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论语三百讲(1-300讲)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8 2:44: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当然是反对邪恶。人性是向善的,由内心引发真诚的力量是关键。行仁者跟你所知的所有的坏事都势不两立,你对人的判断一定是只问是非,只问善恶,这样的人行仁才能真正达到一个标准,叫做无私。 第43讲富贵与贫贱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第四》

【译】孔子说,富有与尊贵是每一个人都想要的,如果不依正当的途径加于君子身上,他是不会接受的。贫穷与卑微是每一个人都讨厌的,如果不依正当的途径加于君子身上,他是不会逃避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人生正途凭什么成就他的名声?君子不会有片刻的时间脱离人生的正途,在匆忙、急迫的时候,坚持如此,在危险、困顿的时候,也坚持如此。 富贵跟贫贱这两者对人来说都有某种诱惑,如果给我富贵的话,我就很容易因为有富贵而忘记了根本;反之当你贫贱的时候,外面没有任何依靠,你反而比较容易收敛自己,回归内心去思考清楚,人生应该何去何从。孔子这段话说出了一般人的心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但是对这两种态度不同正好显出儒家思想的最主要的特色。 第44讲用力行仁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论语里仁第四》

【译】孔子说,我不曾见过爱好完美人格者与厌恶不完美人格者。一个人爱好完美的人格已经达到最好的极限了,厌恶不完美的人格,那么他追求完美人格的办法是不使偏邪的行为出现在自己身上。有没有人会在某一段时间致力于培养完美人格的呢?真要这么做我不曾见过力量不够的,或许真有力量不够的,只是我未曾见过罢了。 仁的内容: 人之性:人性向善; 人之道:择善固执; 人之成:止于至善。 孔子教学的策略: 消极的:不要做坏事; 积极的:要去做好事。

孔子认为没有谁力量不够的,只要任何时候你愿意走上人生的正路,没有力量不够的,就看你自己愿不愿意选择这个路而已。而有些人不愿意选择是因为他有各种利害的考虑,很多时候你会觉得生活构成一个习惯,习惯形成某种轨道。你在这上面走感觉很轻松,觉得反正我不太好,别人也没有比我更好,我有点差,别人好像也比我更差,就得过且过,结果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人生最怕时间一去不再回来,时间是不等人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45讲走向完美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论语里仁第四》

【译】孔子说人们所犯的过错各由其本身的性格类别而来,因此察看一个人的过错,就知道他的人生正途何在。

每一个人都难免犯错,如果他比较温和,那他的过失就可能偏向懦弱这一方面;相对的个性比较刚强的人,他的过失就可能就是比较莽撞了。如果一个孩子的表现让你看不到任何过失,你就很难给他指导,因为他每一方面表现得都很好,他有时候是刻意让自己的过失不要显出来,那父母反而无从教起。所以对于有些孩子恐怕需要多鼓励一下,让他在某些事情上往前

走。孔子也说个性冲动的人,做任何事都要先商量请教,而个性较怯弱的人,就要鼓励他积极行动。最好能够做到像颜渊那样,“不迁怒,不贰过”,不再重犯同样的过失。

“性格”可以分为性向与风格,受教育就是要让你针对自己的做人处事的风格来加以培养,性向很难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向。我们有时候希望朋友能够改善,那我们首先就要改善自己,否则的话你这一生恐怕永远跟过失在一起,也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第46讲道的境界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第四》

【译】孔子说,早晨听懂了人生理想,就算当晚要死也无妨。

基督教有说过,你行善的时候不要计较我做了几件好事,生命本身它不在乎你做几件好事,而在于你转向善一旦找到正路的话,所有的过失很快就可以化解。这和孔子所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是一样的境界。这就说明在人生的修养过程里面你能做几件好事,那是量的问题,你的心转向正确的方向,转向光明,那是一个质的问题,质的问题显然更重要。而佛教的俗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是是同样的意思,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一个人,他放下屠刀,立地就成佛了。他一旦觉悟了生命就转向了光明,就没有问题了。 人生就在于你能够转向正确的方向,一旦转向正确的方向,你做起该做的事来就非常的自由。生命本身它不在乎你做几件好事,而在于你转向善,你整个生命都已经转变了,在质方面完全改变了,跟以前判若二人。 第47讲立志于道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第四》

