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班主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4 14:50: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怎样担任农村初中班主任

【摘要】大多数老师认为农村初中班主任是很难担任的。其实,只要班主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管理方法和观念,对学生以诚相待,能很好地和家长沟通,就一定能化“难”为“易”,就能很好的担任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 【关键词】农村;初中;班主任

班主任是一个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一个班的核心,班主任的工作是整个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校风、学风,乃至教学质量等。但是,因为班主任工作辛苦、繁杂、责任重大、工作难做,特别是在农村的初级中学,由于住校生多,班主任工作就更困难、责任更大,所以很多教师都不愿当班主任。笔者认为,班主任工作虽然难做,但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去做,也一定能做好。下面就如何做好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与各位同仁切磋。

一、要有创新的班级管理理念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被加深,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除了教师和书本外,电影、电视、网络、报刊杂志都是学生易接触到的信息源。这些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也使学生的思想复杂化。初中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抑制力薄弱,模仿力极强,他们很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早恋、打群架、喝酒、吸烟、逃课等现象在农村学校开始蔓延。再加上农村孩子的家长大部分素质较低,不能给孩子们正确引导,家长对孩子们的学习不抱希望。在20世纪80年代只要考上学,就会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如今大学毕业不分配工作,令家长很失望,供孩子上学的愿望不强烈。因此在新的社会背景和教育要求下,班主任应关注每一个个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体验到自己是共同体中的一员并愿意接受社会与班级的规则、规范,使每个个体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并在精神共同体的感召下致力于班级建设的共同愿景,优化班级整体行为,全班同学融入、凝聚到集体行动中。

班主任通过营造良好的班风,积极构建心与心彼此接纳、情与情相互关怀、思与思相互碰撞、智与智相互启迪的生态环境,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使班主任更好地应对、处理学生的问题,合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比如对因学业负担、心理疾患、沉迷网吧而产生的不良行为进行正确疏导、矫正。 二、班级管理要做到以人为本

坚持科学发展,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是做好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保障。班主任要深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学生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的新世纪人才。现在农村中学的大部分孩子家庭都比较好,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子女,任何事情都为他们“安排”得十分周到,不注重孩子自立、自理能力的培养,而这些学生在校通常表现为自私、懒惰、怕苦、怕累、怕脏,有的甚至称王称霸。他们事事以自己为中心,不能接受老师同学的善意批评,有较强的个性,极强的自尊心和虚荣心,易产生敌对情绪,逆反心理。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开展各项工作中,要摸索适应这些独生子女的教育方法,适应其个性发展。

(一)对班级学生要一视同仁

要做到以人为本,班主任还要用心做事。班主任要放下年龄、地位悬殊,保持一颗童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用朋友诤言去帮助学生,把学生错误消除在萌芽状态;班主任还要有一颗一视同仁的公心,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千万不能以学生家庭、学生相貌、学生成绩取人,对那些特殊家庭(贫困生、特困生)不妨用一点偏心。不仅不影响老师的公正,反而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班主任还要孜孜不倦的耐心,一个调皮的学生不是一次或几次教育就能彻底教好的,要班主任老师反反复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工作。同时班主任还要细心做

学生工作,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对学生的细小变化都应及时肯定。只有这样,班主任才会在学生面前树立起威信,学生有什么心事才会向班主任说,在行动上也会更加支持班主任的工作。

(二)用爱去感化学生

要做到以人为本,班主任就应用爱去感化他们,记得有这样一句话:“教育者,爱胜过一切”.可见“爱心”对于班主任来说的重要性.这爱心包括对工作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热爱.对自己的工作有了爱才能产生工作的动力,才能在工作中倾注满腔热情,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班主任工作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有了爱你才会舍得付出.而对全班学生热爱之心是凌驾于对工作的热爱之上的,爱学生体现在以真诚、平等、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真心实意地热爱、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农村初中生大多数是住宿生,在学校里,生活上没有在家里方便,会给学生生活上带来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初一学生,刚离开父母,生活上要靠自理,开始很不习惯学校的集体生活,常想家,有部分学生还产生了辍学的念头。遇到这样的学生是,班主任应该象父母关爱小孩一样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去关心、爱护、照顾他们,要经常到学生寝室去走走,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和某些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一些问题。

在班级中班主任既是学生的\大家长\,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用爱感化学生、教育学生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就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一个同学生病了,老师来到他的床头,端上一杯开水,胜过多少话语,一个集体生日晚会,那分蛋糕时学生幸福的泪水是任何语言都难达到的。一个学生细微的进步,班主任一个赞许的眼光可能就使这个学生终身难忘。当然爱不等于迁就。

