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6 16:41: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由于自身免疫性抗体破坏了终板膜上的ACh 受体通道所致;而有机磷中毒出现的肌肉颤动,则是由于有机磷可使胆碱酯酶丧失活性,造成ACh 在接头间隙中大量蓄积并持续作用于终板膜上ACh 受体通道所产生的。
18. 骨骼肌收缩时,肌肉或肌纤维的缩短并不伴有肌细胞内部的肌丝缩短或卷曲,只是肌小节中细肌丝滑入到粗肌丝之间,使肌小节缩短,乃至整个肌原纤维、肌细胞缩短,此即肌丝滑行理论。肌丝滑行理论最直接的证明是:骨骼肌收缩时,暗带长度不变;明带长度虽然缩短,但同时暗带中央的H 带也相应地变窄。暗带长度不变说明在肌肉收缩时,粗肌丝没有缩短。明带长度的缩短和H 带同时相应地变窄表明细肌丝也没有缩短,只是向暗带中央移动,和粗肌丝发生了更大程度的重叠。
19. 骨骼肌收缩机制可用肌丝滑行理论加以解释。从分子水平看,肌丝滑行的基本过程包括:①肌细胞膜上发生的动作电位经兴奋-收缩耦联使肌浆中Ca2+浓度增高;②肌钙蛋白与Ca2+结合后发生构象改变;③与肌钙蛋白结合的原肌球蛋白构象改变,“位阻效应”解除;④粗肌丝上肌球蛋白横桥头部和细肌丝肌动蛋白上的结合位点结合;⑤处于高势能状态的横桥向M 线方向摆动,使细肌丝被拉向粗肌丝的M 线方向;⑥横桥与ATP 结合,与肌动蛋白解离,水解ATP 并复位至原来的高势能状态;⑦横桥头部与肌动蛋白上下一位点结合并摆动,使细肌丝不断向暗带中央移动,引起肌小节缩短。
20. 电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的过程中,依次发生的生理活动为:①阈刺激或阈上刺激使坐骨神经发生兴奋(即产生动作电位);②兴奋沿坐骨神经传向运动末梢(局部电流学说);③兴奋在神经-肌接头处的传递,即突触前膜去极化引起Ca2+内流→Ca2+内流触发神经递质ACh 释放→ACh 经扩散与接头后膜上的N2 型ACh 受体通道结合,出现以Na+内流为主的离子跨膜移动,形成去极化的终板电位→终板电位传播到周围一般肌膜,产生动作电位并传遍整个肌细胞;④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肌细胞胞浆内Ca2+浓度迅速增高;⑤胞浆内Ca2+与肌钙蛋白结合,诱发肌丝滑行,肌肉收缩(依后负荷不同,表现为等长收缩或等张收缩;依刺激频率不同表现为单收缩或程度不等的强直收缩);⑥肌浆网膜上Ca2+泵活动回收Ca2+,使胞浆内Ca2+浓度恢复,肌肉舒张。
第三章 血液
选择题
1 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
A 与血浆容积之比 B 与血管容积之比 C 与血细胞容积之比 D 在血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E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2 人体体液中的蛋白质浓度是
A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B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C血浆〉细胞内液〉组织液 D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 E组织液〉血浆〉细胞内液 3 血浆的粘度与切率的关系是
A 无关 B 正变 C 反变 D 血流慢时无关,血流快时呈正变 E 血流快时无关,血流慢时呈反变 4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形成主要决定于血浆中的
A α1球蛋白 Bα2球蛋白 Cγ球蛋白 D白蛋白 E纤维蛋白原 5 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形成主要决定于血浆中的
A 各种正离子 B 各种负离子 C Na+和Cl- D氨基酸和尿素 E葡萄糖和氨基酸 6 60kg体重的正常成年人的血量为
A 2.8-4.0L B 4.2-4.8L C 5.0-7.0L D 7.0-8.0L E 10-20L 7 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
A 200mmol/L B 250mmol/L C 300mmol/L D 350mmol/L E 400mmol/L 8 正常人的血浆pH为
A 6.8-7.0 B 7.0±0.05 C 7.2±0.05 D 7.0-7.4 E 7.4±0.05 9 决定血浆pH的缓冲对是
A K2HPO4/KH2PO4 B KHCO3/H2CO3 C Na2HPO4/NaH2PO4 D NaHCO3/H2CO3 E 蛋白质钠盐/蛋白质 10 各种血细胞均起源于骨髓中的
A 成纤维细胞 B 髓系干细胞 C 淋巴系干细胞 D 基质细胞 E 多能造血干细胞 11 调节红细胞生成的特异性体液因子是
A 集落刺激因子 B 生长激素 C 雄激素 D 雌激素 E 促红细胞生成素 12 低温储存较久的血液,血浆中哪种离子浓度升高?
