成本”

4.下列各项费用中属于间接生产费用的是( )。 A.工艺用燃料费用

B.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 C.生产车间厂房的折旧费

D.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办公用房屋的折旧费 5.各种期间费用期末应直接( )。 A.计入制造费用 B.计入待摊费用 C.结转损益 D.计入预提费用

6.下列各种分配方法中属于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分配方法是( A.直接分配法

B.定额比例法

C.计划成本分配法 D.生产工时比例法

7.区分各种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主要标志是( )。

A.成本计算对象 B.成本计算日期 C.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

D.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 8.简化的分批法是( )。

A.不分批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B.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C.分批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D.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9.成本习性(成本性态)是指成本( )。 A.与收入的依存关系 B.经济用途 C.与业务量的依存关系

D.与利润的依存关系

10.在原材料费用分配方法中,有利于加强原材料消耗实物管理的是( )。 A.按产品的直接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 B.按产品的直接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 C.按产品的体积分配 D.按产品的重量分配

11.下列项目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是( )。 A.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 B.研究开发费

C.职工培训费 D.产品包装材料费

12.在完工产品成本中,如果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是正数,说明( )。

A.定额提高了 B.定额降低了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