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4 3:10: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心得体会:努力构建“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长效机制
近年来,市纪委坚持惩治和预防相结合、治标与治本同推进、自律与他律相统一,着力在保持惩治髙压态势、强化权力制约监督、筑牢拒腐思想根基上下功夫,努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
一、构建“三不”机制的探索实践
强化教育,筑牢“不想腐”的思想防线。建立健全分层分类教育机制,扎实抓好理想信念、党性党纪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着力构建“三个五”大宣教工作格局,促进党员干部规范履职、清廉自守。
强化监督,构建“不能腐”的监督网络。推行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和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开展了党政及纪检组织主要负责人“三述三评”活动,出台了《关于加强对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监督的暂行规定》等制度和办法。组建了市委巡查组,以主动发现问题为重点开展巡查工作。
严肃执纪,保持“不敢腐”的高压态势。坚持惩治腐败“零容忍”,今年1一8月份,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信访举报、初核、立案、处分人数分别同比上升0.9%、67.4%、39.7%、19.8%。狠抓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盯住重要节点,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曝光一起。
二、构建“三不”机制存在的问题
理想信念教育针对性不够强。反腐倡廉教育泛化,“一锅煮”、“填鸭式”的现象较为普遍,榜样教育、身边典型作用发挥不够。一些领导干部不注重学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是他们走向违法违纪的总根源。
对“一把手”的监督制约较为乏力。由于“一把手”处于上级管得着、看不见,同级看得见、管不了,一般干部群众看不见、管不了,无法监督的局面。对“一把手”由谁监督、怎么监督,目前还没有操作性强、效果很好的办法,因而对“一把手”的制约力度不够。
相关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近年来,虽然建立了一系列干部监督制度,但有的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规定和措施相对滞后;有的过于原则和笼统,缺乏全面性、规范性和系统性,还有的对干部提出正面要求的多,具体实施细则少,与制度配套的相应惩处措施跟不上。
纪律审查理念和方式亟待改变。过去,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审查党员干部违法问题上,干部不到违法地步不调查,而对干部违反纪律的问题不管不究,同时查办案件总想着务求完美、“吃干榨尽”,非得把违纪和违法的所有问题都查清楚,大大增加了管理成本和风险隐患。
三、构建\三不”长效机制的建议 筑牢“保障”工程,做到诱惑面前不想腐
一是以案为鉴长鸣警钟。扎实开展“以案说纪”、“庭审旁听”等警示教育,用身边的人和事来教育身边人。坚持典型案件警示通报制度,对违纪违法的典型案件,指名道姓通报曝光。近期,我们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编写《党员干部违纪违
法典型案例警示录》,让广大党员干部以案为戒、警钟长鸣。二是注重分层分类因人施教。针对处级以上干部,突出警示教育和主题教育,在抓好权力观、地位观、政绩观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政治品质、道德品行教育,不断增强廉政勤政意识;针对科级干部,要突出抓好职业道德教育,开展权力风险、依法行政和党纪条规的教育,着力解决“中梗阻”问题;针对基层干部,要开展政策法规、工作纪律、宗旨意识方面的教育,提高遵守工作纪律的自觉性和严格执行政策、依法办事的能力。三是依托基地进行专题教育。在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通过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崇廉尚廉;在研究教育基地,充分利用师资力量,承办廉政教育培训,开展廉政建设课题研究;在法制教育基地,对党员干部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在廉政道德教育基地,对党员干部进行从政道德教育;在警示教育基地,通过观看犯罪案例,使每个党员干部做到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做好“防范”文章,做到制度面前不能腐。
一是转变监督方式。不断深化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切实做到聚焦主业,突出主责。采取明查暗访、重点抽查等方式,集中精力加强对主责部门履行职能的监督。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建设,建立完善“市纪委管面、派驻机构管片、驻在部门管点”的监督体系。二是突出监督重点。推行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和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做到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抓好“一把手”“五不直接分管”、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监督等制度的落实。大力开展党政及纪检组织主要负责人“三述三评”活动,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落实。三是前移监督关口。在反腐倡廉法治、惩防体系、纪律作风、社会诚信体系“四个”建设方面,市、县(区)、乡镇和村“四个”层面,着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规范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