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新人教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4/21 20:05: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心里感到悲伤,于是取过琴弹了起来。 (3)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你听琴时听到的心意,想象到的就如同我心里所想象到的一样。

4.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钟子期堪称是俞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真正的知音就是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五、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1.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C)

A.夕日欲颓 B.晓雾将歇 C.四时俱备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A层级】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

A.山川之美 孔子云:何陋之有? ..B.实是欲界之仙都 问今是何世 ..C.念无与为乐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自康乐以来 以刀劈狼首 ..

(解析:A.结构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B.是;C.和/参与,这里指欣赏;D.连词,表示从过去某个时候起始到现在/用。) 3.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以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一句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比较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见【课文在线】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

A.晓雾将歇(消散) B.猛浪若奔(奔跑) ..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 D.窥谷忘反(通“返”) ..(解析:B.“奔”指飞奔的马。)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意往东或往西。

3.【甲】【乙】两文都是写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山水自然的热爱之情。但两文的思想格调不尽一样,【甲】文全篇充满乐观情趣,而【乙】文则暗含作者对尘世生活的厌弃之情,从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即可看出。

六、湖心亭看雪

张 岱

1.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

A.余拏一小舟(撑) .

B.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白色) .D.是金陵人,客此(客居) .

(解析:C中“白”是“酒杯”的意思。) 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