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章模拟分析与考核活动指导意见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9:59: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附件

违章模拟分析与考核活动指导意见

违章模拟分析与考核,是深化反违章管理的一种具体方法。是通过对生产现场发生的典型违章事件的成因,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合理的模拟分析,揭示由违章导致事故的客观规律,并通过探究违章发生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总结、归纳、提炼制止违章的行为规则、制度约束和检查机制。

开展违章模拟分析与考核,旨在引导各级人员树立“违章就是事故”的安全管理理念,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对违章的危害和后果严重性的认识,从而从主观意识上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人员行为上培养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从现场配置上完善杜绝违章的警示、防范体系,从制度建设上构建反违章的长效机制,达到防范违章责任事故发生,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目的。

为了有效开展违章模拟分析与考核活动,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请公司系统各单位研究落实。

一、分析的组织

各单位应由生产厂长牵头组织并主持违章模拟分析工作。参加分析的人员一般应有设备、发电、检修、运营、燃料等设有班组的基层部门领导,以及安监部门有关专责。其中,有班组的部门负责对现场违章典型案例的收集,安监、设备、发电部门负责

提供相关规章和技术标准的支持。具体的参加人员可根据典型案例涉及的部门和人员管理分工确定。

分析活动应以会议的形式有组织地进行。一般每月的分析活动分两次会议进行,其中第一次会议进行案例筛选,确定参加分析的人员和责任分工;第二次会议进行具体分析,各责任人按照前次会议的分工,就负责的事项向会议汇报,由生产厂长主持讨论,形成一致意见,指定违章人所在部门编写分析报告。第二次会议应进行录音录像,并应安排违章责任人参加。第一次会议可以利用生产调度会进行,第二次会议必须专题进行,必要时公司安生部将派人参加。

二、分析的准备

分析活动开始前,各有班组的部门管理人员,应根据当月(或上月)现场反违章检查发现的违章事件,选择典型性的违章案例,在第一次会议上进行汇报;生产厂长听取并归纳各职能部门意见后,确定一到两个案例为分析案例。

针对已经确定的分析案例,会议应明确有关人员按照以下项目,分工进行调查和研究,并进行初步分析,形成分析材料:

(一)与违章人员和责任人交流,了解违章的思想原因和现场原因;

(二)走访有关部门和班组,进一步了解同类违章发生的普遍程度和共性原因(包括工作流程设置是否不科学;照章工作的客观条件是否不具备;工期进度核定是否不合理等);

(三)了解防止此类违章发生的有关制度和机制失效的原因; (四)根据违章当时的系统运行情况、现场作业特点等,按照最不利的情形,推断由此可能造成的后果;

(五)对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行业和上级规章制度以及本企业安全生产奖惩管理规定等,分析在一旦出现最不利后果的情况下,有关人员应当承担的责任和可能面临的处罚。

可能的话,建议分析时画违章行为过程漫画示意图(或提供现场照片展示),利于分析并形成典型案例汇总,用于以后安全教育培训。

三、分析的过程

分析应在第二次会议上进行,第二次会议应录音录像作为留存资料备查。

由各分工调研人,按调研分工向会议汇报各自的分析结果(必要时应经违章责任人对分析结论进行确认)。

生产厂长主持讨论,对各项初步分析材料进行完善,按照“四不放过”的原理,提出防止此类违章再次发生的措施。措施应包括思想教育、制度完善、工作流程调整、反违章机制完善和现场改进等方面的内容。

会议应指定由违章责任人所在部门牵头,按照第二次会议的讨论结果,归纳整理最终的书面分析报告,经安监部门审核、主管领导批准后,连同会议录音、录像材料在每月月底前提交公司安生部安监处。

四、分析活动要求

(一)各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亲自布置分析活动的开展,并应形成制度,每月至少开展一次。

(二)负责分析准备中各项调研工作的人员应深入班组、一线和工作现场,通过设身处地的现场观察、归类分析来找出规律,起到及时纠偏和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并在准确了解客观情况和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来形成结论,提交会议分析讨论并最终据此撰写分析报告。

(三)典型案例的分析报告应在企业月度安全简报中发布,安监部门应督促违章责任部门做好整改措施的落实,并在全厂范围组织做好各班组对分析报告的学习、讨论等后续工作。

(四)生产厂长不在时,分析会议应由厂长或党委书记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