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12 6:00: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免费共享
1、简答题
什么是材料的性能?包括哪些方面?
[提示] 材料的性能定量地反映了材料在给定外界条件下的行为;
解:材料的性能是指材料在给定外界条件下所表现出的可定量测量的行为表现。包括○1力学性能(拉、压、、扭、弯、硬、磨、韧、疲)2物理性能(热、光、电、磁)○3化学性能(老化、腐蚀)。 ○
绪论
第一章 单向静载下力学性能
1、名词解释:
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 弹性极限 弹性比功 包申格效应 弹性模量 滞弹性 内耗 韧性 超塑性 韧窝
解:
弹性变形:材料受载后产生变形,卸载后这部分变形消逝,材料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的性质。
塑性变形:微观结构的相邻部分产生永久性位移,并不引起材料破裂的现象。
弹性极限:弹性变形过度到弹-塑性变形(屈服变形)时的应力。 弹性比功:弹性变形过程中吸收变形功的能力。
包申格效应:材料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
加载,规定残余应力(弹性极限或屈服强度)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应力降低的现象。
1
免费共享
弹性模量:工程上被称为材料的刚度,表征材料对弹性变形的
抗力。实质是产生100%弹性变形所需的应力。
滞弹性:快速加载或卸载后,材料随时间的延长而产生的附加弹性应变的性能。
内耗:加载时材料吸收的变形功大于卸载是材料释放的变形功,
即有部分变形功倍材料吸收,这部分被吸收的功称为材料的内耗。
韧性:材料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 超塑性:在一定条件下,呈现非常大的伸长率(约1000%)而
不发生缩颈和断裂的现象。
韧窝:微孔聚集形断裂后的微观断口。
2、简答
(1) 材料的弹性模量有那些影响因素?为什么说它是结构不敏感指标?
解:○1键合方式和原子结构,共价键、金属键、离子键E高,分子键E低原子半径大,E小,反之亦然。○2晶体结构,单晶材料在弹性模量在不同取向上呈各向异性,沿密排面E大,多晶材料为各晶粒的统计平均值;非晶材料各向E同性。○3化学成分,○4微观组织○5温度,温度升高,E下降○6加载条件、负载时间。对金属、陶瓷类材料的E没有影响。高聚物的E随负载时间延长而降低,发生松弛。
(2) 金属材料应变硬化的概念和实际意义。
解:材料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随着变形量增大,形变应力不断提高的现象称为应变硬化。意义○1加工方面,是金属进行均匀的塑性变形,保证冷变形工艺的顺利实施。○2应用方面,是金属机件具有一定的抗偶然过载能力,保证机件使用安全。○3对不能进行热处理强化的金属材料进行强化的重要手段。
(3) 高分子材料的塑性变形机理。
2
解:结晶高分子的塑性变形是由薄晶转变为沿应力方向排列的微纤
免费共享
(4) 拉伸断裂包括几种类型?什么是拉伸断口三要素?如何具体分析实际构件的断裂[提示:参考课件的具体分析实例简单作答]?
解:按宏观塑性变形分为脆性断裂和韧性断裂。按裂纹扩展可分为穿晶断裂和沿晶断裂。按微观断裂机理分为解理断裂和剪切断裂。按作用力分为正断和切断。拉升断口的三要素:纤维区、放射区和剪切唇。对实际构件进行断裂分析首先进行○1宏观检测:目测构件表面外观;低倍酸洗观察;宏观断面分析。○2扫描电镜分析○3X射线能谱分析○4金相分析○5硬度及有效硬化层测定。
维束的过程;非晶高分子材料则是在正应力下形成银纹或在切
应力下无取向的分子链局部转变为排列的纤维束的过程。
3、计算:
1) 已知钢的杨氏模量为210GPa,问直径2.5mm,长度12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