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数的几何意义教学设计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9/20 0:10: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导数的几何意义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利用了逼近方法,将割线在某点趋于的确定位置的直线定义为曲线的切线,

这种定义反映了切线的真正本质,也使学生了解“从有限中找到无限,从暂时中找到永久,并使之确定起来的微积分思想。教材在给出切线定义的同时,也指出了导数的几何意义,即k=f′(x0)

二、学生情况分析

目前学生只知道圆锥曲线的切线的定义,但是对于一般的曲线的切线的定义并不

只知道,所以学生有想知道一般曲线的切线的定义的欲望。再者,学生已经学了导数的概念,会用导数表计算简单函数的导数,这就方便了解决有关曲线的切线的相关问题。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和技能目标

通过动画探求并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理解曲线在一点的切线的概念,会求简单函

数在某点的切线方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经历切线定义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体会导数

的思想及内涵,完善对切线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逼近、数形结合思想的具体应用,使学生达到思维方式的迁移,了解科学的思维方法。

3.思想与情感目标

渗透逼近、数形结合、以直代曲等数学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领悟特殊与一般、有限与无限、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感受数学的统一美,意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导数的几何意义、切线方程的求法以及“数形结合、逼近”的思想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的本质内涵,“在一点求切线方程”与“过一点求切线方程”的

区别。

五、教法分析

从圆的切线的定义引入,引导学生讨论一般曲线的切线的定义,通过多媒体动画

演示,得出曲线的切线的定义,进而得到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直观感知“逼近”的数学思

想。

六、学法指导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积极思考, 被提问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 1、 复习旧知,复习旧知:f′(x0)= 新课导入 导入新课:初中时我们就 学习了圆的切线,现在请 大家回忆一下,当时是怎样定义圆的切线的? 1、在学生回答后提问:图中的直线与 曲线只有一个交点,这条直线是曲线的切线吗? 2、在学生回答之后追问: 能否用直线与曲线的交点个数来定义一般曲线的切线?如果不能,又该如何定义? 1. 切线的定义 播放导数几何意义的多媒体动画,通过动画引导学生概括切线的定义:割线PQ(P2.探索求知 不动)上点Q向P逼近时,割线PQ会趋于一条确定的直线PT,则把直线PT叫做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指出其中蕴含的重仔细看动画,积极思考; 感受割线逼近切线的过程; 体会逼近的数学思想; 抽象出“割线的极限就是切线”这一结论; 要思想方法:“逼近思想”。 2. 导数的几何意义 T △x P(x0,y0) Q △y 认真思考,然后和同组同学相互交流,得出结论: ①.割线的极限是切线 割线的斜率的极限是切线的斜率 让学生再看一遍动画,回答以下问题。 板书导数的几何意义: 函数y=f(x)在x0处的导数是曲线y=f(x)在x=x0或在点(x0,f(x0))处的切线的斜率。 即k= f′(x0) 该切线的方程是:y- f(x0)= f′(x0)(x- x0) 3.让学生总结求切线方程的一般步骤。 ②.割线的斜率的极限是导数 由①、②可知:切线的斜率是导数 写出切线的方程: y- f(x0)= f′(x0)(x- x0) 根据直线的点斜式求切线方程需要求切点和斜率,求斜率要先求导数。 例一、求曲线f(x)=x3在x=1处的切线方程。 认真听讲,分析问题,学习解题规解:因为f(1)=1,所以切点为(1,1) 又因为f′(x)=3x2 所以k=f′(1)=3 所以切线方程为y-1=3(x-1) 即:y=3x-2 3.例题讲解 提问:同学们对这道例题还有什么疑问吗? (如果没有学生提问,老师提问:这条切线与曲线有几个公共点?让学生探讨之后得出结论) 联立切线和曲 y=x3 y=3x-2 范格式; 积极思考,对于例一还有什么问题. 小组相互讨论问题,探索解决方案。被提问的同学站起来说出自己的看法。 演算得出结论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