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技术操作规范全[1]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1:36: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绝对禁忌证,尿道狭窄或良性前列腺增生、肿瘤导致膀胱镜插入困难者为相对禁忌证。 【造影方法】

上述逆行输尿管插管成功后,如在检查台上行C臂机下造影,可不拔出膀胱镜。如需取放射科摄片,则拔出膀胱镜后将输尿管导管末端插入无菌试管年内,标记好左右侧并妥善固定。

先摄KUB平片。然后向输尿管导管内注入15%-30%泛影葡胺,透视观察下以显影满意为止且摄片。无透视监测时一般以患者感腰部有轻度酸胀感为度,注射速度不宜过快,不超过10ml。摄片后应及时读片,直至造影满意为止。对需了解全程输尿管情况者,可采用边拔输尿管导管边注人造影剂的方法摄片。对阴性结石或怀疑肾盂内有小肿瘤者,可再用空气作对比造影。视患者情况可保留输尿管导管(有梗阻时)或拔管。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避免逆行感染,造影剂中可酌家抗生素。

2.正常情况下一般一侧注入造影剂5-10ml,有肾盂积水者可酌情增加,注射速度不应过快,以免发生返流及术后剧烈腰痛。

3.对有药物过敏者应高度重视,并应作碘过敏试验。 4.造影剂注入时应避免注入空气,以免影响观察。

5.对肾功能不全者,注意避免逆行造影后发生肾功能衰竭。 【并发症】

1.腰痛当注射造影剂速度过快、量过大时容易出现。常伴恶心、呕吐和绞痛,一般6-24小时缓解。解痉止痛和抗炎利尿治疗常有效。

2.血尿多由于插镜、插管损伤引起,应多饮水,止血、抗炎治疗。

3.感染多由逆行感染引起。一般可予口服抗生素,对畏寒、高热者应静脉应用广谱抗生素。 4.少尿、无尿多见于双侧逆行肾盂造影时,机制不清,可能与造影剂刺激及肾小管返流引起肾小管赫膜水肿及神经反射有关。一旦发生,应用抗过敏药、糖皮质激素及利尿药,并密切观察。

5.输尿管、肾盂穿孔与输尿管导管较硬、操作不当及管壁本身病变等有关。一旦发生,应终止检查,并视穿孔位置、程度作相应处理。

十、肾穿刺尿路造影 【适应证】

1.在IVU和逆行尿路造影失败或不满意时。

2.必须了解上尿路情况而有行逆行尿路造影禁忌者。 3.已行尿流改道且需了解上尿路情况者。 【禁忌证】

1.全身状况差,无法耐受穿刺和造影检查者。 2.有严重出血倾向者。

3.穿刺部位有明显皮肤感染者。

4.疑有肾脏肿瘤者慎用,结核者应在抗痨后进行。 【操作方法】

1.侧卧位或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2.穿刺点相当于第12肋缘下1cm,第l-2腰椎棘突旁6-9cm处;或在B超定位下选择肾皮质最薄处。

3.局麻下将20-22号长穿刺针刺入肾集合系统,拔出针芯,有尿液流出后留标本送常规、培养及生化检查。

- 26 -

4.在透视下注入造影剂至显影满意是摄片,必要时可来回抽吸数次让肾盂内造影剂混匀,且有利于输尿管显影。造影完毕后抽出大部分积水及造影剂,必要时注入抗生素预防感染。

5.对需行肾穿刺造瘘者可行扩张并置人单J管,缝合固定。

十一、膀胱造影

【适应证】

1.了解膀胱形态异常的原因,如双膀胱、憩室等。 2.确定膀胱——肠道瘘的存在及部位。 3.膀胱破裂的诊断。

4.神经源性膀胱、膀胱输尿管返流的诊断。

5.了解膀胱与邻近器官病变的关系及有无异常通道,如脐尿管未闭、盆腔肿瘤等。 6.膀胱颈梗阻、膀胱肿瘤、结石等病变的诊断。 【禁忌证】

一般无禁忌证,尿道膀胱有急性炎症时应先抗炎治疗,对膀胱容量过小者注意造影剂用量应适当,且不宜行膀胱穿刺造影。 【造影方法】

先清洁肠道,造影前排空尿液,摄骨盆平片后常规插导尿管。测剩余尿量,从尿导管注入10%-20%泛影葡胺或12.5%碘化钠150-200ml摄仰卧位片及左、右斜位片各一张,显影满意后拔导尿管并嘱患者排尿,在排尿高峰时在摄片(称为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用以观察膀胱收缩功能和输尿管有无返流、膀胱憩室等。排尿后再摄片一张,观察余尿情况。

