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5 15:18: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专业的教师考试培训——华图教师
A.工具型课程B.研究性课程C.拓展型课程D.基础型课程
5.相对来说比较全面,但是由于操作过程比较复杂,难以被一般人所掌握的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A.方向评价模式B.目标评价模式
C.目的游离评价模式D.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
6.从什么角度划分可以把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A.课程功能B.课程任务C.课程管理D.课程组织核心 7.课程文件中规定课程开设顺序,位于第一的是()。 A.课程标准B.课程宗旨C.课程计划D.课程大纲
8.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可以分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而基础性课程是()。
A.选修课B.必修课C.既有必修课,也有选修课D.任选课 9.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
A.实现爱国教育B.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
C.使儿童学会学习,学会适应社会D.将优秀的文化成功传授给学生
10.“新课改中提出了教师即研究者”口号,小学教师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 A.问卷研究法B.文献研究法 C.行动研究法D.历史研究法
11.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的要求,初中阶段的课程()。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活动课程为主 C.综合与分科兼顾 D.以分科课程为主 12.在安排课表过程中,学校尽量考虑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性质和特点,这遵守( )原则
A 迁移性 B 适应性 C 整体性 D 创新性【解析】课程表的安排要遵循整体性、迁移性和生理适宜性,注重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属于迁移性。
13.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
A.开设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教学方法 C.各学科开设的顺序 D.各学科的教学时间 14.学周安排是由哪一个课程文件规定的( )
A .课程宗旨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方案【解析】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和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15.考试考查制度是由哪一个课程文件规定的()
A.课程方案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宗旨【解析】考试考查制度由课程标准规定
16.在我国,课程设计具体表现教科书、教学计划和()
13 专业的教师考试培训——华图教师
A.课程计划B .课程方案C.课程目标D.课程标准 解析】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教学大纲即课程标准,教学计划也叫课程计划。
19.强调用明确的具体的行为方式来陈述目标,并以预先规定和界说的教育目标为中心来设计、组织过教学所取得了进步,并为修订课程计划提供依据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A.目标评论模式 B.实践反思模式 C.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D.CIPP评价模式
20.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 A.教科书B.课本C.教学大纲D.课程计划【解析】课程计划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
21.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的要求,小学阶段的课程以()。 A.综合与分科兼顾 B.综合为主 C.分科为主 D.活动为主
二、多选题
1.校本课程又称作学校课程,这种课程的开发形式主要有()。 A.课程改编 B.课程新编 C.单项活动设计 D.课程选择 2.对于小学课程的设计,你认为()。
A.要围绕小学教育的目的进行设计B.设计时不能脱离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C.要注意课程的衔接性D.要兼顾科学性和思想性 3.我国小学阶段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
A.加强基础性 B.加强综合性 C.加强弹性 D.加强实践性【解析】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一)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二)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三)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
5.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它是指()。 A.课程目标所描述的结果是实际要达到的结果 B.课程目标是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 C.课程目标要同特定的教育阶段相联系 D.课程目标要详细描述学生身心发展的预计结果 6.以下课程一定属于必修课程的有()。
A.综合实践活动课程B.拓展型课程C.《思想品德》课程D.研究型课程 7.教学计划又称课程计划,以下属于教学计划构成部分的有()。
14 专业的教师考试培训——华图教师
A.课时分配 B.学科设置 C.学科顺序 D.教学进度安排【解析】教学计划主要包括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教学进度的安排是课程标准的内容。
8.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A.广域课程 B.潜在课程 C.核心课程 D.活动课程 E.融合课程 一是相关课程(Correlated Curriculum),就是在保留原来学科的独立性基础上,寻找两个或多个学科之间的共同点,使这些学科的教学顺序能够相互照应、相互联系、穿插进行。二是融合课程(Fused Curriculum),也称合科课程,就是把部分的科目统合兼并于范围较广的新科目,选择对于学生有意义的论题或概括的问题进行学习。 三是广域课程(Broad Curriculum),就是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教学内容而形成的综合性课程。四是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这种课程是围绕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组织教学内容,社会问题就象包裹在教学内容里的果核一样,又被称为问题中心课程。前三种课程都是在学科领域的基础上进行的知识综合的课程形式,它们打破了原有的学科界限,是旧的学科课程的改进和扩展;而核心课程则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顺序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内容的。
9.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包括()
A.组织材料 B.解析资料 C.确定课程目标 D.搜集信息【解析】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包括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搜集信息,组织材料,解析资料,报告结果。
10.校本课程的开发的主要形式有( )
A.单项活动设计 B.课程新编 C.课程改编 D.课程选择
三、判断题
1.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程序。( )【解析】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A.正确 B.错误
3.安排课程表时,统筹安排课程计划中所列的每一门课程,使每一门课程都处于在能发挥最佳效果的恰当位置,从而实现各门课程功能的协调化,产生最好的教育效果。这是遵循了课程表安排的迁移性原则。( )】在安排课程表的过程中,学校要从全局着眼,统筹安排好课程计划所规定的每一门课程,使每一门课程都处在能发挥最佳效果的恰当位置。这是遵循了课程安排的整体性原则。
A.正确 B.错误
4.课程的综合性,提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是当代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一)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二)加强实践性,突出
15 专业的教师考试培训——华图教师
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三)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 A.正确 B.错误
5.国家课程的编制采取的“研制——开发——推广”的开发模式。( ) A.正确 B.错误
6.《思想品德》是必修课程。( ) A.正确 B.错误
7.学科中心课程与活动中心课程是两种相对立的课程() A.正确 B.错误
8.基础型课程兼有必修与选修两种类型。()【解析】基础型课程是必修课。
A.正确 B.错误
9.基础型课程的教学是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拓展型课程的教学是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 ()
A.正确 B.错误【解析】基础型课程的教学是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拓展型课程的教学是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
10.课程目标的确立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
A.正确 B.错误【解析】课程目标主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
--=第七章 教学
一. 单选题
1.关于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以下论述错误的是( )。
A.测验信度高,效度必然高 B.信度指的是测验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C.测验的效度高,信度必然高 D.效度指的是测验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2.以下在教学中强调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不包含( )。
A.夸美纽斯 B.朱熹 C.卢梭 D.布鲁纳朱熹提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明确提出了循序渐进的教学要求。
夸美纽斯主张“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一个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布鲁纳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要层层推进,循序渐进。
3.“教学”的基本内涵可以界定为( )。
A. 教师教学生学 B. 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活动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