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沿海原住民日常饮食和人生礼俗饮食-精选资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3/29 4:17: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海南沿海原住民日常饮食和人生礼俗饮食

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从一个地方的饮食可窥见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变迁、习俗、文化。经走访,现对海南省万宁市东澳镇仍居住在海边的原住民的日常饮食和人生礼俗的饮食进行记录梳理。 一、日常饮食

海南省万宁市东澳镇现仍居住在海边的原住民,大多数家庭仍然是以海为生存生活的根本,靠捕鱼、养鱼为生,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都极其简单。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每天重复着干活-吃饭-休息的作息规律,饮食上以海产品为主要食物,海产品中又以鱼为主,做法一般为清水加盐煮食,这样简单的做法与新鲜的食材有关,也与生活的地域、气候,民众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家庭所承受的经济压力有关。海边的居民在饮食上,不能一日无鱼。除了海产品外,各种肉类、蔬菜也是餐桌上常见的,肉类和蔬菜的做法多是白煮或小炒,所用调味料多为盐、酱油、味精。 为储存更多的鱼或对食材换一种进行食用,海边的居民会自己腌制鱼干。做法是将新鲜的鱼剖肚洗净,铺上盐腌一晚上,第二天将多余的盐洗去,放在烈日下晒,直至晒干。

物质匮乏的年代,除了一日三餐外,沿海居民没有过多或花样多的休闲饮食。偶尔煮椰子饭,做法是将椰子肉刨成丝,和米饭混在一起煮,加少许盐。有时会在两餐间加碗面条,面条多买

现成的,为家庭作坊加工的面条,做法一般是用红糖煮,想吃得好些,可以加一个荷包蛋。 二、出海饮食

现出海捕鱼多为大船,常在海上数日,吃住也都在海上,饮食与日常生活无异。早些年,出海捕鱼大船少,多为小船和放长网。渔民们每天早早出门,男女劳动力都去,每家只需留一人做饭,每个村安排两个专人负责为出海打渔的人送饭,一天需要送早中两餐饭。两个专人每天按点,挑着箩筐去各家各户收饭。饭多为地瓜干捞饭,即用地瓜干煮稀饭,煮好后用漏勺捞出地瓜干和米饭。这样吃,一是因为那时粮食少,饭里必须要地瓜干掺杂着煮,才能吃饱或够吃;二是因为天气炎热,出海打渔是顶着烈日在海上作业,地瓜干捞饭带有水份,在炎热的作业环境中容易下口。配菜多为鱼、鱼干、腌萝卜干等。 三、婚嫁饮食及习俗

婚嫁是一个人人生中重要的仪式,所走访的海边原住民的生活虽简单,但对待婚嫁也有其特殊的礼节礼俗,在饮食上也有未约定但已形成的惯例和菜品。

提亲,在结婚仪式前,男方需要到女方家提亲,提亲的成员是男方家里的主要亲戚。提亲所带的物品有礼金(视各家情况而定),所带食物有槟榔、包子、三角米糕、水果、烟酒等,用箩筐挑往女方家。

结婚的前一天,男方家需要给女方送去简单的装扮装饰品,

如发卡、面膏、发油等,以及一大块猪肉,大概二三十斤,这一礼节称为“送油”,一般由媒人送去。

结婚当天,宴请亲戚朋友,所走访的地区一般是中上午办宴席,在自己家院子里或门前设宴。请厨师做菜,家里的亲戚朋友都会过来帮忙,厨师和帮忙的亲戚朋友会在婚宴的前一天就进场,搭灶、采购、宰杀鸡鸭鹅等。三十四年前,物质匮乏,经济差,菜品简单,婚宴时会准备8个菜一个汤,8个人一桌,所准备的菜品有炒豆芽、小葱炒瘦肉、炖肥肉、粉丝炒鱿鱼、白萝卜炖猪肉、黄豆熬猪头骨、炒西葫芦、白斩鸭、清汤等。做法简单,较少使用配料,口味清淡,其中的炖肥肉根绝桌上的人数定,桌上八人,则会上八块炖肥肉。现在,无论经济好坏,婚宴时都会备上12-13个菜,10人一桌。第一道菜为炒海南粉(由海南粉、鱿鱼干、干虾仁、葱、笋等炒制而成),其次是鸡鸭鹅,做法一般是白斩,以及红烧排骨、炸乳鸽、豆竹炖牛肉、白灼虾、鱿鱼炒芹菜、炖圆腿(即猪腿)、炒腰果仁、八宝饭,一个清汤,一个银耳汤。宴请的亲戚朋友,吃完宴席,送上礼金,寒暄一阵,就会离开。

四、生育饮食及习俗

坐月子的女人尽量吃好,猪肉、鸡肉、鱼、鸡蛋等,但由于生活在海边,吃鱼要多于吃肉,选择鱼上有讲究,一般不吃腥味重的,多吃马鲛鱼、带鱼、路仔鱼等。也不能吃动物内脏,据说会影响下奶量。坐月子不能洗澡洗头,出月子时需用艾叶煮水洗