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学案岳麓版必修2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7:16: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15课 _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一、“黑色星期四” 1.背景

(1)主要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固有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更加突出。 (2)政策失误:美国政府奉行传统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使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得不到缓解。

(3)金融因素:经济繁荣带动了股票价格的上涨,人们盲目乐观,股票投机过度。 2.标志: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的崩溃。 3.对策:美国政府延续自由放任政策,结果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二、经济危机横扫资本主义世界 1.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

2.表现: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下降,失业剧增,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3.危害

(1)世界经济:迅速波及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影响了所有的经济部门,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2)国际关系: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困境采取了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3)社会政治:资本主义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三、罗斯福新政

1.目的:让美国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 2.措施 整顿财 政金融 调整工 业生产 调节农 业生产 社会救济 以工代赈 通过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等措施,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等法案,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承认劳动者有组织起来与雇主集体谈判的权利 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以控制市场价格 开展救济工作,通过《社会保障法》;兴办公共工程,扩大就业 1

3.特点: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缓和社会矛盾。 4.影响

(1)直接影响:使美国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

(2)间接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美国的资产阶级统治,改善了美国人的生活。 (3)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模式。 四、凯恩斯主义 1.提出背景

(1)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占据主导地位,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鼓吹自由放任和自由竞争。

(2)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经济大危机的爆发促使人们进行反思,质疑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

2.主要内容: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社会需求远低于商品供给,对付办法是扩大需求,政府必须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

3.主要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观念,成为罗斯福新政的指导思想。

[轻巧识记]

1.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2.罗斯福新政

[名师点拨]

1.胡佛经济政策的特点

胡佛的经济政策始终带有“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特点。他否认危机的严重性,确信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把自由竞争、自由调节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并未摆脱“自由放任”的旧模式。

2.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罗斯福新政只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在不改变其生产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的政策调整和缓和社会矛盾的改革。其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并未触及生产资料私有制,所

2

以罗斯福新政更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更不具有社会主义色彩。

[概念阐释] 国家干预

国家干预是指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国家运用管制和宏观调控等手段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亦校正、补充市场缺陷的活动的总称。

[易错提醒]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能等同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其特点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其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1.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存在,导致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给社会生产造成巨大破坏。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导致生产下降,下层民众生活恶化,国际关系日趋紧张,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考验。

3.罗斯福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4.凯恩斯主义成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促进了西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材料一] 兹宣布,国会的政策是:??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和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

——傅任敢译《全国工业复兴法(节录)》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怎样理解罗斯福的措施“严重修改了所谓‘自由企业制度’”?

[教你读史]

“政府制裁和监督”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提示] 政府在发展经济和调节劳资关系等方面的行政干预。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罗斯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