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试卷与答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4 0:48: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A.(-2,-1)和(0,∞) B.(-∞,-2)和(-1,0) C.(0,1)和(2,∞) D.(-∞,0)和(1,2) 20.确定根轨迹大致走向,用以下哪个条件一般就够了(D )

A.特征方程 B.幅角条件 C.幅值条件 D.幅值条件+幅角条件

1. 随动系统对(A )要求较高。

A.快速性 B.稳定性 C.准确性 D.振荡次数

2.“现代控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以(B )为基础,研究多输入、多输出等控制系统的分

析和设计问题。

A.传递函数模型 B.状态空间模型 C.复变函数模型 D.线性空间模型 3. 主要用于稳定控制系统,提高性能的元件称为( D)

A.比较元件 B.给定元件 C.反馈元件 D.校正元件 4. 某环节的传递函数是G?s??3s?7?1,则该环节可看成由(B )环节串联而组成。 s?5A.比例、积分、滞后 B.比例、惯性、微分 C.比例、微分、滞后 D.比例、积分、微分

s2?2s?35. 已知F(s)? ,其原函数的终值f(t)?(C ) 2s(s?5s?4)t??A.0 B.∞ C.0.75 D.3 6. 已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函数是x0?t??2(1?eA.

?0.5t),则系统的传递函数是(B )

2 B.21 C.1 D.

2s?12s?10.5s?10.5s?1

7. 在信号流图中,在支路上标明的是( D)

A.输入 B.引出点 C.比较点 D.传递函数

8. 已知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函数是x0?t??t?0.5?0.5e?2t,则系统的稳态误差是( A) A.0.5 B.1 C.1.5 D.2 9. 若二阶系统的调整时间长,则说明( B )

A.系统响应快 B.系统响应慢 C.系统的稳定性差 D.系统的精度差 10.某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K,它的对数幅频率特性L(?)随K值增加而( A) Ts?1K,则其频率特性幅值A(?)=( A ) s11A.上移 B.下移 C.左移 D.右移 11.设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G(s)?A.

K? B.

K?2 C.

? D.

?2

12.根据系统的特征方程D?s??3s3?s2?3s?5?0,可以判断系统为( B ) A.稳定 B.不稳定 C.临界稳定 D.稳定性不确定

11

13.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G?s??1,其阻尼比ζ是( C )

4s2?2s?1A.0.5 B.1 C.2 D.4

14.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其特征方程式的所有根均在根平面的( B) A.右半部分 B.左半部分 C.实轴上 D.虚轴上 15.一闭环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4(s?3),则该系统为(C )

s(2s?3)(s?4)A.0型系统,开环放大系数K为2 B.I型系统,开环放大系数K为2 C.I型系统,开环放大系数K为1 D.0型系统,开环放大系数K为1

?之间的关系,通常16.进行串联滞后校正后,校正前的穿越频率?c与校正后的穿越频率?c是(.C )

? B.?c>?c? C.?c

A.是一种相位超前校正装置 B.能影响系统开环幅频特性的高频段 C.使系统的稳定性能得到改善 D.使系统的稳态精度得到改善 18.滞后校正装置的最大滞后相位趋近( A )

A.-45° B.45° C.-90° D.90° 19.实轴上分离点的分离角恒为( .C )

A.?45? B.?60? C.?90? D.?120?

20.在电压—位置随动系统的前向通道中加入( B )校正,使系统成为II型系统,可以消除常值干扰力矩带来的静态误差。

A.比例微分 B.比例积分 C.积分微分 D.微分积分

1. 系统和输入已知,求输出并对动态特性进行研究,称为(C )

A.系统综合 B.系统辨识 C.系统分析 D.系统设计 2. 开环控制系统的的特征是没有(C ) A.执行环节 B.给定环节

C.反馈环节 D.放大环节 3. 主要用来产生偏差的元件称为( A )

A.比较元件 B.给定元件 C.反馈元件 D.放大元件

4. 某系统的传递函数是G?s??1e??s,则该可看成由(C )环节串联而成。 2s?1A.比例、延时 B.惯性、导前 C.惯性、延时 D.惯性、比例

s2?2s?35. 已知F(s)? ,其原函数的终值f(t)?( C)

s(s2?5s?4)t??

A.0 B.∞ C.0.75 D.3

12

6. 在信号流图中,在支路上标明的是( D )

A.输入 B.引出点 C.比较点 D.传递函数 7 .设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是G?s??3,且容许误差为2%,则其调整时间为( C ) s?2A.1 B.1.5 C.2 D.3

8. 惯性环节和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在( A )上相等。

A.幅频特性的斜率 B.最小幅值 C.相位变化率 D.穿越频率 9. 若保持二阶系统的ζ不变,提高ωn,则可以(B )

A.提高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 B.减少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 C.提高上升时间和调整时间 D.减少上升时间和超调量

10.二阶欠阻尼系统的有阻尼固有频率ωd、无阻尼固有频率ωn和谐振频率ωr比较(D ) A.ωr>ωd >ωn B.ωr>ωn >ωd C.ωn >ωr>ωd D.ωn >ωd>ωr 11.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D?s??3s4?10s3?5s2?s?2?0,则此系统中包含正实部特征的个数有( C )

