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心经》音写抄本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7 16:31: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50 圓光佛學學報 第九期

伱 哆野?」,略去「也」,東寺本連上文作「戍伱也二合哆野、」;石經甲本作「哆夜」,石經乙本作「跢咩十八」。以端母的「哆、跢、多」對譯梵語清塞輔音t,語段一注二,論之詳矣,此處不贅。

至於石經乙本的「咩」,《龍龕手鑑》作「迷尒反」;然而,尌ya的對譯來說,使用明母字是難以理解的。因此,石經乙本以口傍作者的「咩」對譯ya,則應當仍讀作「羊」,雖然「羊」的中古音讀乃屬以母宕攝而帶有鼻聲韻尾-?,但或有可能在入宋之後鼻聲韻尾-?消變,而與其餘諸本的「野、夜」一樣,都為以母開音節字。

注三 甲本夾注作「亦十一」,乙丙二本但作「亦」無「十一」。茲從乙丙二本。

注四 石室夾注本「曩」下皆作「引不」,而東寺本「曩」下則無夾注。按:語段十之中「曩不比 [口+栗]二合他」的音寫與夾注,乃至梵語原文,顯然並不支持石室本此處給出的「引」字夾注。

注五 石室夾注本連上文作「曩引比[口+栗]二合他」,丁本連上文作「曩比[口+栗]他?」,東寺本連上文作「曩比[口+栗]二合他、」,戊本作「曩比栗他」。石經甲本連上文作「曩畢哩二合他入」,石經乙本連上文作「拏必哩二合跢」。關於這些音寫字詞之間的差異,已詳於語段十。又、戊本此處以「栗」對譯梵語顫舌元音r,而未順語段十中的「口傍作者」,這或為抄手之誤也。再者,關於石經甲本「入」的音讀提示,依劉廣和1994(頁55),乃是為了表示音節tha的音長比上聲更為短促,當然也有可能是表示此一音節為中降調(劉廣和1991,頁26)。

注六 丙丁戊三本並東寺本作「蘖」,甲本作「[薩/女]」,乙本作「[薛/女]」,石經二本作[艹/(阝+辛]/木)]。

按:甲本並石經本所出字形,《漢語大字典》皆未見收。至於「蘖」或「[薛/女]」,在傳世的漢譯陀羅尼中都曾大量出現。又、乙本的「[薛/女]」,《正字通?女部》:「[薛/女],俗蘖字」;而「蘖」的中古音讀,《廣韻》作「魚列切」,《慧琳音義》作「五割反」,兩讀皆為疑母字。實則孽、櫱、[薛/女]、[薛/虫],乃至石經二本的[[艹/(阝+辛]/ 木)],聲韻或應相同。《慧琳音義》在辨正「揭路荼王」(garuda)一詞的音寫時,便利用了這個罕用字來對譯梵語濁塞音音節ga:「揭路荼王─上音

石室《心經》音寫抄本校釋初稿之二/萬金川 51

羯,梵語訛也。正梵音蘖嚕孥」(T54,頁499c)。並且在指摘「目鍵連」(mahamudgala)一詞音寫失當之際,慧琳也同樣採取「孽」來轉寫原語的ga:「目鍵連─鍵音乾,梵語訛也,正梵音云:摩賀沒特孽囉。唐云採菽氏,即菉豆以人種也。或云大目乾連,如來聲聞弟子中神通最為第一者也」(T54,頁541b)。此外,《梵語千字文》「雷」(devagarjati)條下的音寫:「禰嚩蘖惹底丁以反」(T54,頁1198c),也是用了此字來對譯梵語濁塞音音節ga。至於在不空與慧琳音寫系統中的疑母音值,則當為/?g/,而如同其泥母的音值往往帶有同部位的塞音一樣(詳見語段一注一)。事實上,以疑母出字對譯梵語濁塞輔音

g,正是不空三藏的譯場

不共奘、淨二師以群母對譯的音寫特徵(施向東1983,頁28,表1-2;劉廣

和1994,頁42)。

注七 甲本作「[薩/女]嚕二合畔」,乙本作「[薛/女] 嚕二合畔」,丙本作「蘖嚕二合畔」,丁本作「蘖嚕畔?」,東寺本作「蘖嚕二合畔、」,戊本作「蘖嚕口+半」。石經甲本作「[[艹/(阝+辛]/ 木)]嚕二合口+半十」,石經乙本作「[[艹/(阝+辛]/木)]嚕口+半十九」。

