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习题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4 7:18: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这种用批判的武器代替武器的批判的做法,只是脱离社会实际的唯心主义幻想。武器的批判并不能代替变革社会现实的革命实践,进行武器的批判的社会力量也不是鲍威尔之类的所谓批判者,而是被他们所蔑视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

对现存的私有制社会,只有将批判的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对其彻底的改造。明确的论证和申明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既是马克思迈向唯物史观的重要一步,也是他已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的重要标志。 4、

为什么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

萌芽的大纲”?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批判费尔巴哈为重点,确立了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诞生。同时,《提纲》第一次将实践作为哲学理论的基本范畴,提出了新世界观特别是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些基本原理,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哲学的根本区别。它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过程中,是一块结束旧质开创新质的界碑,子啊马克思哲学史上具有根本划界的意义,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天才萌芽。

2.《提纲》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为唯物史观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生长点和立足点。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基本和首要的观点。正是基于科学的实践观点,马克思在《提纲》中深刻揭示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科学的说明了人的社会性本质,正确的阐述了社会实践是

11

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马克思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进而阐明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性意义。可以说《提纲》提出了“新唯物主义”哲学的纲领。

3.《提纲》依据科学实践观,从根本上揭露了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根本缺陷。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就指出: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 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把能动的方面抽象的发展的。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意义,因而不能正确的解决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更看不到主体基于实践基础上的能动性,因而在本质上是一种消极、直观的唯物主义。

4.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既是认识论的重要范畴,更是历史观的重要范畴。他在《提纲》中用“实践”把历史观和认识论有机统一起来,不仅解决了真理标准问题,而且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旧唯物主义既无法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更看不到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所以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问题,他们把人的本质抽象的理解为“类”,归结为人的自然本质。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克服了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旧哲学的局限性,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

5.在《提纲》里马克思提出的科学实践观为自己全面创立和阐发新世

12

界观,特别是新历史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将《提纲》称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

综上所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大纲”。

5、为什么说《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化、发挥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基本思想,进一步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费尔巴哈哲学和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确立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

第一,阐明了唯物史观考察历史的出发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科学的实践观点出发,论述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提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这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命题的最初表述,从而彻底划清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原则界限。

第二,考察了分工及其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类生产生活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分工。分工起初只是自然的分工,即性别的分工以及因体力和天赋差别而产生的分工等。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产生了真正的社会分工。通过对分工范畴的考察,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地说明了生产活动与分工的相互关系。他们认为,正是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才形成了其他社会活动形式以及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并造成阶级之间的对立。这说明,分工又是形成和制约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现实基础。因此分工不仅与所有

13

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且也与阶级的产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分工的范围内,私人关系必然地会发展为阶级关系,并作为这样的关系固定下来。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阶级关系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第三,揭示了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辩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只要进行生产活动,立即就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交往形式。只有在揭示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才能从整体上把握社会生产,从而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在马恩看来,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力决定交往形式的性质和状况。私有制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同样它也只有在大工业生产充分发展的条件下才能被消灭。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交往形式的区别,也是由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水平和程度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交往形式对生产力有能动的反作用,当交往形式适合生产需要的时候,它是生产的必要条件,是人们在生产中的自主活动条件,促进着生产的发展;当交往形式成了生产力的桎梏时,就必然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辩证关系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遵循的最基本的规律。

第四,分析了市民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生产方式的分析,阐述了生产力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以及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辩证运动,从而得出了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的结论。但要完整地说明社会历史的

14

发展,说明社会形态的更替和演变,还必须对政治、法律制度等政治上层建筑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等观念上层建筑与生产方式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进行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研究了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与社会生产的关系,从而阐明了经济基础上层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社会的交往形式,一方面,对生产而言是生产力借以运动的形式,另一方面,它在历史上的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及任何其他的观念上层建筑的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对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在推动经济基础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也作了充分肯定,从而坚持和发展了历史辩证法。

第五,表述了社会形态及其更替的基本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形成了完整的关于社会形态的学说,指出社会有机体是各种关系和现象有机联系的整体,任何社会形态虽都具有其特殊的性质,但它们都遵循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一般规律而运行。通过运用这种唯物史观来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马克思和恩格斯将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和共产主义所有制。这样,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出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实质,是基于生产力发展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更替。

6、为什么说《哲学的贫困》为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1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