(三)善于后进生的转化,消除他们思想上的种种顾虑

后进生一般指那些品德不良的学生,或思想基础和学习都很差的学生。实际上,思想基础和学习基础是统一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因为思想基础差,品德有不良表现,精力没有用到学习上去,自然会影响到学习。后进生通常表现为精力旺盛而又学不进去,思想活跃而又任性好动,对班集体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有一定危害。教育后进生的关键是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这同时也是对教育者情感和态度的考验。后进生有一种复杂的病态自尊心,而平时表现又易使人们通过对后进生的表面认识产生误解,即他们似乎没有自尊心的。实际上后进生不但有自尊心,而且自尊心是极其强的。.违反纪律教师不能用金钱去罚款处理.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一定要避开这种病态的心理锋芒,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不侮辱他们的人格。要从真心实意建立和培养感情入手,亲近他们、关心他们、了解他们,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闪光点就是施教的支点,用自己火热的心去温暖后进生那冰冷的心,使他们在班主任充分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把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 (四)要与学生平等相处

对学生真诚相待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信任和爱戴,班主任工作也才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强调师道尊严,“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教师形象威严,对学生的教育称作教诲、训导,教师和学生在地位、人格上是不平等的,教育是单向的流动,学生被动接受教育,主观感受被忽略,情感的交流被抑制,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当今的教育要求班主任要与学生做心灵相通的朋友,应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做到把学 生看成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感情、有思想、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可以任意摆布和要求的工具。

工作中曾听到不少班主任抱怨说某某同学自私,让他做事表现得不情不愿的,支使不动;而学生却说老师不近人情,不管自己有没有时间??。有人把这种现象的产生的根源归结为:当今社会,家庭独生子女居多,过分的溺爱使得孩子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心态,不懂得关心他

人,乐于助人,是一种道德的缺失。我认为这种说法有点言过其实,小题大做。从教育学的观点来看,这种矛盾的实质其实根源于观念上的冲突。教育者把学生提供的服务定性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义务,还是 学生所给予的帮助,就能折射出在教育者的是否具有平等的教育观念,是否把学生当成人格平等的对象看待。构筑平等的师生关系需要放下架子,摆脱居高临下的姿态,在实施教育的具体过程中,不要习惯于单纯地从成年人、教育者的角度,带着爱之深,责之切的心理去进行说教、指正,要善于倾听,了解学生怎么想,怎么 看,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些小事让学生感受到关心和爱护,如学生的学习用品掉在地上,碰巧经过时,不是旁若无人地走过去,而是帮他捡起来,让学生觉得这个班主任是容易亲近的,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多一点理解和宽容,从爱出发,了解学生真实的感情需要和丰富的内心世 界,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给学生平等对话的机会,让学生觉得班主任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从而“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三、要架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家庭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现在农村中学生的家长大部分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他们文化层次相对比较低,对教育的意义认识得比较淡薄,加之目前的大学生就业不包分配,因而认为供孩子上学不合算,对孩子的教育也就放任自流,对孩子的智力投资更是寥寥无几。有些家长虽然望子成龙,但不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如当孩子的学习出现困难时,他们束手无策,而当孩子们的成绩不理想时,他们又打又骂,孩子们难以接受,从而产生厌学心理,不愿意与家长交流,有的甚至抵触情绪严重。这主要是家长没有以平等的心对孩子。对犯点小错的孩子总是训斥多于教育。平时又限制太多,或者除了关心学习成绩,其他很少关心。家长试着从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平等地与孩子沟通,并把自己行为的出发点告诉孩子,进而取得孩子的理解和信任。我觉得作为班主任应从三方面去处理这类问题,一是应把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和成绩及时告诉家长,让家长给孩子更多鼓励;二是与家长共同分析青少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等的青春期特点;三是应帮助家长树立平等观念,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主体对待,家长不能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沟通是建立在一个平等的基础之上的,经常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还是愿意把生活中的、学习中的快乐和兴奋告诉父母,可经常一腔热情换来家长训斥、泼冷水、甚至讥笑。家长不合适的反映容易让孩子比较脆弱的自尊心遭到伤害,甚至实行自我封闭。因此,必须提请家长高度重视这种情况的危害,引导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倾诉。通过与孩子的有效沟通,更能够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细致的工作。犹如一张网,但只要我们抓住了上述环节,就能纲举目张,就能做一个让学生爱戴的班主任。 参考文献

[1] 《宽容的魅力》 作者:陈耀宇 徐立凤《班主任之友》 2001/7 . [2] 宋广文,温勇《“师爱”教师素养的情感基础》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3,(6)

[3] 杨润珊.合作管理:一种值得尝试的班级管理模式.班主任之友,2006(3):17-18. [4] 宋绢《师爱在育人中的作用》宁夏教育,2001,(7—8)

[5]《试论农村班主任工作》周清华,小学高级教师,武穴市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