不能从尿道插入导尿管者(加婴幼儿),则可行耻骨上膀胱穿刺,注人造影剂进行膀胱造影。

十二、尿道造影

尿道造影(urethrography)常用于诊断尿道及膀胱颈部疾病,如尿道狭窄、结石、损伤、假道、憩室、畸形、肿瘤等的诊断。有顺行性和逆行性尿道造影两种方法。

逆行性尿道造影:常规消毒并插入导尿管或注射器头部,向尿道内注入10%-30%泛影葡胺或12.5%碘化钠,在注射同时摄片或在电视屏上观察尿道显影情况,并适时摄片。通常男性摄前后位及左右斜位片各一张,其中左斜位片意义较大。体位为仰卧,左侧身体抬高,左下肢伸直,右髓屈曲90度,摄片时阴茎拉伸向前上方并微背曲。女性则以侧位和斜位为宜。

顺行性尿道造影:造影剂可经静脉注人、经尿道注入或经耻骨上膀胱穿刺注入,但常用经尿道注入20%泛影葡胺,待患者感膀胱胀满并有尿意后嘱排尿,在排尿过程中摄片,或在电视屏上观察并适时摄片,此法又称排泄性尿道造影。

十三、食管造影检查操作规程

【适应证】

(1)吞咽不适及吞咽困难。 (2)门脉高压症。 (3)食管异物及炎症。 (4)食管肿瘤。

(5)观察食管周围病变与食管的关系。 【禁忌证】

食管造影无绝对禁忌证,但静脉曲张大出血后,检查应服用稀钡剂。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应暂缓

- 27 -

检查,疑有食管穿孔或食管瘘的患者,应使用碘油或有机碘溶液作检查。 【检查前准备】

(1)食管造影一般不需要做特殊准备。

(2)有食管梗阻症患者,检查前禁食数小时。

(3)疑有贲门痉挛、贲门周围癌及食管裂孔疝时,因需同时观察胃部情况,故应禁食6-12小时。 (4)做低张双对比造影,备好平滑肌松弛剂,如654-2 10-20mg或阿托品0.5-1.0mg。

(5)造影剂为200%左右的双对比硫酸钡混合悬液,根据病人的吞咽困难程度,给予不同厚度及 剂量的钡剂。 【检查步骤】 (一)常规食管钡餐造影

患者立于诊断床前,口服钡剂,颈段食管取正、侧位检查,胸腹段食管则用左及右前斜位进行观察。钡剂通过食管的同时,转动病人,从不同体位进行透视,于病变暴露最清楚的位置摄取点片。亦可在透视确定病变部位后再服钡,常规摄取左及左右前斜位片。如果站立位宝贝及通过食管太快,不易掌握曝光时间或透视中得不到充分观察,可采取卧位或头低位进行检查。在吞咽钡剂后立即做瓦氏试验,有利于显示食管的扩张和收缩情况。 (二)食管低张双对比造影

口服200毫升0.5-1.0%碳酸氢钠水溶液冲洗食管,除去粘液。然后肌肉注射654-2 20mg。10分钟后病人吞服产气粉扩张胃腔。随即站立取右前斜位,连续小口吞服稠钡。在服钡过程中,部分气体随钡剂一同进入食管,同时胃内气体也逆行进入食管内,形成气钡双对比,透视下选择病变显示清晰的卫视摄取点片。

十四、胃肠双对比造影操作规程 【检查前准备】

1.检查前三日及检查期间禁服任何对胃肠道机能有影响的药物。 2.检查前一日晚餐后禁食水。 【检查方法与步骤】

1.检查前应常规行胸腹透视,了解患者病史及一般准备情况,是否有造影禁忌证发现有幽门梗阻者,应抽净胃液。

2.除去患者身上影响X线穿透力的物体。

3.造影时先嘱患者口服适量发泡剂,再口服50-100毫升调制浓度为160-200%硫酸钡混悬剂,取右前斜位,观察食道及贲门情况。卧位下转体位,使钡剂均匀地涂布于胃壁黏膜上,在透视下行多体位多种手法的观察,并辅以必要的摄片,一般需摄仰卧位、俯卧位、立位、左右斜位,压迫点片等ll-13副图像。

4.如疑有小肠病变者,可再服100-200ml钡剂,应每隔15分钟或半小时直至钡剂充盈回盲肠部,若仅怀疑回盲有问题时,可予服钡剂后4-6小时仅作回盲部检查。

5.结肠是否需追查,应根据情况决定,必要时建议另行钡剂灌肠检查。 6.检查完毕,即可进食。 【禁忌证】

1.上消化道出血期间暂不宜检查。

2.肠梗阻、急性胃肠道穿孔,禁作检查。 3.急性胃肠炎恢复前不作检查。

- 28 -

十五、钡灌肠造影操作规程(气钡双对比)

