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考博辅导班:2019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4/5 10:37: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www.qidaokaoyan.com

北师大考博辅导班:2019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博难度解

析及经验分享

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在2018-2019年现当代文学专业学校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山东师范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北京师范大学。

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新闻传播学院的现当代文学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三。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北京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

现当代文学专业培养具有科学研究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能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研究,新闻、出版、文秘、创作、评论等具体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现当代文学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7个研究方向: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研究方向:01媒体融合与文化创新 02大数据与数字出版、03新闻传播理论与实务 04计算传播学 05新媒体与互联网治理06新媒体传播与社会发展07网络传播

考试科目:①1101英语 ②2124新闻传播学基础 ③3200新媒体与媒介文化 二、考试内容

北京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包括初试和复试。

初试科目:外国语(不含听力)及两门业务课,具体科目名称请查询专业目录。我校不提供参考书目,请自行选择相关书目学习。

初试时间:2019年3月23日、24日。

初试地点:北京师范大学校内,具体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准考证不再寄发,请考生于考试前一周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上下载。 同等学力人员须加试两门硕士阶段专业基础课和政治理论。

复试有可能安排在初试后立即进行,也可能在初试成绩公布后再进行,具体安排请于考试前一周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查询。

三、申请材料

(1)报名登记表(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打印前请按要求上传本人电子照片,打印

www.qidaokaoyan.com

后本人须在每页亲笔签字确认);

(2)两份专家推荐信(在网上报名系统下载后请专家填写);

(3)个人自述(在网上报名系统下载后填写,需同时在网上报名系统提交电子版); (4)本人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研究成果(原件或复印件均可),需同时在网上报名系统提交本人已发表的代表性学术论文,最多3篇;

(5)已获硕士学位人员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在国(境)外获得的硕士学位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书】、毕业证书复印件(单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不必提供)、硕士学位论文,及硕士课程成绩单原件(由考生攻读硕士学位所在院校研究生培养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也可从本人档案管理部门复印并加盖其公章。下同);

应届硕士毕业生只需提交硕士课程成绩单原件。被录取后,如在入学报到前不能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及毕业证书将被取消入学资格。

同等学力人员提交学士学位证书及本科毕业证书复印件、硕士课程成绩单原件。 四、导师介绍 秦艳华教授

研究方向: 现代出版与文化传播、媒介融合、新媒体研究、出版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个人学习及工作经历: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媒体融合与数字出版研究中心主任。1985年高校中文系任教,后进入出版社,在编辑、记者岗位工作10余年,获省部级、国家级奖50多项。2004年被评为编审。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2008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荣誉奖励:

出版著作《现代出版与20世纪30年代文学》(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山东古代女杰》(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全媒体时代的手机媒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媒介融合背景下出版业发展创新研究》(中国出版集团华文出版社出版)、《从文学到出版——基于文化与商业的双重视角》(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等多部。

发表论文《20世纪30年代新文学传播的大众化趋向》(《文艺研究》)、《畅销书为什么不赚钱》(《中国出版》)、《“影视同期书”出版热的文化反思》(《中国出版》)、《雇佣关系下<现代>杂志品格的生成》(《清华大学学报》)、《媒体融合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

www.qidaokaoyan.com

(《中国出版》)、《出版产业媒介融合发展之我见》(《中国出版》)等几十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万安伦教授

研究方向:编辑出版、数字出版、媒介融合、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文明礼仪、文学奖励

个人学习及工作经历: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首都文明礼仪研究基地主任。中国传媒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客座教授。中组部专家库专家。《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北京日报》等特约撰稿人。

社会工作

《中华英才》半月刊社副总编辑。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助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执行主任。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三人筹备组成员。

荣誉奖励:

专著《中外出版史》,2017年9月,高等教育出版社推荐并经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荣获向党的“十九大”献礼殊荣。

专著《美德照亮人生?爱国》获2014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五、习题解析(启道教育提供)

1. Leave sb. the choice of … or … 要么…,要么… (选择类经典句)

Our cruel and unrelenting enemy leaves us the choice of brave resistance or the most abject submission.

敌人冷酷无情/铁石心肠,我们要么顽强抵抗,要么屈膝投降。

The age of 30s leaves you the choice of marriage or remaining a bachelor. 年过三十,要么成婚,要么单身。

2. be the instrument of sth. 引来某事物的人或事 (使动类经典句)

If I can be the instrument of your happiness, I will sacrifice all my belongings. 能够让你幸福,我愿意付出我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