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p>
2
?/p>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p>
练习
1 / 10
?/p>
2
?/p>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p>
练习
1.
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
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
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反映?/p>
A.
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
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
诸侯国内部等级森?/p>
D.
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2.
“竹林七贤?所绘为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他们“皆崇尚虚无
,
轻蔑礼法
,
纵酒昏酣
,
遗落
世事”。竹林七贤的人生价值观和处世准则明显受?/p>
A.
孔孟之道的影?/p>
B.
老庄哲学的影?/p>
C.
韩非思想的影?/p>
D.
墨家学说的影?/p>
3.
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
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
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
A.
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B.
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p>
C.
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D.
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4.
《孟子·尽心》载:“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p>
财,善教得民心。”据此可知,孟子强调
A.
道德教化
B.
兴办教育
C.
克己复礼
D.
礼法并用
5.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
人必从而害之。”提出这一思想主张的学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