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最新教育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0:52: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教材在小学课堂中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离不开教材。小学二年级的教材是需要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我国的数学课程标准来编排的,只有是适应学生发展的教材,才会最大程度上发挥作用。 一、教学内容及其变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是经过修订而成的,它包括十个单元的内容。教材的内容较以前的教材有着明显的变化。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动:

(1)本教材将表内除法分为两个单元进行了教学,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习除法的难度,让学生能轻松的、有时间的学习和运用表内除法。(2)将“有余数的除法”从三年级上册移到本册进行教学,在学生学习到表内除法后开始有余数的除法的学习,这种紧密的安排,既让学生对之前学习的除法有着联系和巩固,也在这种氛围下开始了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3)教材将“图形与变换”单元修订为现在的“图形的运动(一)”单元,其中关于直角、锐角、钝角的认识前移到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单元,将认识轴对称图形后移至本单元教学,内容简单明了,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基本上是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更形象、

直观。(4)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规定,教材中对“统计”的内容进行了充分修订,具体到本册编排的内容为“数据收集整理”,在这个单元中,以前的以一当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被简单的统计图表代替了,降低了难度。(5)将教材中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后移到三年级上册进行教学,只在本册教材中简单的介绍对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计算题和估算。 二、教材内容特点

本册教材的内容十分丰富,知识点多,具有着自己的某些特点,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重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有关解决问题教学的详细目标,可以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教材这样的安排就正好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本册教材中,在学生学习了基本的计算知识后,有的题目是需要学生自己根据所给条件提出问题再解答,并且对于提出的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只有少部分会明确提出使用加法还是减法的计算方式进行提问。教材的安排是要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试着学会自己通过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2.表内除法分两个单元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教材表内除法的安排,是在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学习过表内乘法的基础上,紧接着安排这样的单元,不仅是对以前知识的巩固,还为新知识奠定了基础。本册教材中的除法学习部分是分为两个单元进

行的,学生2-6的表内除法、7-9的表内除法,学生熟悉表内除法(一)后,能解决简单的关于用除法运算的问题,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对于后面一个单元的学习就显得容易得多。这样的安排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形成,还节省了很多时间,降低难度,这是知识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教师的教学是很有帮助的。

3.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发展。这部分教材用的主题图是游乐场的照片,里面各种娱乐设施的移动,就是本单元将要学习的平移和旋转。书本中出现的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环节是很多的,比如拉一拉、做一做和剪一剪等。这些知识不仅使学生逐渐形成空间观念,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4.教材提供的学习素材联系生活实际。在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主题图,这些是与实际生活贴近的,都是生活内容,还包含所学数学知识的,十个部分知识的教学都从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有所体验的实际问题来引入的。 三、有关教材的建议

1.教材主题图的内容未考虑学生的生活差异。教材中的主题图丰富多彩,但其实没有考虑到生活在农村的学生,主题图中提到的游乐场、公园等等,对于城市的教师和学生而言是可以很好的接受学习的,但对于农村的学生,他们接触的东西是很有限的,对于老师而言要在这样的教材内容下引起学生的共鸣是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