【检查前准备】

1.检查前三日服少渣饮食。

2.检查前一日晚服流质,下午饮水200毫升。 3.检查前一晚上做清洁灌肠一次。

4.检查日上午做禁食后生理盐水灌肠一次。

5.检查前仔细询问病史及体检,并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病人的合作。 6.检查前二十分钟可注射654-2 20mg,也可不用。

7.钡剂采用浓度为60-120%,温度为37℃左右的硫酸钡混悬液1000ml,置于空气灌肠桶内。 【造影方法】

1.患者侧卧,轻轻插入肛管。 2.平卧,在透视下缓缓灌入钡剂,开始时速度宜慢,观察直肠及乙状结肠,并给予局部点片(正、斜位),满意后,继续灌人钡剂,显示降结肠及部分横结肠,脾区处钡剂有停留,可采用左侧抬高,左前斜位,继续加压注气,使钡剂充盈肝曲直至盲肠端,即可停止注气,避免过多钡剂返流入回肠,透视时发现病变应即时点片。

3.拔除肛管,嘱患者转、滚体位数圈,使钡剂均匀涂布肠壁,作不同体位的透视观察并分段点片。

4.结肠充盈状态检查完毕,嘱患者排便,并尽可能排空,再拍片观察各段肠管黏膜皱襞的情况。 【禁忌证】

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疑有结肠坏死穿孔者,刚作乙状结肠镜取过活组织检查患者不宜进行直肠插管造影操作规程。

十六、小肠造影

【造影前准备】

1.检查前二日进少渣饮食,同时禁服重金属药物。

2.检查前一日晚餐后禁食、禁水而于次日晨空腹作检查。 3.检查前半小时口服少许镇静剂,如安定等。

4.检查时仔细询问病史及体检,讲解注意事项,以取得病人合作。 【造影方法】

1.患者去坐位或半卧位插入十二指肠引流管,进入胃后,可让病员取仰卧右后斜位或俯卧右前斜位,在透视下不断推动导管,直至导管头通过幽门后,可很快向前插到十二指肠空肠曲,一并加以固定。

2.造影剂为以生理盐水调制成的浓度为60-120%,温度为37℃左右的硫酸钡混悬剂500-1000ml,置于空气灌肠器内。

3.透视下缓缓将造影剂及空气注入小肠内,观察各段小肠的通过及其形态、位置、蠕动等情况,直至回盲部,并采用压迫点片及病变区点片,通常所需时间为15-20分钟。 【禁忌证】

疑有胃肠穿孔、小肠坏死和有十二指肠活动性溃疡。

十七、碘造影剂反应及处理

- 29 -

【临床症状】

(1)轻度反应出现面部潮红、灼热感,眼及鼻分泌物增加,有的患者有气急、胸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及荨麻疹等。一般症状轻。

(2)重度反应出现休克。循环系统衰竭时,血压下降,脉搏快而细,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甚至心脏骤停;呼吸系统衰竭时,有喉及支气管痉挛,气喘,呼吸困难,如并发肺水肿,则吐大量泡沫样或粉红色痰;血管神经性水肿时,在面部、口腔及皮肤出现大片皮疹,皮下及黏膜下有出血等。

(3)迟发反应,是在造影后数日出现轻重不等的过敏症状。 (4)使用12.5%碘化钠造影时,用量超过60ml,被吸收后可出现碘中毒症状,如头痛、心慌、寒战及恶心等。 【急救措施】

轻度反应多为一时性,一般不需治疗,根据情况减慢注药速度或暂停注射造影剂。必要时口服非那根25mg,反应消失后可继续进行造影检查。出现重度反应时,立即终止造影检查。如有循环衰竭,则皮下注射l%肾上腺素0.25-1.0ml,或将氨茶碱0.25加10ml10%葡萄糖液做静脉注射。

出现血管性水肿时,静脉或肌肉注射盐酸苯海拉明20毫克。或肌肉注射非那根25毫克。碘化钠中毒时采取下列措施:(1)立即停止注射造影剂,终止检查;(2)设法促使进入体内的造影剂排出,如抽出或吸出造影剂,迅速排尿等;(3)口服淀粉或藕粉;(4)静脉注射硫酸钠溶液0.3-1.Oml;(5)如有休克出现,应按休克抢救措施处理。

- 30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