A Na+ B Ca2+ C K+ D Cl- E HCO3-
13 红细胞膜上钠泵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葡萄糖通过哪条途径产生?
A 糖原分解和有氧氧化 B 糖原分解和糖原异生 C 糖原分解和无氧氧化 D 糖原异生和磷酸戊糖旁路 E 糖酵解和磷酸戊糖旁路 14 使血沉加快的主要因素是
A 血浆中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及胆固醇含量增多 B红细胞成双凹碟形 C 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浓度降低 D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增高 E 血浆中卵磷脂含量增高 15 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主要部位是
A 骨髓 B 肝 C 脾 D 肾 E 垂体 16 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
A 多能造血干细胞进入细胞周期 B 早期红系祖细胞增殖 C 晚期红系祖细胞增殖,分化 D 幼红细胞增殖与合成血红蛋白 E 成熟红细胞释放入血
17 可是血浆中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增高的有效刺激物是
A 组织中O2的分压降低 B 血糖浓度升高 C 组织中O2的分压升高 D 血糖浓度降低 E 组织中CO2的分压升高 18 合成血红蛋白的基本原料是
A 铁和叶酸 B 钴和维生素B12 C蛋白质和内因子 D 铁和蛋白质 E 钴和蛋白质 19 红细胞血管外破坏的主要部位是
A 肝和骨髓 B 脾和骨髓 C 肝和肾 D 脾和肾 E 肾和骨髓 20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缓冲pH B 缓冲温度 C 运输激素 D 运输铁 E 运输O2和CO2 21 球形红细胞的特征是
A 表面积小,变形能力增强,渗透脆性正常
B 表面积和体积之比变小,变形能力减弱,渗透脆性增强 C 表面积未变,变形能力正常,渗透脆性降低 D 表面积增大,变形能力正常,渗透脆性增加 E 表面积增大,变形能力增强,渗透脆性增加 22 血浆和组织液各成分浓度的主要区别是
A Cl- B HPO42-/H2PO4- C Na+ D Ca2+ E 蛋白质
23 某人血量为70ml/kg体重,红细胞计数为5×1012/L,其循环血中红细胞每kg体重每小时更新量是
A.5×1012 B.10×1012 C.12×1010 D. 8×1010 E.8×109 24 正常成年男性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高于女性,主要是由于
A 男性活动量大,组织相对缺氧 B 男性骨骼粗大,骨骼造血较多 C 男性体重大 D 男性雄激素多 E 男性苏红细胞生成素多 25 人血液中主要的吞噬细胞是
A B淋巴细胞 B T淋巴细胞 C 嗜酸性粒细胞 D 嗜碱性粒细胞 E 中性粒细胞
26 成年人骨髓中储存的中性粒细胞约为血液中的
A 1-5倍 B 10-20倍 C 50-150倍 D 500-1000倍 E 5000-10000倍 27 一般认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主要反映
A 循环池中性粒细胞 B 边缘池中性粒细胞 C 血液中中性粒细胞 D 单核细胞 E 骨髓释放的白细胞 28 我国健康成年人安静时白细胞总数是
