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第四章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3 20:14: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四章

财政支出总论

政府把钱都花到哪儿去了?

第一节 财政支出规模

? 一、财政支出的内涵与外延 (一)财政支出的内涵

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在一个财政年度内耗费的资金总和。

? 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1、财政支出是政府职能和政策的最直接反映。 2、财政支出是政府行为的政府成本。

(二)财政支出的外延

1、预算内支出。即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的各项财政支出。 2、预算外支出。即不纳入预算管理的各项财政支出。 (三)财政支出规模的量度指标

1、绝对指标: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出的绝对额 (1)在现实中,各国政府对财政支出的统计一般都仅限于政府的预算支出。 (2)一般企业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而财政支出的核算通常采用收付实现制,即以财政资金是否付出作为财政支出是否实现的标准。 (3)为避免重复计算,各级政府之间的转移支付不列入财政支出计算范围。

转移支出不计算在内

? 上级政府支出8000万,其中有2000万下拨给下级政府 ? 下级政府支出5000万,其中有1000万上解给上级政府 ? 总的财政支出=(8000万-2000万)+(5000万-1000万)

2、相对指标

? 将特定时期的财政支出绝对额与其他相关经济变量进行对比,

如财政支出占GDP比重(财政支出率)或财政支出占GNP的比重、财政支出增长率。

3、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的比较。

绝对指标比较直观,而且它是计算相对指标的基础。但由于它不能反映财政支出与国民经济其他变量之间的变动关系。因此,在进行理论分析时,人们通常更注重相对指标。

财政支出的相对指标是判断政府规模大小以及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介入程度的一个重要(但不是唯一)指标。 二、财政支出增长理论

(一) 瓦格纳法则(Wagner’s Law) (二) 经济发展阶段论 (三) 梯度渐进增长论 (四)公共选择增长论

瓦格纳这一思想可以用图4-1 表示 (一) 瓦格纳法则(Wagner’s Law) 1、瓦格纳的解释

? 维持性支出:

– 工业化-市场扩张-市场管理

– 工业化的发展使得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日益加强,使社会

摩擦或社会冲突加剧

? 经济性支出:

– 工业化-外部性-政府干预

? 社会性支出:

– 工业化-收入提高-需求的收入弹性

2、瓦格纳法则还存在三个问题

? 绝对规模还是相对规模?

– 相对规模更有意义

? 连续性还是阶段性?

– 适用于工业化时期还是长期趋势

? 需求决定与供给决定?

– 瓦格纳只是从需求的角度作了一定的分析,有没有其他原

(二) 经济发展阶段论

布登布洛克动力(托马斯·曼)

罗斯托把经济社会的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 1、传统社会 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 3、起飞阶段:一国工业化初期

4、成熟阶段:经济中已经吸收了技术的先进成果,并有能力生产了自己想要生产的产品

5、高消费阶段:汽车工业是主导部门

6、生活质量阶段:服务业发展、环境问题备受关注、黑人问题——充分公民权利

教育、卫生、住宅建筑、社会福利 (二)经济发展阶段论

? 每个阶段出现的新的支出需求:

– 早期: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性支出 – 中期:对私人投资的补充和公共消费 – 成熟:社会性支出和转移支出

– 教育、医疗、社会福利

? 经济发展阶段论主要侧重于支出结构

(四) 公共选择增长论 ? 选民:

– ―财政幻觉‖:投票人不能充分理解政府支出增长时税收的真正含义,从而将选票投给实行高支出政策的候选人。 ? 政党、利益集团:

– 选票最大化-投票交易-预算最大化 ? 官僚:

– 权力最大化-―委托-代理‖—信息优势与激励不足 三、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微观因素

? (一)需求因素

1. 公共商品收入弹性较高,价格弹性较低。 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 地方公共品的弹性, 资料来源

费雪:《州和地方财政学》 2. 对公共商品的偏好 (1)人口因素。

人口规模——卫生防疫、环境保护

人口结构——城乡比例、养老、义务教育 人口流动——治安、交通、城市环境 (2 )技术进步因素:双刃剑 – 要求更多更好的公共品

– 排他技术进步缩小公共品的范围 – 草场上的铁丝网

(3 )公共选择的过程:如互投赞成票 (二) 供给因素 1、服务环境

2、公共商品的质量

需求的增长有两层含义:

(1)愿意在同一价格上购买更多的产品; (2)相同需求数量上要求产品质量提高 投入越多,质量越高? ——西南联大

3、相对价格效应:鲍莫尔(英) ?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共部门的成本相对于私人部门的成本更高。 ? 部门的划分:劳动是否是最终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