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新人教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5 3:41: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然还不能解释日月星辰运动变化的原因,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就是借助于神话,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解释“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现象。神奇的传说中带有一定的现实色彩。

九、狼 蒲松龄

1.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诵节奏。(每句限划一处)

(1)其一/犬坐于前 (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

A.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 ..

B.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

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解析:A.通“只”/停止;B.神情、态度/想,打算;C.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名词,敌人;D.因此,所以。)

3.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刀劈狼首”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固以怪之矣

(解析:“以刀劈狼首”中的“以”是介词,用;A.介词,用;B.连词,表顺承;C.连词,表原因,由于,因为;D.通“已”,已经。) 4.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D)

A.文章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要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心存希望。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均表现了狼的狡猾。 (解析:A.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B.遇

狼——惧狼——御狼——杀狼;C.屠户认为满足了狼的贪欲,就可脱险,并没有怜悯。)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八年级(上)

十、核舟记 魏学洢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罔不因势象形 无不、全都;顺着、就着;雕刻 ....(2)尝贻余核舟一 赠 .(3)高可二黍许 大约;上下 ..(4)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缓缓地;起 ..(5)其两膝相比者 靠近 .(6)诎右臂支船 弯曲 .

(7)可历历数 分明可数的样子 ..(8)钩画了了 清楚明白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抬头仰望,神情跟苏东坡、黄鲁直不相类似。 (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那个人的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3.从全文看,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所用原材料体积小;所刻东西(字、景、人、物)多;刻画细腻逼真,情态毕备,富有诗情画意。

4.作者在说明船的正面的时候,为什么不是从船头说到船舱,再从船舱说到船尾,而是先说船舱,再说船头和船尾呢?

因为中间船舱的位置和对联的颜色非常醒目,而且窗上的对联也暗示了核舟的背景和主题。先写船舱,不仅可以增强浓厚的艺术情趣,而且也极其自然地引出下文中对船

头三人的情态的描述。

十一、大道之行也

《礼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A.大道之行也(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B.讲信修睦(培养) .C.是故谋闭而不兴(因此) ..D.是谓大同(大家一样) ..

(解析:D.“大同”指“理想社会”。)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B)

例句:货恶其弃于地也 A.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所恶有甚于死者 .

(解析:例句与B项均为介词,在、从;A.C两项均为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D.比。)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3)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4.选文构想的理想社会具有哪些特点?

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物尽其用,人尽其力。

十二、观 潮 周 密

1.下列词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

A.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景象) .B.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骑马) .C.随波而逝(去,往) .D.珠翠罗绮溢目(满,充满) (解析:B.“骑”在这里读jì,马。)

2.【A层级】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D)

A.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D.以此夸能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

(解析:A.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B.结构助词,的/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C.介词,表被动,被/介词,给,替;D.介词,凭借。)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

A.作者以精炼的笔墨,描写了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水军演习的宏大场面,弄潮健儿的英姿以及人们观潮的盛况。

B.写景和叙事相映,深细和繁简相依,风景和风俗相融,对比与映衬相间,是本文最突出的特点。

C.文章最后一段写江岸十余里间观潮人数众多,热闹非凡,直接表现了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D.文章用词精当,寥寥数笔便能绘形传神,如“腾身百变”四个字就刻画出弄潮儿上下翻腾、变化多样的骁勇身姿。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 江岸上下十多里之间,满眼都是华丽的服饰。 (2)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吃的喝的和其他的物品(的价钱)都比平常要加倍的高,但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

比较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

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见【课文在线】第①段

1.请用“/”标示下面语句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至于/夏水襄陵

(2)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2.下列各组语句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A.沿溯阻绝 往来而不绝者 ..B.其间千二百里 又何间焉 ..C.方其远出海门 今齐地方千里 ..D.素湍绿潭 吴广素爱人 ..

(解析:A.断,断绝;B.中间/参与;C.当……时/古代称面积的用语;D.白色的/向来,一向。)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真是趣味无穷。 (2)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钱塘江潮,是天下奇伟的景象。

4.【甲】文描写三峡的夏水,正侧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其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描写春冬之水则紧扣其清澈的特点,以“素湍”“回清”“悬泉”的动态之美映衬“绿潭”的静态之美,动静相映成趣。【乙】段从形、色、声(势)等方面进行正面描写,由远及近地写出了钱塘江潮雄奇壮观的景象。

八年级(下)

十三、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造饮辄尽 到、往;就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