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6 6:32: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县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汇报材料
xx中心的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自XX年启动,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已历经了六年的历程。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将xx县政务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向各位领导进行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一、中心基本情况
xx县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于XX年。XX年12月,与县招投标中心合署办公并重新挂牌。中心设置为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为30 人,内设两办、两科、三个分中心。XX年6月,根据全省统一部署,中心更名为xx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由事业单位调整为行政单位。 目前,xx中心共有43部门进驻,设立服务窗口34个,窗口工作人员191名,提供行政许可及审批等事项256项,其中县本级审批事项114项,上报审批事项142项,此外,根据审批相关的原则,我们将银行、施工图及防雷审查、邮政、文印等机构进驻中心,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二、中心的发展历程
回顾xx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及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构建集中审批平台。通过组建行政服务机构,初步打造行政审批集中办理平台,实施审批项目清理,严格
依法开展审批。
第二阶段:规范审批行为。组建集行政审批、招投标、县长热线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突出“办事集中”,推行告知承诺、超时默认、全程代理等制度,实现行政审批全程公开和效率优先。
第三阶段:推行“一站式”审批。开展“一设立、两集中、三到位”改革,实现行政审批事项应进尽进,行政审批人员应集中尽集中,行政审批职能应划转尽划转,行政审批监管应到位尽到位,全县42个具有审批职能的部门均纳入中心平台,集中开展行政审批服务,进驻项目多达395项,初步达到“中心之外无审批”。
第四阶段:变“审批”为“服务”。开展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建立以服务提供标准为核心,以服务保障标准和服务评价与改进标准为支持,覆盖行政服务全过程的标准体系,标准数量共计1123项。通过严格规范态度、行为、流程和结果,促使各职能部门由“审批”向“服务”的转变。 三、中心实施服务标准化建设的背景和动因
随着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深入推进,如何更好发挥中心作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窗口和平台功能,进一步规范中心运作模式,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实现科学发展,我们对此进行了探索研究,取得以下几点认识:
一是服务标准化是中心管理创新的必然选择。近年来,
各地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几乎都是通过相互借鉴、相互学习,没有统一的硬性指标来评价中心的服务工作,管理上也各有侧重。一方面存在着进驻项目越多,人员轮换就越频繁,管理难度就越大的问题;另一方面,一直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但是制度管理毕竟具有差异性,其执行力往往取决于地方党委政府的认识和决心,一旦人事调整或领导关注不够,中心的服务水平就可能会出现停顿,甚至下滑和倒退。因此,这些单靠制度、检查等制约手段“压”出来的服务,并不利于保持长期性、稳定性和统一性。中心必须有一个规范、科学、系统、完整、权威的标准体系来支撑,走从制度化管理向标准化管理提升的路子,从根本上解决服务质量“因人而异”、服务行为“随心所欲”、服务效能“时过境迁”的问题。
二是服务标准化是预防和遏制腐败的有效手段。行政审批服务是国家贯彻法律法规政策方针的具体形式,而标准化是对法律法规在操作层面上的细化和明确化,法律实施的具体技术支撑。通过标准化,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落到实处。政府行政权力转化为标准,既增加了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与监督权,又限制了政务服务中的自由裁量权,摒弃了 “潜规则”。
三是服务标准化是实施电子政务的迫切需要。电子政务是提高政务服务效率的有效手段。目前各省、市、县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