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著名教育学?/p>
孔子
纵观孔子的一生,他对他的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习古代文献、传授各种技
艺,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他的勤奋好学,他对真理、对理想、对完美人格的追求,
他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p>
后人。他严格要求自己,这既是孔子的高尚师德,也是孔子提出的一条教育原则。孔子爱教育?/p>
爱学生,诲人不倦,他能平等对待学生,做到教学相长,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学生们对?/p>
师非常崇敬,当有人诽谤孔子时
.
学生们站出来为孔子辩护,捍卫孔子的崇高人格?/p>
孟子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
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p>
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p>
朱熹
朱熹,初任泉州同安县主簿。任满后,请求为祠官,潜心理学研究,四处讲学,宣扬他的“太
极”即“天理”和“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体系,成为程
(
指程颢、程?/p>
)
朱学派的创始人?/p>
蔡元?/p>
蔡元培非常重视健全人格教育?/p>
他认为,
两类五种教育均不可偏废?/p>
他主?/p>
“以美育代宗教?/p>
?/p>
各级学校、各种社会活动都要进行美育。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p>
力,完成他的人格,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p>
陶行?/p>
“教育即生活”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认为,人们在社会上生活不同,因?/p>
所受的教育也不同,“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
;
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p>
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陶行知所说的“教育”是指终生教育,它以“生活”为前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