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5 12:40: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多情自古伤离别,一种分别多样情
——送别怀人诗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1.复习送别类诗歌鉴赏题,牢记送别诗中常见主题和意象;
2.明确送别诗常用的抒情手法,并能结合诗句分析此类诗歌抒发的具体的感情。 3.体会赠别诗的鉴赏方法; 温故而知新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思考:本词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意象?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知识,梳理整合 题材特征、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送别诗涉及的范围极广,有君臣官场赠别,有市井朋友相别,(1)借景抒情,寓情有亲人情人送别,送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吟于景,情景交融。 内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2) 直抒胸臆 容 (3)想象(也叫虚拟 或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①标题中往往有“送”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和关切。 “别”“赠”“酬”。 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4)以乐景衬哀情②常见意象:“柳”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也叫乐景写哀或反“酒”“月”“水”四标情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 衬。“江碧鸟逾白,大意象。(“南浦”“长志 感 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山青花欲燃。今春看亭”“短亭”“阳关”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又过,何日是归“舟”“灞桥”等意象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年。”)。 也在送别怀人诗中出集合体,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 现) 高考真题,热身体验 1、(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5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2014·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望江怨 .送 别 [清]万树 ①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愁云青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注】①杪:树梢。
(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2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点跟踪,规范练习 4.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离歌:离别之歌。 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④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韩十四:名不详,十四是指他的排行。②老莱衣:传说春秋时代楚国隐士,七
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欢娱他的双亲。③黄牛峡:长江峡名,在今湖北宜昌西。 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④白马江:在蜀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庆)东北十里处。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首联苍劲中蕴藏一股郁抑之气,暗扣题目,交代背景,揭示战争把天伦之乐、甚至人间万事都破坏的现实。
B.颔联写自己与朋友的经历,前后形成流水对,用自己的经历引出对方的遭遇,宾主分明,寄寓遥深,一气流贯。
C.颈联虚实结合,实写黄牛峡水声回响不绝,虚写稀疏的树影在白马江边掩映摇曳,秋意 更深,景象更觉怅然。
D.尾联“此别”总括前面离别的情景,“各”字收束全诗,“犹恐”二字与“叹息人间万事 非”前后呼应,意味深长。
E.本诗是一首送别诗,但不像一般送别诗那样凄凄惨惨戚戚,诗人用笔苍劲,伸缩自如, 感情激昂,可谓送别诗中的上乘之作。
(2)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7湖南怀化名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阕范侍御
李白
我觉秋兴选,谁云秋兴悲? 山苷落日去,水与晴空宜。 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 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 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飙吹。 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对。 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
(1)下列对整首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诗标题交代了时间“秋日’’、地点“鲁郡尧祠亭”、人物“杜补阙”“范侍御”及事件“宴别”。 B.诗开头两句“我觉”、“谁云”前后对照,以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体现李白的艺术个性,一“悲”字为全诗定下伤感的基调。
C.三、四两句交代别宴的具体时间和场景,抓住群山、落日、水流、睛空等景物与后文“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共同营造了一种落寞凄清的氛围。
D.送别宴会上大家开怀畅饮,歌唱的歌唱,奏曲的奏曲。作者以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描写了别宴上的热烈场面。
E.此诗语言自然而夸张,层次分明而有节奏,增强了全诗的艺术感染力。 (2)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