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DA-20160926 人红细胞反定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CFDA 2016年第131号通告附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0 14:24: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附件

人红细胞反定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人红细胞反定型试剂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审评注册申报资料提供参考。

本指导原则是对人红细胞反定型试剂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

本指导原则是供申请人和审查人员使用的指导文件,不涉及注册审批等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有能够满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应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标准体系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

一、范围

人红细胞反定型试剂用于人ABO血型的反定型,测定被检者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抗B抗体,辅助正定型结果判断ABO血型。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人红细胞反定型试剂,同时适用于不同的检测方法,如试管法、柱凝集法、微孔板法等,但不适用于血源筛查用人红细胞反定型试剂。

本指导原则仅包括对人反定型红细胞试剂注册申报资料中

—1——

部分项目的要求,适用于进行产品注册和相关许可事项变更的产品。其他未尽事宜,应当符合《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号)(以下简称《办法》)等相关法规要求。

二、基本要求 (一)综述资料

综述资料的撰写应符合《关于公布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的公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4年第44号)(以下简称“44号公告”)的相关要求。内容主要包括产品预期用途、产品描述、有关生物安全性的说明、有关产品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和评价以及同类产品在国内外批准上市的情况介绍等内容,其中同类产品上市情况介绍部分应着重从抗原性、特异性、亲和力、溶血率、有效期等方面写明拟申报产品与目前市场上已获批准的同类产品之间的异同。

(二)主要原材料研究资料

主要原材料研究资料应包括主要组成成分(红细胞及细胞保存液成分等)的选择、制备及其质量标准的研究资料。

1.红细胞的选择及质量标准。需详细描述红细胞的来源。红细胞来源应稳定、可靠,采集时间期限明确。红细胞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如红细胞Rh表型为阳性(D+、C+、E+),则应在A1、B红细胞外增加Rh阳性的O型红细胞。

(2)如只包含A1、B红细胞,则两支红细胞均应为Rh表型阴性(D-、E-、C- )的混合细胞悬液。

应对试剂红细胞进行以下基本特性的研究:

红细胞献血员应进行血型正反定型检测,只有在正反定型结

—2——

果一致的情况下,其红细胞才能用于生产。

①红细胞的抗原性:反定型红细胞至少要包括A1和B细胞,使用A2和O细胞测定可解决部分血型测定中的异常情况,A2细胞可测定A亚型,O细胞可在测定中作为抗原阴性对照。

②红细胞的抗原强度:通过考察不同凝集强度时抗体试剂(抗-A、抗-B、抗-H)的稀释度,说明试剂红细胞的抗原强度。

③亲和力:通过与相应抗体(抗-A、抗-B、抗-H)反应在多少秒(如15秒)内出现凝集,3分钟内凝集块达到1mm2以上(或凝集强度≥3+)等指标体现细胞亲和力,可参照相关规定进行试验及结果判断。抗体效价应符合国家规定。

④红细胞的特异性:使用抗-A、抗-A1抗-B、抗-H抗体进行特异性验证。不与ABO血型系统非对应抗体发生阳性反应。

⑤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使用抗-IgG和抗-补体或使用多特异性抗人球蛋白试剂对试剂红细胞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时,结果应为阴性。

⑥溶血率(性):明确溶血率的试验方法、实验所需物品及溶血率的要求。可采用溶血率或游离血红蛋白浓度的作为评价指标。

⑦红细胞浓度的确定:说明红细胞悬浮液的浓度和限度(如3%±0.2%)。

2.红细胞保存液的选择:说明红细胞保存液的选择过程,提交试验数据说明最终确定的保存液在保证细胞的抗原性(抗原减弱)、减少溶血等方面的性能。需明确保存液中各组分的基本作用,如何防止溶血、抗原减弱、补体激活等。另外应对红细胞保存液的以下性能进行研究:

(1)PH值。

(2)在选定的保存液环境中进行试剂红细胞稳定性的研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