【译】孔子说,读书人立志追求人生理想,却以简陋的衣服与粗糙的食物为可耻,那就不值得与他谈论什么道理了。 在追求道时要分辨一些词:

第一个是必要的,你吃什么穿什么这是必要的;

第二个是需要的,比如活到老要学到老,大家交朋友的话,要经常保持来往,这是需要的; 第三个是重要的,就是所谓的道,它是你心里那个方向,你这一生追求的目标,甚至为了道而可以牺牲的,像孟子后来所说的“殉道”。

所以我们有时候交朋友,跟别人互相商量,谈一谈人生的理想,确实是如此,道不同不相为谋。但这个“道”是中性的,就好像人生有路,条条大路通罗马。“道”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路;第二是人类共同的正路,应该去走的。儒家的思想所掌握的是第二点,也就是说一个念书人如果立志于求道,立志于学道,那么他应该把心思专注放在内在自我的成长,而不要放在外在,那样很容易被富贵荣华所眩惑。 第48讲道义并行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论语里仁第四》

【译】孔子说,君子立身处世于天下,无所排拒,也无所贪慕,完全与道义并肩而行。 学习儒家的时候不要忽略,一方面要行仁,因为人性向善,真诚引发力量,由内而发做该做的事;另一方面要讲明智,学则不固。我们活在世界上让简单的归于简单,人与人相处的时候,有各种社会规范,都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或是有不成文的各种规定。我们在同一个社会里面的人,容易有共识,不过不能全靠这个,这算是简单的事情。复杂方面的话,就会随时要看情况而定,要注意到我怎么样去掌握到这一次的情况,以前每一次这样做都对,并不代表你今天这样做还是对的,你对每一个人这样做都对,不见得代表你对这一个人做是对的,这就是我们所面对真实的人生,确实非常复杂。所以孔子才会说这样的话,“无敌也,无莫也”,

无所排拒,也无所贪慕。事实上这有时候让别人很难了解,然后一切都要看道义,与道义并肩而行,我跟“义”结合在一起,每一次有问题我都会作灵活的判断做一个明智的正确的选择。

第49讲君子怀德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里仁第四》

【译】孔子说君子关心的是德行,小人关心的是产业;君子关心的是规范,小人关心的是利润。

儒家的思想考虑的不是一时的利害关系,它考虑的是长期的,只有跟人内在生命有关的。所以儒家教你的原则,又变成最简便的原则了,不论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你都要把握住这个内在的原则。就是说一件事情要不要做,不要考虑利害,只问我该不该做。所以孔子这段话是说君子跟小人对比,你要怎么选择,有时候就在一念之间,这一念之间是不能妥协的。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论语里仁第四》

【译】孔子说,做人处事全以利益来考量,就会招致许多怨恨。

我们有时候做人处事,有些事情你要坚持,在商言商。但是有些牵涉到道义的事情,比如公益的事情,就不用计较利害的问题了,只要你有能力,你该做的你就去做。否则的话,人的世界就非常的无聊了。孔子提又提醒我们要化解各种怨恨的话,就要把“利”这个字的分量降低。

第50讲一以贯之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第四》

【译】孔子说,参,我的人生观是由一个中心思想贯穿起来的。曾子说,的确如此。孔子出去后,别的学生就问曾子,老师所指的是什么?曾子说,老师的人生观只是忠与恕罢了。 按曾参的解释,孔子之道只是忠恕罢了,如果把“忠”当作尽己,“恕”当作推己及人。那么孔子只注意到了人我之间的互动而已吗?显然不是,孔子曾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所以他的道绝不是只有讲人我之间的互动。他还谈到人的生命的意义跟价值何在的问题,必要的时候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杀身成仁的问题。对于人生都有完整的说明,也知道人生应该何去何从。但是曾参非常好学,他一路发展到了晚年的时候,的确有了更好的体会,他了解到了孔子的一贯之道在于仁字,而不再是忠恕两个字。 第51讲见贤思齐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第四》

