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关于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一课的教学反?/p>
穆棱市第一中学靳春?/p>
本节课是一节校内公开课,回顾这节课整个过程有成功之处也有遗憾,为
了更好进行教学,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对本节进行如下的分析:
本节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节,我先对这一章内容进行了分析?/p>
从总体上把握住了教学的关键,认识到了本节课在本章的地位和作用,?/p>
节课是为了二分法的教学的一节预备课,是基础课,为此也就确定了本节课?/p>
重点?/p>
零点的存在性。为此我开始思考如何让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兴趣,如何?/p>
解零点的存在性,如何在问题情境下引导学生自主探求知识产生发展过程。为
此我设计在引入时提出
2
三个方程
?/p>
1
?/p>
3x
2
0
?/p>
?/p>
2
?/p>
x
5x
6
0
?/p>
?/p>
3
?/p>
lnx
2x
6
0
让同学们解决,前两个方程学生很容易解决,但第?
个超越方程学生不能够解决,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根据由易到难,有已知
得到未知的认知规律为前提,从具体的问题出?/p>
,
揭示函数与代数式、方程之?/p>
的内在联系,并从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二次函数,推广到一般的二次函数,再?/p>
一步推广到一般的函数。从而提出零点的概念,此时再回到求方?/p>
lnx
2x
6
0
的根的问题,及时回应了导入时提出的问题又再次激发学生的?
索欲望,这时学生已经能考虑到可以利用函数的图像,零点的知识解决但同?/p>
又有新的问题出现,怎么判断函数的零点位置,什么时候出现函数的零点,这
时我有趁热打铁提出零点的存在性问题?/p>
问题
1
:函?/p>
y
?/p>
f(x)
在某个区间上是否一定有零点?/p>
怎样的条件下,函?/p>
y
?/p>
f(x)
一定有零点?/p>
探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