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20 13:18: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现消费者支出=P*Q=60×35=2100(美分)=21(美元)

消费者每天购买X商品的支出从原来的20美元上升到21美元。

(3) 在最低限价上,政府需购买多少千克的X产品才不会过剩?

45-35=10 每天购买10千克才不会过剩。

(4) 在最低限价上,生产X产品的厂商每天能获得多少收益?

收益=P×Q=60*45=2700(美分)=27(美元)

2、某商品市场供给曲线为Q=4+P,需求曲线为Q=10-P。问:

(1)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是多少?

解:Q=4+P=10-P P=3,Q=7

(2)现政府决定对该商品征收1元/件的税,新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是多少?买卖双方如何分担税负?

解:新的均衡供给量=需求量

但是,需求者支付的价格不等于供给者得到的价格。

设PS为生产者得到的价格,PD为需求者支付的价格,有:

PD=PS+t

把供给函数改为反供给函数,Q=4+P,则反供给曲线为PS=Q-4

把需求函数改为反需求函数,Q=10-P,则反需求函数为PD=10-Q

因此,PD=10-Q=Q-4+T,10-Q=Q-3,Q=6.5

PS=Q-4=6.5-4=2.5

PD=10-Q=10-6.5=3.5

由于原均衡价格为3元,消费者承担的税负为0.5元;生产者承担的税负为0.5元。

答:新的均衡价格为3.5元,均衡数量为6.5件。买卖双方平均分担税负。各支付0.5元的税款。

(3)假设政府取消税收,给予生产者1元/件的补贴,新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为多少?消费者能从中得到好处吗?

把供给函数改为反供给函数,Q=4+P,则反供给曲线为PS=Q-4

把需求函数改为反需求函数,Q=10-P,则反需求函数为PD=10-Q

设PS为生产者得到的价格,PD为需求者支付的价格,有:

13

PS=PD+T

Q-4=10-Q+1,2Q=15,Q=7.5

PS= Q-4=3.5

PD=10-Q=2.5

答:新的均衡价格为2.5元,均衡数量为7.5件。消费者能从均衡价格的下降中得到好处。

第四章 对需求的深入分析

二、判断题:

1、对于理性的消费者而言,当某商品的边际效用已经降低到0的时候,他不会再增加消费。(对)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说明人的欲望可以得到绝对的满足。(错)

3、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可能相交。(错)

同一平面内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4、价格消费线为一条水平线,说明商品X和商品Y之间的交叉弹性为0。(对)

5、无差异曲线X+Y=C的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错)

为完全替代的无差异曲线, 边际替代率不变

6、价格效应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总和。(对)

7、需求曲线可以从收入消费线推导出来。(错)

应为需求曲线可以从价格提供线推导出来。

8、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各个消费者达到的效用水平相等。(错)

应为各种消费组合达到的效用水平相等。

9、在无差异曲线图上存在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是因为消费者的收入有时高有时低。(错)

10、同一瓶矿泉水有相同的效用。(错)

同一瓶矿泉水对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效用。

11、如果边际效用递减,则总效用下降。(错)

总效用是边际效用的加总。边际效用递减,只要是正的,总效用就上升。

12、无差异曲线的形状越接近于直线,该消费者消费的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性越大。(对)

14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