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p>
对映异构
按结构不同,同分异构现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的连接次序不同
而产生的异构,称为构造异构。构造异构包括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位置异构及互变异构
等。另一类是由于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排列位置不同而引起的异构,称为立体异构?/p>
立体异构包括顺反异构、对映异构和构象异构?/p>
一、偏振光和物质的旋光?/p>
1
?/p>
偏振光和物质的旋光?/p>
光是一种电磁波,光在振动的方向与其前进的方向垂直。普通光的光波是在与前进方向?/p>
直的平面内,以任何方向振动。如果使普通光通过一个尼科尔棱镜,那么只有和棱镜的晶?/p>
平行振动的光才能通过。如果这个棱镜的晶轴是直立的,那么只有在这个垂直平面上振动的
光才能通过,这种只在一人方向上振动的光称为平面偏振光,简称偏振光?/p>
实验证明,当偏振光通过葡萄糖或乳酸等物质时,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会发生旋转。物质使
偏振光的振动方向发生旋转的性质称为旋光性。具有旋光性的物质称为旋光性物质,或光?/p>
性物质。旋光性物质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旋转的角度,称为旋光度,用α表示。如果从面对
光线入射方向观察,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顺时针旋转的物质称右旋体,用?/p>
+
”表示,而使?/p>
振光的振动方向逆时针旋转的物质,称左旋体,用“—”表示?/p>
2
?/p>
旋光度和比旋光度
旋光性物质的旋光度和旋光方向可用旋光仪来测定?/p>
旋光度的大小和方向,
不仅取决于旋光性物质的结构和性质?/p>
而且与测定时溶液的浓?/p>
(或
纯液体的密度?/p>
、盛液管的长度、溶剂的性质、温度和光波的波长等有关。一定温度、一定波
长的入射光,通过一?/p>
1
分米长盛满浓度为
1g
?/p>
ml
-1
旋光性物质的盛液管时所测得的旋光度?
称比旋光度,用[α]
t
λ
表示。所以比旋光度可用下式求得:
式中
C
是旋光性物质溶液的浓度,即
1
毫升溶液里所含物质的克数?/p>
L
为盛液管的长度,
分米。在一定的条件下,旋光性物质的比旋光度是一个物理常数?/p>
测定旋光度,可计算出比旋光度,从而可鉴定末知的旋光性物质。例如。某物质的水溶液
浓度?/p>
5g/100ml
,在
1
分米长的盛液管内,温度为
20
℃,光源为钠光,用旋光仪测出旋光?
?/p>
-4.64
º
。按照上面的公式,此物质的比旋光度应为:
测定已知旋光性物质的旋光度,也可计算出该物质溶液的浓度。如一葡萄糖溶液在
1
分米
长的盛液管中测出其旋光度?/p>
+3.4
º
,而它的比旋光度查知为
+52.5
º,按以上比旋光度公式?/p>
可计算出此葡萄糖溶液的浓度:
二、分子的对称性、手性与旋光?/p>
1
?/p>
分子的对称因素:对称因素可以是一个点、一个轴或一个面?/p>
对称面:把分子分成互为实物和镜像关系两半的假想平面,称为对称面?/p>
对称中心:分子中任意原子或原子团?/p>
P
点连线的延长线上等距离处,仍是相同的原子?/p>
原子团时?/p>
P
点就称为对称中心?/p>
凡具有对称面或对称中心任何一种对称因素的分子,称为对称分子,凡不具有任何对称?/p>
素的分子,称为不对称分子?/p>
2
?/p>
分子的手性和旋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