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4/3 11:41: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二节 三曹
(一)曹操
曹操的生平及文学成就,用旧题乐府写时事,抒写自己的人生抱负,反映汉末社会生活,是“建安风骨”的集中体现。
曹操作品选讲
分析《步出夏门行》二首《观沧海》、《龟虽寿》和《短歌行》(对“酒当歌”)。 (二)曹植
曹植的生平及文学成就,人生的巨大变差,五言诗的逐渐成熟,诗歌意境的出现,比兴手法的熟练应用,建安风骨的最高成就。
曹植作品选讲
分析前期代表作《白马篇》和后期代表作《野田黄雀行》 选读《步登北邙坡》、《美女篇》、《赠白马王彪》、《洛神赋》 (三)曹丕
曹丕的诗歌创作,七言诗首次在文人手里的创作。 曹丕作品选讲
简析七言诗《燕歌行》其一
第三节 建安七子
(一)王粲
1、王粲的生平和创作,现实主义的诗歌。 2、王粲作品选讲
分析《七哀》其一(“西京乱无象”) 选读《登楼赋》
(二) 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
第四节 其他作家诗文
蔡琰的《悲愤诗》 选读:诸葛亮的《出师表》
第二章 正始文学
教学目的:了解正始文人的苦闷情怀。 学时分配:3
31
教学环节:讲课
第一节 关于正始文学 第二节 阮籍、嵇康
(一)阮籍与稽康政治态度及文学创作,社会黑暗与文人的韬光隐晦,巧妙的比兴象征与对现实的曲折反映。
(二)阮籍与嵇康的作品选讲
分析阮籍的三首《咏怀》诗(“夜中不能寐”、“驾言发魏都”、“一日复一夕”)。 选读嵇康《幽愤诗》、散文《与山巨源绝交书》。 第三章 西晋文学
教学目的:了解西晋文学的概貌,掌握西晋文学雕琢的特点。 学时分配:3 教学环节:讲课
第一节 西晋文学 第二节 陆机 第三节 左思 第四节 刘琨
第四章 东晉文学
教学目的:了解东晋文学玄言的特征。 学时分配:1 教学环节:讲课
第一节 郭璞及其《游仙诗》
第五章 陶渊明
教学目的 掌握陶渊明淡泊情怀和诗歌淳厚平淡的特征。 课时分配:7 教学环节:讲课
第一节 陶渊明的时代、生平和思想
(一) 陶渊明生在晋宋易代时期,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斗争剧烈,门阀制度森严。 (二) 在黑暗动荡时代,陶渊明怀着济世壮志,从二十九岁步入官场,之后十三年仕隐无常,四十岁时彻底归隐,之后亲自参加农业劳动,表现了厌恶写场,不与统治者合作的
32
高洁人格,六十三岁病逝于家。
第二节 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一) 诗作主要写于归隐之后。
(二) 田园诗多方面地描绘了农村景色和归隐后的生活,主要反映了诗人鄙弃官场、怡然自乐的思想感情。也以幻想“乐土”表示了对战乱贫困的封建社会的抗议;反映出希望用劳动创造和平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三) 陶渊明的咏怀、咏史诗,围绕出仕与归隐矛盾,表现了壮志未遂的苦闷的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也曲折暴露了黑暗。
(四) 陶诗也表现 了一定消极思想。
第三节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 陶诗最突出的特点是创造了平淡与淳美统一的艺术风格。 (二) 情、景、理的合谐统一。
第四节 陶渊明的地位和影响
(一) 陶渊明是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