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检修作业标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1:40: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编 接触网检修作业标准

1.承力索检修作业标准 2.接触线检修作业标准 3.支持装置检修作业标准 4.定位装置检修作业标准 5.吊弦检修作业标准 6.电连接检修作业标准 7.中心锚结检修作业标准 8.隔离开关检修作业标准 9.锚段关节检修作业标准 10.线岔检修作业标准 11.绝缘子检修作业标准 12.分段绝缘器检修作业标准 13.分相绝缘器检修作业标准 14.补偿装置检修作业标准 15.软横跨检修作业标准 16.硬横跨检修作业标准 17.避雷器检修作业标准 18.附加导线检修作业标准

19.支柱、基础及下锚拉线检修作业标准 20.吸上线检修作业标准 21.接地装置检修作业标

第一编、接触网检修作业标准

1.承力索检修作业标准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接触网承力索的检修周期、质量标准、准备工作、检修步骤、处理方法、注意事项、附件等内容。适用于朔黄铁路原平分公司接触网承力索的检修。 二、编制依据

《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和《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铁运[2007]69号文、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10208-2008、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三、准备工作

1.安全防护:计划申报、工作票签发与审核、预想会、停电作业、作业结束等工作及安全措施,执行朔黄铁路《接触网停电作业标准》;“V”型天窗作业时注意与相邻带电线路距离,并做好行车防护防护。

2.人员组织:操作人员2~3人。作业监护、行车防护、接挂地线、地面辅助人员由工作领导人在单次作业中进行安排。

3.工、机具:力矩扳手、紧线器、钢丝套、滑轮组、大绳、橡胶锤(木锤)、温度计、手扳葫芦、钢锯(断线钳)、平挫、砂纸、安全用具、防护用具等。(根据检修项目需要携带相应工、机具)。

4.材料:吊弦和吊弦线夹、Φ4.0 镀锌铁线、Φ1.6绑扎线、钢线卡子、示温片、黄油、补强线索、承力索接头线夹、预绞式接续条、电联结线、电联结线夹等。(根据检修项目需要携带相应材料)。

5.技术资料:接触网平面布置图。 四、质量标准

1.承力索的材质与截面须满足下列要求:容许载流量大于该区段的最大电流,机械强度安全系数符合规定。

2.承力索的张力和弛度符合安装曲线的规定。弛度允许误差:全补偿链悬挂为10%,弛度误差不足15mm者按15mm掌握。

3.承力索位置

标准值:承力索在直线区段应位于线路中心线的正上方,在曲线地段承力索与接触线之间连线应垂直于轨面连线。

安全值:直线区段允许误差150mm;曲线地段允许向曲线内侧偏移100mm。 限界值:标准值±200mm。

4.承力索的磨耗和损伤按下列规定整修或更换:

(1)承力索损伤后不能满足该线通过的最大电流时,若系局部磨耗和损伤,可以加电气

补强线;若系普遍磨耗和损伤则应更换。

(2)承力索损伤后不能满足规定的机械强度时,若系局部磨耗和损伤,可以加补强线或切除损坏部分重新接续;若系普遍磨耗和损伤则应更换。

(3)承力索用钢芯铝绞线或铝包钢绞线时,其钢芯若断股,必须切断重新接续。 5. 一个锚段内承力索接头、补强和断股的总数量应符合规定(不包括分段、分相和下锚接头):

(1)锚段长度在800m及以下时,安全值:不超过4个;锚段长度超过800m时,,安全值:不超过5个。

(2)接头距悬挂点应不小于2m,同一跨距内不允许有两个接头。

6.当用楔形线夹联结或固定各种线、索时,线、索的回头长度应为300~500mm,并用绑扎线扎紧。一处绑扎时,绑扎宽度为100mm左右,两处绑扎时每处绑扎宽度不得小于20mm。

7.使用钢线卡子进行补强线与被补强的承力索固定时,断股两侧的钢线卡子各安装 3 个,且为两正一反或两反一正,严禁同侧的三个钢线卡子同方向安装;钢线卡子间距100mm,留头100mm,留头中间用铝绑线绑扎20mm。

五、步骤方法 1.检查内容

(1)用接触网DJJ激光测量仪(或测杆),测出定位处承力索相对于线路中心的偏移值。仪器操作,见激光测量仪(测杆)操作手册。

(2)确认半斜链型悬挂,直线区段承力索是否位于线路中心的正上方;直链型悬挂,是否位于接触线正上方。曲线区段承力索与接触线之间的连线是否垂直于轨面连线。

(3)磨耗及损伤程度:检查承力索有无断股、损伤情况。

(4)锈蚀、腐蚀情况:检查承力索及联结部件有无锈蚀、腐蚀现象。 (5)用力矩扳手对各部件螺栓按标准力矩进行紧固。 2.承力索位置超标调整

(1)腕臂柱处:根据测量值、确定承力索调整量、在平腕臂上做好标识,通过调整承力索座位置,使承力索位置达标。具体调整方法如下:

①直线处,作业人员将承力索从承力索座内抬出,移动承力索座到规定位置,再将承力索放入承力索座线槽中,紧固好。

②曲线外侧区段时,在支柱上底座处搭0.75T手扳葫芦拉住承力索,紧手扳葫芦,使腕臂不受力;将承力索从承力索座内抬出,移动承力索座到规定位置、紧固好;松手扳葫芦,再将承力索放入承力索座线槽中,紧固好。

③曲线内侧时,先摘除腕臂管帽,在腕臂管插入一根带两个定位环的1米长定位管,调整定位管的外露长度,在定位管上搭0.75T手扳葫芦拉住承力索;紧手扳葫芦使腕臂不受力后从承力索座内抬出承力索,移动承力索座到规定位置、紧固好;松手扳葫,再将承力索放入承力索座线槽中,紧固好。最后拆除手扳葫芦、插管。

(2)软横跨处:根据测量值、确定承力索调整量、在上部固定绳上做好标识,松开斜拉线,通过调整上部固定绳上的定位环线夹,使承力索水平投影相对于接触线偏移达标。

在曲线处调整定位环线夹时,先在上部固定绳上相邻的定位环处或在支柱上搭0.75T手扳葫芦,使承力索卸载,然后再移动定位环线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