A 500×109/L B (10-30)×109/L C (4-10)×109/L D (100-300)×109/L E (4-10)×1012/L 29 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 释放细胞毒素 B 产生抗体 C 参与生理性止血 D 释放组胺 E 吞噬异物
30 某人白细胞总数为11×109/L,中性粒细胞为5×109/L,嗜酸性粒细胞占3×109/L,可见于
A 急性化脓性炎症 B 正常人 C 血吸虫病 D高原反应 E 婴儿 31 嗜碱性粒细胞颗粒中含有
A 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 B 过氧化物酶和碱性蛋白质 C 过氧化物酶和溶酶体酶 D 前列腺素E和多集落刺激因子 E 组胺酶,碱性蛋白溶酶体酶 32 调节白细胞增和分化的主要物质是
A 肾上腺素 B 肾上腺皮质激素 C 集落刺激因子 D 调理素 E 甲状腺激素
33 促血小板生成素刺激的靶细胞主要是
A 巨核系祖细胞 B 粒系祖细胞 C 红系祖细胞 D 淋巴系祖细胞 E 巨噬系祖细胞 34 造血祖细胞和造血干细胞的共同特点是
A 增殖能力强 B 自我复制能力强
C 正常有50%处于细胞周期 D 形态学上不能被识别 E 细胞表面标志均为CD34+/CD38+/Lin+ 35 造血微环境是指
A 骨骼的黄骨髓成分 B 造血器官中的脂肪组织
C 造血器官中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造血调节因子 D 造血器官中的微循环,脂肪细胞 E 骨髓中的造血细胞
36 某成年人的Hb为120g/L,红细胞为3×1012/L,红细胞体积为100μm3,此人可能是
A 缺铁性贫血 B 维生素B12缺乏 C 高原居民 D 急性化脓性感染 E正常血象 37 红细胞发生叠连后,红细胞
A 表面积与容积的比值减少,于血浆的摩擦减小,使血沉加快 B 表面积与容积的比值减少,于血浆的摩擦减小,使血沉减慢 C 表面积与容积的比值减少,于血浆的摩擦增大,使血沉减慢 D 表面积与容积的比值增加,于血浆的摩擦增大,使血沉加快 E 表面积与容积的比值增加,于血浆的摩擦减小,使血沉加快 38 欲准确测得血细胞比容值,应如何校正?
A 测得值×0.91(是各类血管血细胞比容差别的系数) B 测得值÷0.96(压积血细胞之间尚存3%-5%的血浆量)
C 测得值×0.99(占血量约1%的白细胞和血小板,通常忽略不计) D 测得值×0.91÷ 0.96×0.99 E 测得值×0.91× 0.96 ×0.99 39 正常情况下出血时间为
A 0-0.5min B 1-3min C 5min D 6min E 10min 40 血小板彼此粘着的现象称为血小板 A 粘附 B 聚集 C 释放 D 激活 E 凝集 41 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粘着现象称为血小板
A 粘附 B 聚集 C 释放 D 凝集 E激活 42 参与血小板粘附最主要的血小板膜蛋白质是
A GPⅨ B GPⅠb C GPⅡa D GPⅢa E GPⅣ 43 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物质是
A TXA2 B PGG2 C PGH2 D PGI2 E 凝血酶 44 引起血小板第二聚集时相的主要因素是
A 血小板释放内源性ADP 血小板释放内源性 PGI2与ATP C 血小板磷脂胶粒 D受损伤阻止释放的ADP与TXA2 E 受损伤阻止释放的ATP与TXA2
45 在生理止血中,血小板的磷脂酶A2激活,可导致血小板合成并释放
A 血小板活化因子 B ATP C TXA2 D ADP E 凝血酶敏感蛋白(TM) 46 血小板释放是指血小板内的
A 致密体释放PF4,vWF的等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