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
爱心
专心
- 1 -
上理工附?/p>
2011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摸底测试
(考试时间?/p>
90
分钟,满?/p>
15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p>
1
?/p>
6
题?/p>
(20
?/p>
)
①今天,未必所有人都能拥有一个价格不菲的电子阅读器。但当你在拥挤的地铁里打开
手机阅读一本传奇小说,或者对着电脑用鼠标拖动一本畅销书节选时,电子阅读正不可避免
地降临到普通人的生活里。数字出版,特别是电子书出版领域暗流涌动,纷纷“试水”电?/p>
阅读器;而民营出版商进军数字出版的步伐更大,继盛大以
999
元的“震撼价”推出电子阅
读器
Bambook
后,万榕书业称,今后所有图书将在纸、手机?/p>
Pc
、阅读器上同步出版,万榕
书业由此成为全国第一家全媒体出版商?/p>
②甚至,关于传统书籍和电子书籍谁更可读的争执,也已经展开。有人表示,自己仍然
无法接受阅读电子书,而更喜欢传统纸质书在手指间翻过的感觉。纸质读物的优势,首先就
是一本书自有其独特的收藏价值,毕竟当自己使用了一些资金把书买下之后,它就是属于你
的东西,而且那种时时洋溢着翰墨书香的纸质阅读对阅读者在人品、情感和文化等方面巨?/p>
而难以言传的熏陶作用,是电子阅读永远不可能代替和削减的。但也有人坚称,传统出版?/p>
定将消亡,电子阅读代表未来的希望。由于环保的概念在近几年已经有了很大的宣传、所?/p>
纸质读物的存在价值已经慢慢在走下坡路,毕竟纸质的东西还是需要通过砍伐树木来实现自
身的存在,而且由于纸质读物的重量问题,也不方便携带,再加上数字化信息的飞速发展,
人们可以更多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不仅避免了砍伐树木的问题,还正好利用起了这个
3G
时代的信息量。故而纸质书何去何从的确是比较令人担忧的?/p>
③听上去,似乎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已经开始。新年伊始,中国第一次电子书产业
论坛召开,出版商和销售商纷纷参与讨论,规划中国电子书产业的未来。另一则引人关注的
新闻是,作家贾平凹长篇小说《古炉》试图同时发行新书的纸版和电子版,由此产生版权纠
纷?/p>
《古炉》的纸质书还未面世,其电子版却提前“首发?/p>
,人民文学出版社对网易读书频?/p>
的这一做法提出了异议。对于出版社而言?/p>
“首发”问题还在其次,重要的是该社事先并不?/p>
道贾平凹将作品的电子版权授予网易读书频道。人民文学出版社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社在签
下《古炉》版权时,合同里也包含了电子版权的条款,因此《古炉》的电子版权应该归属?/p>
该社。不过,网易读书频道主编则表示,网易拥有《古炉》的电子版权是无庸置疑的,而且
是经过贾平凹本人授权的独家、首发、全本电子版权。这场纠纷,□□把它看作一个版权归
属问题,□□说是为新旧两种阅读方式的断裂提供了佐证?/p>
④其实,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阅读方式的孰优孰劣。唯有那些重视“阅读”内容本身的
人,才可能体会一个浅显的道理:阅读的本质,是不会随着工具的变化而转移的?/p>
⑤无论是在蕴含最新科技手段的电子阅读器上,还是在平实或装帧华丽的传统书本里?/p>
一本书不会教会人不同的东西。如果说阅读所追求的本质是内容,那么,这个内容是由油墨
印刷在纸张上,或是由“电子墨水”显示在电子屏上,又会有什么区别呢?阅读工具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