A.0 B.1 C.2 D.3 12.根据系统的特征方程D?s??3s3?s2?3s?5?0,可以判断系统为(B ) A.稳定 B.不稳定 C.临界稳定 D.稳定性不确定 13.某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2s?1),当( B )时,闭环系统稳定。

s2(T1s?1)A.T1??2 B.T1??2 C.T1??2 D.任意T1和?2 14.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4,当输入为单位阶跃时,其位置误差2s?3s?2为( B )

A.2 B.0.2 C.0.25 D.3

15.当输入为单位斜坡且系统为单位反馈时,对于II型系统其稳态误差为( A ) A.0 B.0.1/k C.1/k D.? 16.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Gc(s)?2,则它是一种( D ) sA.相位滞后校正 B.相位超前校正 C.微分调节器 D.积分调节器 17.相位超前校正装置的奈氏曲线为( B )

A.圆 B.上半圆 C.下半圆 D.45°弧线

18.在系统中串联PD调节器,以下那一种说法是错误的(D )

A.是一种相位超前校正装置 B.能影响系统开环幅频特性的高频段 C.使系统的稳定性能得到改善 D.使系统的稳态精度得到改善 19.根轨迹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公式为( D )

?P??ZjnmiA.

j?1i?1?Z??Pimnjn?m B.

i?1j?1n?m

13

?Z??PimnjC.

i?1j?1?P??Zjnmin?m D.

j?1i?1n?m

20.直流伺服电动机—测速机机组(型号为70SZD01F24MB)实际的机电时间常数为( D) A.8.4 ms B.9.4 ms C.11.4 ms D.12.4 ms

1. 如果被调量随着给定量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控制系统叫(b )

A.恒值调节系统 B.随动系统 C.连续控制系统 D.数字控制系统

2. 与开环控制系统相比较,闭环控制系统通常对(b )进行直接或间接地测量,通过反馈环节去影响控制信号。

A.输出量 B.输入量 C.扰动量 D.设定量 3. 直接对控制对象进行操作的元件称为(D

A.给定元件 B.放大元件 C.比较元件 D.执行元件 4. 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G?s??1,则该环节是(C ) TsA.比例环节 B.惯性环节 C.积分环节 D.微分环节 5. 已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函数是y?t??0.1t2,则系统的传递函数是( A )

0.10.10.20.2 B. C. D. 322ssss6. 梅逊公式主要用来(C )

A.判断稳定性 B.计算输入误差 C.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D.求系统的根轨迹

7. 已知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呈现出等幅振荡,则其阻尼比可能为( C ) A.0.6 B.0.707 C.0 D.1

8. 在系统对输入信号的时域响应中,其调整时间的长短是与( A )指标密切相关。 A.允许的稳态误差 B.允许的超调量 C.允许的上升时间 D.允许的峰值时间

79. 设一阶系统的传递G(s)?,其阶跃响应曲线在t =0处的切线斜率为(B )

s?2A.7 B.2 C.7 D.1

2210.若系统的传递函数在右半S平面上没有零点和极点,则该系统称作( B ) A.非最小相位系统 B.最小相位系统 C.不稳定系统 D.振荡系统 11.一般为使系统有较好的稳定性,希望相位裕量?为(C )

A.0~15? B.15?~30? C.30?~60? D.60?~90?

s?2k12.某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GB?s??3,当k=( C )时,闭环系统临

s?3s2?4s?2k界稳定。

A.2 B.4 C.6 D.8

A.

14

13.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K,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 C ) 3S(S?4)A.(-4,∞) B.(-4,0) C.(-∞,-4) D.( 0,∞) 14.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4,当输入为单位斜坡时,其加速度22s(s?3s?2)误差为( A )

A.0 B.0.25 C.4 D.? 15.系统的传递函数G?s??5,其系统的增益和型次为 (B ) 2s(s?1)(s?4)A.5,2 B.5/4,2 C.5,4 D.5/4,4 16.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Gj(s)?

s?12s?1,则它是一种( C )

10s?10.2s?1A.相位滞后校正 B.相位超前校正 C.相位滞后—超前校正 D.反馈校正

?的关系,通常是( B ) 17.进行串联超前校正前的穿越频率?c与校正后的穿越频率?c? B.?c>?c? C.?c

s(s?1)(s?2)A.0 B.2 C.4 D.6 19.某校正环节传递函数Gc(s)?100s?1,则其频率特性的奈氏图终点坐标为( D )

10s?1A.(0,j0) B.(1,j0) C.(1,j1) D.(10,j0)

20.A、B是高阶系统的二个极点,一般当极点A距离虚轴比极点B距离虚轴大于( A )时,分析系统时可忽略极点A。

A.5倍 B.4倍 C.3倍 D.2倍

1. 系统已给出,确定输入,使输出尽可能符合给定的最佳要求,称为( .A )

A.最优控制 B.系统辨识 C.系统分析 D.最优设计

2. 与开环控制系统相比较,闭环控制系统通常对(.B )进行直接或间接地测量,通过反馈环节去影响控制信号。

A.输出量 B.输入量 C.扰动量 D.设定量

3. 在系统对输入信号的时域响应中,其调整时间的长短是与( .D )指标密切相关。

A.允许的峰值时间 B.允许的超调量 C.允许的上升时间 D.允许的稳态误差 4. 主要用于产生输入信号的元件称为( B )

A.比较元件 B.给定元件 C.反馈元件 D.放大元件

15. 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G?s??,则该环节是(C )

5s?1 1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