【译】孔子说,看见德行卓越的人,就要想怎么样努力像他一样;看见德行有亏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是否也犯同样的毛病。

孔子提醒我们学习的时候要去思考,但是这个思考,不但是学习的时候。在任何时候跟别人来往都要思考,也可以说你把它当作一种主体的自觉,经常要把自己放在一个特定的角度来对照。我们在社会上广交朋友,跟很多人都认识了,不是只为了跟别人来往而已,而是为了看到别人不同的生命的姿态,看到别人不同的生活的方式。通过对照发现别人好的方面,我要跟他学习,别人不好的,我提醒自己不要跟他一样。交朋友的目的是为了互相帮助走上人生的正路,所有一切都要归结于自己行为的改善。而我们学习《论语》的目的也是如此,希望找到生命的方向,希望能够让自己的生命越活越精彩,越活越充实。 第52讲真正的孝顺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论语里仁第四》

【译】孔子说,服侍父母时,发现父母将有什么过错,要委婉地劝阻,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接受,仍然要恭敬地,不触犯他们,内心忧愁但是不去抱怨。

这段话很清楚地提醒我们父母也是人,也可能犯错。你给父母进谏,劝阻他们不要做不该做的事。但是,如果你委婉劝阻了,却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父母接受。这时候不能吵架,更不能翻脸,仍然要恭敬地不要触犯他们,也不要去抱怨他们。我们做子女的能够得到父母的生养照顾,那是像天地一样的大恩。我们对父母亲一定要牢牢地记得,好好地孝顺,万一父母如果做得不对了,做子女的往往只有设法自己努力行善,减少父母的一些过错,多多积德。让别人看在你子女的份上,对你父母减少一些批评,所以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第53讲一起成熟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第四》

【译】孔子说父母在世时,子女不出远门,如果出远门就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里仁第四》 【译】孔子说父母的年纪,做子女的不能不记得,一方面为他们得享高寿而欢喜;另一方面,为他们日渐老迈而忧虑。

虽然孔子个人的生命遭遇是一个独特的情况,但是他在谈到人的问题的时候,都是可以谈到普遍的现象,不管对象是中国人、外国人还是古代人、现代人。孔子讲这些孝顺的事情并不单指他个人的问题,他讲的都是人类共同的问题,而偏偏孔子个人的遭遇是非常不幸的。他可以排除、超越个人特定的遭遇,去看待人类普遍的状况,这就是伟大的哲学家。所以我们学儒家思想的时候,常常感受到生命有一种普遍性,这种普遍性是说你只要是人,都有一样的一种心态、一样的要求,要求走向完美。父母子女是最深的关系,在儒家的五伦里面是最根本的一种关系,任何人都不能够避开这种关系。 第54讲认识自己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论语里仁第四》

【译】孔子说,因为自我约束,而在做人处事上有什么失误,那是很少有的。

通常一个人心里不愉快,就是看到别人就羡慕别人,看到别人这一方面好,就想跟他一样。但是他忽略掉,自己是什么样的性格,自己有什么样的要求,结果老是去跟别人比,那怎么会快乐呢。所以人生就是要选择,要有取舍。另外还要自我约束,跟别人来往的时候,有时候不容易收敛,能放而不能收,到最后生命力白白消耗在许多不重要的事情上。所以自古以来能够成功的人,都是能够收敛的人,能够收敛自己的欲望,专注在一个重点上。人的生命也是一样,你如果想有所成就,就要把自己的兴趣收起来,找到一个焦点。有了目标,你再全力以赴,那么力量就不得了。 现代人学儒家的重点: 第一个对自己要约; 第二个对别人要恕,恕代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三个对物质要俭,要节俭,不要浪费; 第四个对神明要敬,神明就是包括鬼神、祖先在内。 第55讲德善相随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第四》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