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分礼物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6 15:14: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活动目标:

1、能以2个,5个为单位按群计数。 2、能根据物品的不同包装方式,寻找最适宜的计数方法。

3、体验为集体做事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手工纸、记事本、透明胶带、糖果、夹子、玩具汽车、橡皮、铅笔、剪刀等物品若干

2、物品统计表、大小包装袋、盘子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设置任务情境,激发兴趣,对物品进行有目的地计数 引导语:“幼儿园为迎新年活动买来了许多的礼物,请小朋友帮助老师为三个大班的小朋友分礼物,要按每个班的人数分出每样礼物,好吗?”

(一)出示任务表,引导幼儿理解任务表的内容 提问:

1、“大一班多少人?每样礼物要数出多少份?”为什么? 2、“大二班多少人?每样礼物要数出多少份?” 为什么? 3、“大三班多少人?每样礼物要数出多少份?” 为什么?

4、你想怎么数礼物?

(二)分组操作,按任务卡的各种物品的数量分礼物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在操作中,准确计数,并将自己的计数方法在工作表相应格中以数字的方式记录下来。 二、分享交流计数的方法,找出最简单、方便、准确的计数法 (一)提问:

1、你分的是什么礼物?分了多少个礼物?

2、你是用什么方法分的?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用完整简练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计数方法并会用数字记录计数的方法。

(二)结合记录表,讨论每样物品用什

么方法计数快又准 讨论性提问:

1、数橡皮的小朋友用的是什么方法? 2、为什么要两个两个数?还有哪些礼物可以这样数?

3、数橡皮的小朋友用的是什么方法? 4、为什么要五个五个数?还有哪些礼物可以这样数?

5、每一种物品的包装不同,哪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教师请个别幼儿演示计数方法,并重点引导幼儿结合每样物品的包装方式,找出最适合的数数方法。

教师小结:每样物品的包装方式不同,有两个一组的,有五个一组的,还有十个一组的,我们在数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包装方式选择不同的数法。

(三)运用最佳方法,幼儿间互相检验礼物数量,进行二次数数。 三、操作活动:“包装糖果”,巩固按群计数

教师引导幼儿将散糖按两个为一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