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4 16:06: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3. 试计算工作在1200nm到1400nm之间以及工作在1400nm到1600nm之间的光波的频带宽度。假定光在光纤中的传播速率为2×108 m/s。 解:频率=光速/波长,依题意,在光纤中光速为2×108m/s。 1200nm到1400nm:
带宽 = 1200nm波长对应的频率减去1400nm波长对应的频率
= 2×108/1200×10-9 - 2×108/1400×10-9 = 23.8×1012 Hz = 23.8 THz 1400nm到1600nm:
带宽 = 2×108/1400×10-9 - 2×108/1600×10-9 = 17.86×1012 Hz = 17.86 THz
4.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若接收方收到的二进制比特序列为10110011010,接收双方采用的生成多项式为G(x)=x4+x3+1,则该二进制比特序列在传输中是否出现了错误?如果没有出现差错,发送数据的比特序列和CRC校验码的比特序列分别是多少?
解:已知接收方收到的二进制比特序列为10110011010;生成多项式G(x)=x4+x3+1,则所对应的二进制比特序列为11001。进行以下二进制除法,被除数为10110011010,除数为11001:
1 1 0 0 1
1 1 0 1 0 1 0 1 0 1 1 0 0 1 1 0 1 0
1 1 0 0 1 1 1 1 1 0 1 1 0 0 1
1 1 1 1 1 1 1 0 0 1
1 1 0 0 1 1 1 0 0 1
0 0
计算所得余数为0,因此该二进制比特序列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出现差错。发送数据的比特序列是1011001,CRC校验码的比特序列为1010。
5. 一个UDP用户数据报的数据字段为8192字节。在数据链路层要使用以太网来传送。试问应当划分为几个IP数据报片?并说明每一个IP数据报片的数据字段长度和片偏移字段的值。
解:UDP用户数据报的长度 = 8192+8=8200 B
以太网数据字段最大长度是1500 B。若IP首部为20 B,则IP数据报的数
6
据部分最多只能有1480 B。而 1480×5 + 800 = 8200,因此,划分的数据报片应为6个。
数据字段的长度:前5个是1480字节,最后一个是800字节。 第1个数据报片的片偏移字节是0。 第2个数据报片的片偏移字节是1480 B。
第3个数据报片的片偏移字节是1480×2 = 2960 B。 第4个数据报片的片偏移字节是1480×3 = 4440 B。 第5个数据报片的片偏移字节是1480×4 = 5920 B。 第6个数据报片的片偏移字节是1480×5 = 7400 B。
6. 通信信道带宽为1Gb/s,端到端传播时延为10ms。 TCP的发送窗口为65535字节。试问:可能达到的最大吞吐量是多少?信道的利用率是多少? 解:发送一个窗口的比特数为65535×8=524280bit
所需时间为:(524280bit)/(1000000000bit/s)=0.524×0.001s=0.524 ms 往返时间为:20ms。
最大吞吐量为:(0.524280Mb)/(20ms+0.524ms)= 25.5 Mb/s 信道利用率为:(25.5Mb/s)/(1000Mb/s)= 2.55%
五、图表分析题
1. 下图表示有五个站分别连接在三个局域网上,并且用网桥B1和网桥B2连接起来。每一个网桥都有两个接口(1和2)。在一开始,两个网桥中的转发表都是空的。以后有以下各站向其他的站按先后顺序发送了数据帧:A发送给E,C发送给B,D发送给C,B发送给A。试把有关数据填写在下表中,并简要说明为什么这样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