按:此中,石室諸本除戊本外,仍與東寺本一樣都以中古音讀濁聲並母的「畔」而對譯梵語當屬清聲幫母的p,而石經本與石室戊本則以口傍作者的「[口+半]」轉寫之。再者,目前語段中石室夾注本並東寺本與石經甲本,均以夾注「二合」的方式來表示prthag的韻尾-g 與rupam輔音頭r的結合,這種手法則完全不見於語段十的相同文脈。

注八 甲本夾注作「十二」,乙本作「十四」,丙本作「十一」。茲從丙本。

12.yad rupam sa wunyata ya

夜是怒(注一)嚕二合畔(注二)色娑(注三)戍徃伱也二合哆夜(注四)空

十二(注五)

注一 石室夾注三本、戊本並東寺本作「夜怒」,丁本作「夜恕」。石經甲本作「拽引訥」,石經乙本作「拽訥」。

按:怒、恕之差,在於前者屬泥母,後者為書母,而以泥母出字

52 圓光佛學學報 第九期

對譯梵語濁塞音d,乃是不空譯經集團與八至十世紀河西方言在轉寫梵音上的特色。因此,丁本此處的「恕」,當為形近而誤抄的結果。再者,在ya的對譯上,石室諸本並東寺本仍採以母開音節的「夜」來對譯,而石經本則以閉音節而中古音讀收入聲韻尾-t的「拽」來對譯,但極有可能在石經本書成之際,該一入聲韻尾或許已然弱化乃至消變為零聲母的喉塞音。至於石室抄本的「怒」與石經本的「訥」,兩者皆為泥母,而以之對譯梵語濁塞音d,則與不空三藏的音寫系統甚為相符。又、乙本自此轉頁至《敦煌寶藏》冊四十四,頁168b。

注二 石室夾注本連上文作「夜怒嚕二合畔」,丁本連上文作「夜 恕嚕畔?」,戊本作「夜怒嚕畔」,東寺本作「夜怒嚕二合畔、」。石經甲本作「拽引訥嚕二合[口+半]」,石經乙本作「拽訥嚕二合伴二十」。此中,石經乙本的「伴」,其中古音讀則與石室諸本的「畔」相同,皆為並母換韻而收鼻聲韻尾-n,兩者都表現出了中古音晚期濁音清化的現象。

注三 石室夾注本、戊本、東寺本並石經乙本作「娑」,丁本作「娑?」,石經甲本作「娑上」。以心母的「娑」對譯梵語清擦音s,諸本皆同。至於原文的長音節sa,石經甲本以「上」標注,當非指「音長」而言,而是尌該一音節為「高平調」或「高升調」來說(參見劉廣和

1994,頁55)。

注四 石室夾注三本連上文作「戍伱也二合哆夜」,東寺本連上而接下文作「戍伱─也二合多、野」;丁本連上文作「戍伱哆夜?」,戊本連上文作「戍伱同上哆夜」,兩本皆略去原文語段wunyata中 ya的漢字音寫「也」。又、石經甲本作「舜伱也二合哆十一」,石經乙本作「舜伱也二合跢二十一」,兩本則無石室諸本與東寺本語段末尾音節「夜、野」的對應音寫,亦即這兩個文本都沒有相應於原文語段ya的漢字音寫,而它們或許反映了某種與現存梵本不同的《心經》抄本。然而,若尌語法的立場而論,則此一脈絡中的ya當是不可或缺的。

注五 甲本作「十三」,乙丙二本作「十二」。茲從乙丙二本。

13.wunyata sa(1) rupam

石室《心經》音寫抄本校釋初稿之二/萬金川 53

(1) ABC三本:tad;D本:sa.

