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分类与整理 全国通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0/18 6:00: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分类与整理”,在单元的开始呈现了一些小朋友拿着各式各样的气球的情境。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入,通过学生动手分一分气球来教学按单一标准分类的知识,通过分组做游戏的活动教学按不同标准分类的知识。此外,本单元还渗透了统计的思想。这些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作用,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较差,要他们一下子按物体的用途、性质分类较难,他们容易接受的是按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这些明显的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在教学中,我通过出示多组图片和让学生亲自动手的方法,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分类和整理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2、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能选择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对分好的物体进行简单的统计。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1、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与整理的目的和作用。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一些分类的方法,让学生思考得出一些分类规律。 教学难点:

体验分类教学的标准的多样化,会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观看超市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商场中会把同样的物品放在一起。 揭示: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板书:分类) 2、动动手

让学生自己制作的气球。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看图片、动手,汇报对分类的认识。然后让学生经历学生观察、猜测、思考、汇报的过程。最后学生自由表述,认识整理。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培养了学生自己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达到了设计的目的。 二、引导探究,探究分类

1、出示图片,让学生把制作好的气球进行分类 2、请同学分享自己的分类

小朋友们到游乐园玩,手里拿着好多漂亮的气球,他们可高兴了。但小明却遇到了难题,你们能猜猜小明的难题是什么吗?(这么多的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请小朋友们先独立思考,再小组里讨论讨论。看哪一组能帮小明分好类。 学生思考,汇报交流分类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小组里面讨论,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讨论前给学生适当的时间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学生展示交流。

生1:圆形的放一起,爱心的放一起,糖葫芦的放一起、 生2:黄色的放一起,红色的放一起,绿色的放一起。 师:孩子们,你们同意他们的观点吗?为什么? 学生自己总结 :①按形状分 ②按颜色分

小结:你们说的都很对。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所以我们只要统一标准就可以给物体分好类。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思考,进一步理解并学会分类,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3、学习记录分类结果

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活动,并想办法记录分类结果。

⑵小组展示分类的结果

设计意图:学生动手分一分,小组合作、展示、汇报。 三、挑战分类与整理

同学们真的是太棒了,不仅仅把这些气球按形状和颜色进行了分类,还将它们整理成图或者数据的形式,并发现了选用不同的分类标准,结果也会不一样。 下面我们加大难度,来挑战一下。 1、出示图片。

你能帮我分一分吗?并说出你是按什么标准分的? 生1:按大人、小孩分:大人8人,孩子4人。 生2:按男、女分:男性6人,女性6人。

2. 通过生活中上厕所、购票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分类在生活中的运用。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做”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进一步体验分类。通过分一分,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作用。 四、总结课堂,走进生活

说一说:你准备对身边的哪些东西进行分类与整理。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