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9 9:25: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合作中进行的,学生个体表现的意识也较强,没有体现出团结合作精神。 本节课虽然教学内容完成了,但很明显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还有待继续加强。

《公顷、平方千米》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于学生来说非常抽象——建立“公顷”好“平方千米”的概念。基于这一点,所以在课前学生预习时,我不仅布置学生自己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学生熟悉的便于理解的实例。

本节课由于学生预习工作较为充分,所以绝大多数学生在经过一节课的教学后基本建立了这两个较大土地面积单位的概念。

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是结合学生熟悉的咱们校园的占地面积展开教学的。我校的占地面积约为8350平方米,这一资源为我帮助学生建立1公顷的教学提供了有力帮助。通过实际感受,学生在头脑中比较清晰的建立起1公顷面积大小的概念。 在学生充分建立起1公顷的概念后,我又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东湖的面积”进行平方千米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其概念。

在课后的课堂反馈中,我发现虽然还是有学生没有建立这两个面积单位的概念,但多数学生已基本建立其概念,并能正确选择合适的单位。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认识小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读写小数。虽然学生在商场、超市等地见过小数,但学生也只仅仅知道其书写形式,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本节课我采用导学案执教,首先让学生汇报预习结果,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重点研究小数的意义。由于学生见过用“元”作单位表示商品的价格,所以首先让学生理解以“元”作单位的小数的意义。

本节课我重点让学生小组研究以“米”为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由于长度单位相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所以我分层设计了几个教学环节:第一个层次先让学生借 助分数理解1米以内的小数的一样,然后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身高来进行研究,最后

第 17 页 共 21 页

再就某一个学生的身高拓展学生理解“1.40米”与“1.4米”的关系。

本节课探究新知部分,我充分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然后分小组汇报展示,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

《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比较一、二位小数的大小。由于本学期学生都是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和理解小数的(如:借助人民币或长度单位帮助学生理解小数),所以本节课我也采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本节课我还是尝试用导学案进行教学的,由于教学内容比较简单,而且学生可以通过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迁移到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上来,所以本节课我采取的是以小组合作为主的教学形式。

在导学案中我设计了“比较本小组内所有伙伴的身高”这一活动,学生个个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在具体的情境中很快就发现了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在这一活动中, 我还收获了一个意外的精彩——有一个小组在汇报时提出1.3米和1.30米比较,谁高?这不正是我下一步要进行的拓展教学吗?抓住这一契机,我再次让学生 进行重点讨论,一阵激烈的交流后,学生们个个争先恐后的汇报自己的想法,有的认为1.30米高一些、有的认为1.3米高一些、还有的认为一样高,在他们你 一言我一语的争辩中,学生们最后达成共识——1.30米表示1米30厘米,1.3米表示1米3分米,30厘米=3分米,所以1.30米=1.3米。虽然在 这一刻,课堂纪律有点乱,但我也让学生感受到了“真理是越辩越明”。

总之,虽然还是处于试行导学案的时间,但我觉得本节课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情况下还是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这部分内容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而 又服务于生活。”在现实的生活中,许多学生在购物时已经有了小数计算的经历及自己的方法,因此我设计了到超市购物这一情景,来共同探索小数加减法的

第 18 页 共 21 页

计算方 法。通过“逛超市”,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本节课我利用知识的正迁移,首先复习了整数的加减法和小数的意义,再让学生合作探究发现小数加减法的方法。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购物经验,所以多数学生很快就找出了“把小数点对齐”的方法。

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为了提高学生计算积极性,我将后面的课堂练习也都设计成“购物”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

第八单元《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法的含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能初步用除法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分析信息、寻找方法及解决问题,逐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这一教学内容,新老教材区别很大,新教材特别重视将部分信息藏于图中,让学生自己将图文结合寻找信息并进行解答。这一理念在本节课体现尤为明 显。教材中只出示了一个信息和一个问题,而将剩余的两个信息藏于图中。为了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新知,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两点:1、能正确全 面的找出题中信息。2、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信息,解决问题。

本节课我继续尝试用导学案教学,在独立预习阶段,我请学生先将不懂的疑问记录下来,然后大胆提出,全班解决。

在交流自己遇到的问题时,有一位学生提出:“例2这题能不能这样算:60÷(2+5)?”这个问题提的非常有价值,带着这一问题,学生进入了例2的合作研究。

为了发展学生思维,我不仅重视学生对于基本法——60÷2÷5“连除”的理解,还特别重视让学生找出不同解法。学生们在思考与交流中发现,还可以用60÷(2×5)

第 19 页 共 21 页

解答,自然就解决了课始学生提出的错误的解法。

本节课的教学,我依然重视学生对于解题思路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上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体会集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运用集合的数学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搭建自主探究的平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从中获得数学学习成功的体验,点燃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

1、选取学生熟悉的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我在不改变例题呈现形式的前提下,把例题统计表中的名单换成本班学生名单,他们感到十分亲切,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涨。

2、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作用,培养学生交流、纠错的能力。

教学时,我设计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计算出第二小组的人数,然后在组内进行交流。交流中,不同的解法引发了学生的思维冲突,在经过交流思考后,学生不仅找 出了问题,并改正了错误。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作用,还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和自我纠错的能力。

3、重视发展学生思维。

第 20 页 共 21 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