戍是伱也二合哆(注一)空娑(注二)徃嚕(注三)畔(注四)色十三(注五)

注一 石室夾注本作「戍是伱也二合哆」,丁本作「戍伱哆?」,略去「也」;戊本無「戍伱也哆」,東寺本連上文作「野戍伱也二合哆、」;石經甲本作「戍伱也二合帶嚩夜引」,石經乙本作「舜伱也二合跢二十二」。

按:若依石經甲本在語段九之例,則此處石經甲本的漢字音寫或可還原作wunyataiva ya,而近於白石真道1939(頁473)所給出的東瀛傳世抄本第14、15號的梵本還原ya wunyateva。

注二 除丙本因於誤抄而作「婆」外,其餘石室諸本與東寺本、石經乙本乃至所謂「宋?蘭溪本」,此處均作「娑」,而石經甲本亦作「娑上」。雖然白石真道1939(頁473)所給出的東瀛傳世抄本第1號至第10號,以及12、13兩號本子所反映出來的,乃至當前通行的校訂本均作tad(若仿上文之例,-dru-或可對譯作「怒嚕」而其下夾注二合),而事實上不論是作sa或sa在語法上都是講不通的,但基於保持石室本與石經本音寫經文的原貌,此處仍一本其舊觀而不作改訂。當然,諸本之間在此一脈絡上所表現來的一致性,究竟是同一母本傳抄的結果,還是其他原因造成的,目前仍無法確知。

注三 丙本自「嚕」以下三行,亦即《敦煌寶藏》冊一一九,頁232a起首三行與頁231b末三行全同,而232a第三行頂頭處亦如同甲本,置有表承接上文而自此開始的”*”標記。

注四 石室夾注本與戊本連上文作「娑嚕畔」,丁本連上文作「娑嚕畔?」,東寺本作「娑嚕畔、」。石經甲本連上文作「娑上嚕[口+半]

十二」,石經乙本作「娑嚕[口+半]二十三」。

注五 甲本作「十四」,乙丙二本作「十三」。

14.evam eva

曀嚩(注一)如弭嚩(注二)是十四(注三)

54 圓光佛學學報 第九期

注一 石室夾注本並東寺本作「曀嚩」,丁本作「曀嚩?」,戊本作「噎嚩」。石經甲本作「醫嚩」,石經乙本作「翳嚩」。

按:根據羅常培1931所附〈四十九根本字諸經譯文異同表〉,在梵語複合元音e的對譯上,不空用「曀」,善無畏與慧琳用「翳」,義淨則用「醫」;此中,前兩者皆為去聲霽韻四等字,後者則為平聲之韻三等字。從音寫選字的觀點來看,除戊本外,石室諸本與東寺本顯然近於不空的風格,石經甲本反而同於義淨三藏。至於石經乙本,也與入宋之後惟淨等人在《天竺字源》中以「翳引」對譯i,而以「伊」對譯e不同,而近於慧琳等人的用例。又、戊本此處的「噎」,其中古音讀為「烏結切」,乃屑韻四等字而收入聲韻尾-t,此或為抄手因於形近而誤抄,當然也有可能是在入聲韻尾消變的情況下,抄手便逕自以該字當時的實際音讀來對譯梵語複合元音e。

注二 石室夾注本並戊本作「弭嚩」,丁本作「弭嚩?」,東寺本連上文作「曀嚩弭嚩、」。石經甲本作「銘嚩入十三」,石經乙本作「銘嚩二十四」。

按:在me的對譯上,石室抄本並東寺本皆以明母開音節三等字的「弭」來對譯,而石經本則以四等字閉音節而收鼻聲韻尾-?的「銘」來對譯。根據劉廣和1994(頁49):「不空音清青韻尾或者是v變成鼻化的[i],或者v消失而主元音鼻化讀成[i?]」。因此,除非鼻聲韻尾-?當時在寫手的方言裡業已產生前述的消變現象,否則石經本以閉音節對譯開音節的方式,將不符於唐宋兩代譯場中的譯例。事實上,劉廣和1991(頁16)業已指出:唐陽清青等韻的韻尾弱化,在西元八世紀的長安方言裡已然浮現。再者,E本與F本逕自據石經本的「銘」而還原作me,顯然並未考慮到該字中古音收鼻聲韻尾-?的音讀問題。

注三 甲本此處亦作「十四」。

15.vedana-samjba-samskara(1)-vijbanam(2)

(1) D本:samskara. (2) A本:vijbanani.

吠那曩(注一)受散誐攘[二合](注二)想散娑迦二合囉(注三)行尾誐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